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字词解释及翻译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向西成林的竹子以….为乐
从小山岗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见水声,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心理很喜欢它。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向下清澈
砍伐竹子开出道路,往下见到一个小水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翠绿的茎蔓
成为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大约左右在空中依靠的东西
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条左右,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
..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不动;俶尔
向下愣住的样子忽然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西南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或现或隐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那像狗的牙齿那样能它的,指溪水的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
..幽邃。
空虚,寂静使…凄楚使…寒冷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坐(在)石潭上,四下里竹子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
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那凄清停留就小石潭的景物离开
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呆得太久,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随从跟随年轻人
一同去游览的人: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三、文意理解
1、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水源流、潭周围环境。
2、根据第四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小石潭“不可久居”的原因。
答:环境冷清;作者内心感到凄寒或(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结合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答:“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折射出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悦之情。
后来,这种感情发生了变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正是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曲折反映。
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
答:这并不矛盾,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本文的感情主调。
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小石潭凄清环境触发,忧伤凄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记承天寺夜游字词解释及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思考…的人于是,就
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睡共同,一起散步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清澈透明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罢了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文意理解
1、文章何处体现了“闲”?
入夜即睡,闲也;见月色美好,欣然起行,闲也;看松柏影子如此仔细,闲也。
赏月的只有两人,别人都是忙人,用别人的忙来反衬两人的闲。
唯其闲,才夜游,才赏月夜之景。
2、“闲”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3、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
最后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
他们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3、作者笔下的月色有什么特点?请用原文回答。
作者是怎样写出月色的这种特点的?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9分)
作者笔下的月色具有空明的特点。
作者主要运用了正侧面结合的方法来写月光的这一特点的。
先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正面描写月光。
接着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
这两句,一正写,一侧写,从而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
4、这篇短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你认为哪些语句与“闲”字有关?
(8分)
本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如“月色入户”透露其民庭冷落,“念无与乐者”透露其交游之稀,“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更是直接透露其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