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同步课时作业10.1感受生命的意义1.在学习了七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后,七年级(2)班的小亮同学给自己的箴言是人活着,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
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对“生命的质量”的正确理解是( )A.生活条件的优越B.生活的艰辛和曲折C.生命的价值和意义D.生活的快乐与悲伤2.—样的人生,不一样的精彩,真正精彩有价值的人生在于( )A.金钱的占有B.权力的角逐C.名利的争夺D.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3.李明一直很推崇两则名言,一则是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另一则是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这两句话共同说明的道理是( )A.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B.只有自己才能解读、认识自己C.正确认识自己才可能活得精彩D.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4.雨果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则生活。
”这段话充分表明( )A.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B.生活就是只注重精神追求C.动物的生存等同于人的生活D.只有人类才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5.慈善之路体现担当。
2008年,姚明创建的“姚基金” 捐助汶川地震灾区,并组织了慈善义赛等活动。
2016年5月,姚明入选“CCTV年度慈善人物”。
这启示我们要( )A.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提高自己的知名度B.追求生命的价值,不断为社会做出贡献C.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到慈善事业上D.勇担社会责任,为实现总体小康做贡献6.扬州好人刘卫国,部队当兵,抗洪抢险屡立战功,退伍创业,10多年捐赠50多万元,还自掏腰包资助困难退伍军人和群众。
刘卫国的事迹告诉我们( )A.关爱自己更重要B.人生意义在于奉献C.做大事才有价值D.人在逆境中有目标7.“人生的意义在于经历”,对于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A.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B.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是独特的心理过程C.人生的意义要靠自己去发现和创造D.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8.“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这句话告诉我们( )A.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B.奉献社会,不能有自己的个人利益C.实现人生价值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D.只有从大事做起,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9.“时代楷模”朱彦夫,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四肢和左眼。
从小不识字的他,退休后,凭着用嘴查字典,靠视力只有0.3的右眼,硬是“啃”下了100多本中外名著。
他用嘴衔笔、残肢抱笔,创作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
朱彥夫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 )A.挫折会使人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B.挫折是人们成就一番事业必不可少的条件C.终身学习是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D.要勇对挫折、战胜挫折,才能获得成功10.“扬州市十大杰出青年”顾晨葵老师,在身患骨巨细胞瘤,右腿股骨被切除三分之二后,提前重返讲台,用爱心滋润村娃心田,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这启示我们( )①授人玫瑰手留余香②人生意义在于奉献③只要患病就能成名④生命真谛在于质量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1.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无论是炎炎烈日下的农夫,轰鸣机器旁的工人,还是楚河汉界边的象棋运动员,除奸铲恶的人民卫士……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我们应该( )A.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做有益于人民的事B.必须成为一名伟人,做一番大事业C.把他人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要D.只需珍爱自己的生命12.清朝诗人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表达了即使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也要像牡丹一样自豪地绽开。
这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被乡村教师梁俊和山里的孩子们在中央电视台节目演绎后,一夜之间便火了。
这首诗给你的启示是一( )①要认识到生命的独特性②学会懂得欣赏接纳他人③要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④学会展现自己独特风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3.浙江大学一位大一学生留遗书表示“生命的存在不具有意义,所以我死了”。
然而就此事件,网友们掀起了一场关于“人生的意义”的讨论。
关于人生的意义,没有答案。
有网友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痛苦和幸福的过程,对于人生意义的感悟就是在这些经历中不断丰满起来的,因为不敢直面痛苦而去怀疑人生的意义本身就是件没有意义的事。
我从来不惧怕死亡,但我很珍惜生命;我不会停下来思考人生的意义,因为我正在创造意义中。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关于人生的意义,没有答案”,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2)“我不会停下来思考人生的意义,因为我正在创造意义中”,这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迪?14.材料一:人生是不断“自我赋值”的过程。
怎样将人生过得有价值?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自我赋值”的过程。
材料二:每一个人来到世上都是偶然的。
试想:太阳系的形成是偶然的;地球上演化出生命是偶然的;生命由低级演化为高级、最后演化出人类是偶然的。
这一系列的偶然性,这几近于零的概率促使我们不禁要问:人生有意义吗?是的,完全可以说人生并无意义;但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回答,正因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如此的偶然,也就更加的奇妙与幸运.就更应该珍惜它,将人生过得有价值。
这两种不同的回答,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哲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人生是不断“自我賦值”的过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两种不同的回答.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哲学,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査学生对生命的追问的认识和理解,生命的质量.就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教材知识的掌握。
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据此,确定答案为D。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査的知识点是生命的意义,主要考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材料中的两则名言都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生命才有意义.故C观点正确.符合题意。
A、D观点材料中没有体现;B说法太片面。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査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材料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只有人类能够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故D符合题意;A正确.但与材料内容不符。
排除;B、C说法错误。
解析:A和D两个选项的说法虽然正确,但与题干无关,不能入选;C选项说法太绝对,不应入选。
所以答案选择B。
6.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刘卫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选项A、C观点错误,关爱自己,还要关爱他人;把小事做好同样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C解析:题干中“经历”二字,体现了人生意义的实现,C项符合题意。
8.答案:A9.答案:D解析:本题以“时代楷模”朱彦夫的事迹为背景,考查怎样正确对待挫折。
挫折是把双刃剑,要勇对挫折、战胜挫折才能获得成功。
A.挫折会使人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B.挫折是人们成就一番事业必不可少的条件;C.终身学习是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都不合题意,观点是片面的。
考点:怎样正确对待挫折。
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顾晨葵老师右腿股骨被切除三分之二,仍提前重返讲台,说明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启示我们更应追求生命的质量,所以②④正确;在奉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也丰富了自我,收获了尊重与快乐,①正确;③说法太绝对,明显不符合常理。
故选C。
11.答案:A解析:结合教材知识点,我们知道,生命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并不是要成为一名伟人,做一番大事业,而是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做有益于人民的事。
CD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所以选择A。
解析:本题考査的是感受生命的意义。
这是一首人生励志的小诗。
苔虽然在阳光不能照到的地方,又那么渺小,悄然地开着,不引人注目,更无人喝彩。
但是它仍然那么执着地开放,毫不自惭形秽,在逆境中有勇气实现自己的价值,充满自信,认真地把自己最美的瞬间,毫无保留地绽放给了这个世界。
这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可取的一种生活态度。
所以①③④符合題意,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3.答案:(1)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2)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我们要努力实现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解析:(1)从每个人实现人生意义的不同回答;(2)根据“创造意义”这一提示,从如何实现人生意义回答。
14.答案:(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只要我们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自我价值;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生命的意义需要我们自己发现和创造。
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解析:第(1)问从探索生命意义、实现有价值的人生等角度回答;第(2)问从每个人生活不同、构建自治的人生等角度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