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PPT课件

复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传播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
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历程.
3
板块一:直击考点 夯实基础
一、近代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学器物 二、近代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学制度 三、先进知识分子向外国学习——学思想
.
4
一、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
阶段 阶级阶层 核心思想 实践结果 学习层次
做一根会思想的芦苇吧,即使生命是如此脆弱,但仍顽强地 生息在生命的水岸。
.
1
温故而知新
.
2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几个 阶段特征、领导阶级及相关历史事件?
器物(科技)
开眼看世界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维新变法(维新派)
辛亥革命(革命派)
思想(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激进派)
.
17
(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新文 化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 “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另—种观点认为新文 化“应以现代西方文明为基础”。你认为应该如 何建设新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坚持民族文化的 独立性;
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坚持对外来文化 的包容性;
对待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内容和形
从 资产阶 资产阶级 维新变
戊 级维新 改良,实 法,结

戌 变 法 到
派 资产阶
行君主立 果失败 宪制
习 西
资产阶级 辛亥革命, 方
辛 级革命 革命,实 推翻帝制 制
亥派 革
行民主共 建立资产
和制
阶级共和



.
8
三、先进知识分子向外国学习
阶段 阶级阶层 核心思想 实践结果 学习特点
资产阶
新文化运
2、进步性:通过向西方学习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广泛性:四大阶级不同阶层先后向西方学习并付 诸实践。
4、层次性: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 里的过程,从“器物层次”——“制度层次”——“文 化5、层继次承”与。发展:每一次新的探索都吸收了前面探索的 得失而有所发展,同时又为后面的探索提供了借鉴,存 在继承和发展关系。 6、由被动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走西方的 路”到“走俄国的路”再到. “走自己的路”,由被动14接 受到主动学习的曲折过程。
(2)学习内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1)爱国主义的程度:抵抗派主要是为
了抵御外国资本主义侵略,高举爱国
主义的旗帜;洋务派对西方资本主义
侵略有一定的抵御作用,对外妥协色
彩浓厚。
(2)实践结果:抵抗派主张由于受到压
制未能付诸实践;洋务派主张付诸实
践三十多年. ,掀起洋务运动
7
二、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
阶段 阶级阶层 核心思想 实践结果 学习层次
十七世纪的思想家帕斯卡儿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 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是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
当我们在生命旅途中感到精神疲惫的时候,当我们不胜生命旅 途的劳顿的时候,不要闭上眼睛昏昏欲睡,应该抽空看看车窗以 外的自然世界和深邃的天空,把思想放飞到高处,直面生存,直 面一切不利于完善自己精神和人格的灰色屏障,撇除心灵的浮躁, 卸载心灵的重负.
.
12
地 主
抵抗派
阶 级
洋务派
资 维新派
产 革命派 阶 级 激进派
无产阶级
民 族 危 机 加 深
开眼看世界
向 西
学习西 方器物
方 学 习
学习西方 政治制度
不 断 深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学习西 新文化运动
方思想
传播马克思主义
.
13
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特点
1、爱国性: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学习 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与救亡相结合。
从 鸦 片 战
地主阶 级抵抗 派
“师夷长 技以制 夷”
未实 践

到 甲 午 战
地主阶 级洋务 派

“中体 洋务运 西用” 动,结
果失败
.
学 习 西 方 器 物
5
从目的、内容、实践等方面比 较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在学 习西方问题上的异同点?
.
6
抵抗派和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1)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 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大家搜集了近代中国不同社会阶层对 传统文化的认识,并就如何树立对传 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正确的扬弃观展开 热烈讨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15
阅读下列材料:
甲:“天不变,道亦不变; 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
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式上要相互融合,积极创. 新。
18
板块三:线索梳理 专题总结
1、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学习,应
抓住四个时期
(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
地主阶级学“器物”
(2)从戊戌变法至20世纪初:
.
10
第1问——发展演变:维新变法思想、资 产阶级革命思想、新文化思想解放运动
第2问——共同因素: 政治上,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资产阶级 力量发展壮大。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上,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入。
.
11
板块二:活学活用 质疑解惑
结合“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的知识体系,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思 想演变的特点。
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
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1)依据材料指出甲、乙、丙、丁在对待西学的具体态
度上有何不同?
.
16
甲、乙、丙、丁对待西学的态度
甲反对学习西学; 乙主张学习西方器物,不学制度。 丙不仅要学习西方技术,也要学习西方的制度。 丁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乙:“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
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丙:“中国户口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
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虽
以并吞四海无难也。……故议院者,大用之则大效,小
用之则小效者也”。
丁:“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
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
新 文 化
级激进 派(1915-
-1919
三提倡 三反对
动,动摇 封建思想
从学习
统治地位 西方到
运 马克思 宣传马 五四运动,以俄为
动 时 期
主义者 克思主
(1917— 义
1919)
马克思主 师再到
义与中国 工人运动 相结20世纪初(1890—1919年) 是中国思想界异常活跃、变化剧烈的时 期,请概述这一时期中国思想潮流的发 展演变情况,并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 化角度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共同因素有 哪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