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复习PPT教学课件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复习PPT教学课件
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有阶级的局限性。
维新变法---学西方君主立宪制
1、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和发展:
早期维新思想
19世纪60年代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的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
的兴起。
后期维新思想产生原因:
⑴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 深重。 ⑵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级力量不断壮大,为 维新变法奠定社会基础。 ⑶早期维新思想成为康梁思想的先声。 维新变法------资产阶级自为一支独立的战争力量登上历史的 舞台。
2.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出现的原因 (1)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 ①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②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 维新变法制造理论依据,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 法的理论基础; ③把维新思想转变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实 践。 (2) 原因 ①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敢也不能够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表 现在文化上。 ②维新派对自己的理论认识肤浅。 ③西学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在中国的传播水平低,而 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维新变法的特点:西方与儒学结合;利用孔子。
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思想?
主观上:把孔子装扮成改革者,证明自己的改革是继承孔 子是正确的,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导致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与保守;软弱性、妥协性(决定性) 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对儒学的 情感。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背 景:
① 经济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 治 ③ 思想基础——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 ④ 政治状况——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 世凯复辟帝制,人民强烈反对 ⑤ 直接原因——袁世凯为复辟造舆论,掀起复古尊孔逆流, 遭到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一批激进的 民主主义者认识到在中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 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为代表的旧礼教,旧道德,竖起了“打倒孔家店” 的大旗 ③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胡适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b.陈独秀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建 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c.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新文学的典范 ④ 十月革命后,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思考:如何正确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 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
对维新思想的评价 1、特点: 1)、表现 把西方学说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奠定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基础; 把维新思想转变为政治变法活动。 2)、原因 客观原因----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弱小,减少阻力,斗争策略。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2、评价 进步性----变法图存、发展资本主义-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爱国的; 冲击了封建主义思想 局限性----反封建思想,又从维护封建制度的传统思想中寻求出路,体现软 弱。
必修(Ⅱ)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一)魏源与《海国图志》 背景: ⑴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⑵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⑶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内容: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系统介绍西方史地和科学技 术知识以及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意义:成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 心态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对当 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在禁烟运动时,就开始将外文资料,编译成《四洲志》 《各国律例》;还搜集、绘制西方战舰图样,仿制西方战舰。 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一个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自鸦片战争以来到20世纪初期 这一历史阶段中,先进的中国知识 分子,为了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国家 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习,寻求 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
一个方向
“西学东渐”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变法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向西方学习
三个阶段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概况
时间
兴起标 前期指 志 导思想
主要代 表人物
主要阵 地
主要活动 基地
新文 化运
动
191 《新青 5 年》的 年 创办
民主 科学
陈独秀
李大钊
北京
胡适 《新青年》 大学
鲁迅
主要内容: ①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 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攻击以孔子和儒学
• 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
合,目的是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 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创造历史根据;新文化运动的 代表人物为宣传民主和科学,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孔子为 首的儒家传统道德,以改造国民劣根性,为新文化运动 的发展扫清了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 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 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陈旭麓
(三)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 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资产 阶级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 治的热情。 2、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 思想的传播。 3、这次变法大大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资产阶 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 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认识
1、涵义----
2、出现的 原因----中国人看到了西方的长处;民族危机 后探寻救国之路。
3、评价
进步性----集中体现了新思想的精髓,激发了爱国知识分 子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以”制夷“为直接目的,具有爱国 心。
局限性----对西方的学习是肤浅的,最终不能实现救国的 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