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英语课程标准

专业英语课程标准

附件3
《物联网专业英语》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59012906 课程名称:物联网专业英语
课程类型:[A类]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数:2
总学时数: 32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0学时
服务专业:物联网
是否专业核心课程:否是否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否
编制人:朱仲艳编制日期:2009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物联网专业英语》是针对我院物联网学生在公共英语课程之后,向专业
英语延伸的一门必修课。

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定以物联网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适
应现代化高职高专教学模式为依托,以适用于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和未来发展方
向为目标,具有突出的针对性和良好的适用性。

通过对企业进行调研,结合就
业办反馈的就业信息,《物联网专业英语》课程选择了适用广泛的物联网英语
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在未来就业、职场发展以及再次知识储备的需求,有助于
各年级学生强化物联网行业知识、英语技能、物联网相关操作及应用实践能力。

(二)课程任务
《物联网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一名刚刚踏出校园,并加入一家
物联网公司的大学生在公司的工作历程为主线,首先明确在物联网企业中所能
接触的各类常见技术以及商务场景,然后围绕这些场景设置相关主题,最终结
合相关理论及实践知识将其转化为适合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要求
(一)课程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联网有进一步地了解,掌握基础物联网关
键技术、了物联网主要技术标准,高频微波技术,嵌入式无线和有线系统设计
技术、无线通信组网技术等,为用户对象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服务,具有自主
学习、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物联网发展的需求。

(二)教学方式
通过投影、网络进行交互式的可视化教学。

(三)教学条件(含实验设备、软件环境)
使用投影仪、黑板讲授。

(四)考核评价方式
采用平时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平时占40%,实践占60%。

三、课程安排
四、教学内容[*按任务分解】
Unit 1 Internet of Things
【课程引入】无
【学时分配】2
【教学重点】互联网的发展史和电子信息技术
【教学难点】互联网的发展史和电子信息技术
【主要内容】介绍物联网
Unit 2 Internet
【课程引入】无
【学时分配】2
【教学重点】因特网的IP与数据包的发展
【教学难点】因特网的IP与数据包的发展
【主要内容】因特网技术发展
Unit 3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of IoT 【课程引入】无
【学时分配】2
【教学重点】物联网的硬件
【教学难点】物联网的硬件
【主要内容】物联网的发展体系
Unit 4 Ubiquitous Network and VPNs
【课程引入】无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如何发送短棒设备信号
【教学难点】如何发送短棒设备信号
【主要内容】泛在网是如何工作的?
Unit 5 Barcode
【课程引入】无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条形码的识读和扫描
【教学难点】条形码的识读和扫描
【主要内容】条形码的应用
Unit 6 RFID Basic
【课程引入】无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RFID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应用关键技术
【教学难点】RFID的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应用关键技术
【主要内容】RFID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产业化关键技术和应用关键技术
Unit 7 How WiFi Works
【课程引入】无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建立一个无线网络
【教学难点】建立一个无线网络
【主要内容】wifi的应用
Unit 8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课程引入】无
【学时分配】4
【教学重点】传感器的原理和各种类型
【教学难点】传感器的原理和各种类型
【主要内容】传感器的应用
Unit 9 IEEE 802.15.4
【课程引入】无
【学时分配】2
【教学重点】网络模型、数据传输
【教学难点】网络模型、数据传输
【主要内容】IEEE 802.15.4的应用
Unit 10 How Cloud Computing Works
【课程引入】无
【学时分配】2
【教学重点】云计算的架构服务层和虚拟化
【教学难点】云计算的架构服务层和虚拟化
【主要内容】云计算的基础学技术、架构服务层、云揭秘、虚拟化及软件部署
总复习
【学时分配】2
五、课程相关说明
(一)教学方法建议
1.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

或者几种组织方式灵活组合,尽量减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疲劳。

有条件的话尽量采用多媒体课室授课。

加强实验,实验要分组进行,分组人数不宜过大,实验前多做准备工作。

有时间可以多进行一些习题讲解。

2. 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教学、进行解题指导等,尤其是有条件的话,借用多媒体的声像呈示,提供给学生一些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描述图像,或者是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把理论用于实际的培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科学技术的能力。

注意对前置课程的复习与总结,以便前后衔接,巩固与提高。

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在绪论课后适当复习一些前置课程的基本知识。

4.评价方法要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鼓励学生实践。

(二)学习方法建议
1、保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做笔记;
2、实践课应先接受理解,然后实践,多做多问;
(三)参考教材[不少于三本,含书名、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
《IT职业英语》(高巍巍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年2月)
《计算机职业英语一级教程》(于少蔚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IT职业英语教程(一级)》(紫光教育专家组,外文出版社)
(四)参考资料
《计算机职业英语一级教程》(于少蔚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IT职业英语教程(一级)》(紫光教育专家组,外文出版社)
(五)参考网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