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学心理学 第七章 健康行为
医学心理学 第七章 健康行为
常逃避广泛性的社会关系,而与其 他相似成瘾行为的人群发生联系。
第二节 成瘾行为 四、过度使用网络
(三)网络成瘾的原因
性格内向,不善于交往的人;
者容 易 成 瘾
缺少家庭温暖,比较孤独的人; 生活中受到某些挫折的人;
没有特长,工作不突出的人;
因环境变化导致成绩下降又难以适应的青少年学生。
第二节 成瘾行为 四、过度使用网络
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 三、改变损害健康行为 (二)健康信念理论 (health belief model,HBM) 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用于解释和预
测健康行为的理论。
个体感觉可以避免患病; 理论假设 采取适宜行动有助于避免患病; 相信自己能成功地采取推荐的行动。
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 三、改变损害健康行为 (二)健康信念理论 (health belief model,HBM)
第二节 成瘾行为 二、酗酒与问题饮酒
特征
不能自控 不顾后果 常出现思维障碍 持续或周期性
第二节 成瘾行为 二、酗酒与问题饮酒
1.直接损害健康
危害 2.构成死亡的重要原因
3.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家庭冲突
遗传学因素 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原因
第二节 成瘾行为 二、酗酒与问题饮酒
酗酒者的发展轨迹
饮酒的开始
第三节 饮食行为 一、肥胖 (三)肥胖的机制
1.生物学学说(遗传、基因) 2.定点理论
瘦素、神经肽Y和其他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为 一个人的体重和食欲确立了一个调定点,大致决 定了一个人胖瘦和食欲,肥胖是因为这个调定点 较高。
第三节 饮食行为 一、肥胖 (四)控制体重
预防肥胖最好的方法是针对特定的人群, 设计适合的肥胖预防方案。
第二节 成瘾行为 三、吸烟 (二)烟瘾
体内尼古丁↑ 人体酸度↑ 肝脏糖释放↑ 血糖↑ 兴奋性↑ 注意力↑ 停 止
吸烟
吸烟欲望↑
各种不良 病态反应
1989年,WHO把每 年5月31日确定为 “世界无烟日”。
第二节 成瘾行为 四、过度使用网络
第二节 成瘾行为 四、过度使用网络
网络成瘾综合征(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
减肥最常用的心理疗法是行为矫正法。
第三节 饮食行为 二、合理饮食
(一)饮食成份均衡 (二)合理的食品加工方法能保护健康成份 (三)食品间搭配适当 (四)良好的进食方式
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
一、什么是性行为和性传染疾病 二、艾滋病
三、安全性行为与预防艾滋病
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 一、性行为和性传染疾病
吸毒者末日的惨状
第二节 成瘾行为 一、药物成瘾 (二)药物滥用的原因
1.心理原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因素
4.同伴影响
第二节 成瘾行为 一、药物成瘾 (三)成瘾机制 精神依赖性(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药物使人产生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欢愉、满足 感)→ 强迫性用药行为(reinforcement) 生理依赖性(physiological dependence): 依赖性药物反复使用后产生的一种特殊身体状 态。中断→戒断症状(abstinence syndrome)
进
展
酒精中毒
影响程度
环境 (家庭和非家庭) 性格/脾气(内在表现型) 乙醇的药理作用 (中间 表现型)
第二节 成瘾行为 三、吸烟 (一)吸烟危害
吸烟和被动吸烟均会 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
吸烟者的肺
第二节 成瘾行为 三、吸烟 (一)吸烟危害
●1支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老鼠 ● 25支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 ● 40~60毫克的尼古丁可毒死一个人 ●中国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吸烟引起的疾病居世界第一 ●中国肺癌死亡率增长为世界第一,且以每年4.5%的速度上升 ●吸烟者冠心病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4倍 ● 53.6%的不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
(四)预防和治疗
根本宗旨是预防为主。
采用药物+心理治疗+行为规范+家庭治疗
的综合疗法帮助患者戒除网瘾。
第三节 饮食行为
一、肥胖 二、合理饮食
第三节 饮食行为 一、肥胖
肥胖(obesity)是指 体内过量脂肪堆积而使体 重超过某一范围,当肥胖 影响健康或正常生活及工 作时才称之为肥胖症。
第三节 饮食行为 一、肥胖
损 害 健 康 行 为
1.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
2.不良病感行为 3.日常损害健康行为 4.致病性行为模式
如疑病、恐惧、讳疾忌医、不及 时就诊、不遵医嘱、迷信、放弃 治疗而自暴自弃等。
如吸烟、酗酒、吸毒、不良性行 为等。
如A型行为和C型行为。
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
二、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
(一)民间医学 (二)文化环境和文化适应 (三)教育、职业、收入、社会地位和城 乡差异 (四)落后习俗 (五)工业化和媒体宣传
1.感知到的易感性
2.感知到的威胁 3.感知到的益处 4.感知到的阻碍 5.行动线索
HBM组成
6.自我效能
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
四、促进健康行为的医疗政策与社会健康计划
形成法律法规 推出健康项目 鼓励健康行为 消除损害健康行为
第二节 成瘾行为
一、药物成瘾 二、酗酒与问题饮酒 三、吸烟 四、过度使用网络
麻醉药品
阿片类: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待因、 哌替啶、美沙酮、芬太尼、二氢埃托菲 等 可卡因、古柯叶、古柯糊 大麻、大麻酚 氯胺酮(K粉)
依 赖 性 药 物
narcotic drugs
psychotropic substances 中枢兴奋剂:苯丙胺、冰毒、摇头丸等 致幻剂:麦角酰二乙胺(LSD)等 其他 烟草、酒精 挥发性有机溶剂:胶水、汽油等
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
一、健康行为
健康心理学:研究行为与健康关系的学科。
健康保护行为:是对健康发挥积极作用的行 为(诸如刷牙、系安全带、接受健康信息等)。
损害健康行为:是一组相对明显、相对确定 的对健康有不良影响的行为,或称行为病因。
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
一、健康行为
从不吸烟 有规律地体力活动 晚上睡7~8小时 保持正常体重 适度饮酒或不喝酒 吃早餐 两餐之间很少吃零食
第三节 饮食行为 一、肥胖
肥胖症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的一大流行病。 目前全世界有约3亿人受肥胖症困扰。
第三节 饮食行为 一、肥胖 (一)肥胖对健康的影响
1.肥胖是诱发或加重心血管、内分泌等 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 2.肥胖的心理效应。
第三节 饮食行为 一、肥胖 (二)肥胖的原因 1.家庭、同伴的影响 2.心理应激 3.人格特点 4.社会文化因素
第一节 健康行为概述
一、健康行为
有助于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上 保持良好状态的行为。
健康行为
(health behavior)
健康相 关行为
(Kasl,Cobb,1966)
疾病行为
(illness behavior)
寻求医疗机构治疗的行为。
疾病角色行为
(sick behavior)
指按医嘱服药和休息等康复行动。
人类性行为(sexual behavior): 是指所有与性有关的行为(接吻、抚摸、性 交等)。 性传播疾病:通过性行为或类性行为传 播的疾病。
第四节 性行为与艾滋病 二、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1981年,美国洛杉矶的一名医生报告说,在几名同性恋男子身 上发现了一种神秘而可怕的新病种。1982年正式将此病命名为“艾 滋病”。
渴求感的本质与行为失控
正常大脑 成瘾大脑
控制
控制
奖赏
动机
奖赏
动机
记忆
记忆
负性强化作用——戒断症状
• • • • • • • • 疼痛症状群 卡他症状群 神经精神症状群 植物神经症状群 消化系统症状群 呼吸系统症状群 运动系统症状群 生殖系统症状群 不安焦虑、忽冷忽热,流泪、流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肌炎痛、震颤 等。
躯体损害
精神损害
影响心理健康发展 带来人际关系弱化 引起道德认知危机 阻碍现实人生追求
第二节 成瘾行为 四、过度使用网络
(三)网络成瘾的原因
激活了内部奖赏机制,这种机 制比更有力地影响和控制着成瘾。
1.成瘾的精神运动刺激理论
2.成瘾的强化理论
3.成瘾人格
基于条件反射原理,认为成瘾行为 的强化机制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
3.上网频率总比计划高,时间总比事计划长 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告终 5.花费大量时间在和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 6.上网使社交、职业和家庭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7.虽然能意识到问题严重,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节 成瘾行为 四、过度使用网络
(二)网络成瘾的危害
睡眠障碍 营养不良 精神萎蘼 大脑高级认知功能异常 严重引起心血管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体型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中国BMI的判断标准是: BMI<18.5是体重过低, BMI在18.5~23.9之间是正常, BMI≥24.0是超重, BMI≥28是肥胖。
第三节 饮食行为 一、肥胖
标准体重公式:
标准体重(KG) = [身高(cm) -100]×0.9 体重超过20%:超重-肥胖症 体重在85%以下:消瘦
精神药品
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等
第二节 成瘾行为 一、药物成瘾 (一)滥用药物的危害 1.最常见并且危害最大的是急性中毒乃至死 亡。 2.生理依赖(由于反复用药形成的适应状 态),耐受性增加,戒断症状。 3.心理依赖,呈现渴求状态。 4.局部与周身感染。 5.杜会功能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