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命题人:胡静审题人:吕良艳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I卷(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II卷(非选择题)必须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由个人妥善保管。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Cr-52第I卷( 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6小题,第题3分,共48分)1.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以现成方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
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煤气,电能是一级能源B.天然气,水力是二级能源C.核能,煤,石油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D.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2.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L·s ) B.v(B)=(L·s)C.v(C)=(L·s ) D.v(D)=1mol/(L·s)3.S(单斜)和S(正交)是硫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①S(单斜,s)+O2(g)===SO2(g) ΔH1=-kJ·mol-1②S(正交,s)+O2(g)===SO2(g) ΔH2=-kJ·mol-1③S(单斜,s)===S(正交,s) Δ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3=+kJ·mol-1B.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S(单斜,s)===S(正交,s) ΔH3<0,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D.S(单斜,s)===S(正交,s) ΔH3>0,单斜硫比正交硫稳定4.在CH 3COOH H++CH3COO-的电离平衡中,要使电离平衡右移且氢离子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NaOH B.加入纯醋酸C.加水D.降低温度5.把3molP和置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P(g)+Q(g)x M(g)+2N (g),5min后达到平衡生成1molN,经测定M的平均速率是(L•min),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P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min)B.Q的平衡浓度为1 mol/LC.Q的转化率为25%D.x等于2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使用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加快,但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8.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则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K+、Na+、AlO2—、Cl—B.Na+、Cl—、SO42—、HCO3—C.NH4+、Na+、NO3—、SO42—D.Ba2+、Na+、Cl—、NO3—9.对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容器中的可逆反应A(g)+3B(g) 2C(g),下列叙述不能作为平衡标志的是()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A、B、C的压强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A、C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再变化⑧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A.②⑧B.①⑥C.②④D.③⑧10.用水稀释L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A.c(H+) B.C.c(H+)和c(OH-)的乘积D.OH-的物质的量11.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A(g)+nB(g) cC(g)+dD(g),C物质的含量(c%)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ΔH<0 ΔS>0 B.ΔH>0 ΔS<0C.H>0 ΔS>0 D.H<0 ΔS<012.I 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 I3-(aq),某I2、KI混合溶液中,I3-的物质的量浓度c(I3-)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 2(aq)+I-(aq) I3-(aq)的△H>0B.若温度T1,T2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C.反应进行到状态D时,一定有V正>V逆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c(I2)大13.下列表述中,关于“一定”说法正确的个数是()①pH=6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②c(H+)>c(OH-)一定是酸性溶液③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大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④25℃时,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和水电离出的c(OH-)的乘积一定等于10-14⑤如果Na 2Y 的水溶液显中性,该溶液中一定没有电离平衡 ⑥L 氢硫酸溶液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c(H +)一定增大 ⑦温度保持不变,向水中加入钠盐对水的电离一定没有影响⑧使用pH 试纸测定溶液pH 时若先润湿,则测得溶液的pH 一定有影响 A .0 B .1 C .2 D .314.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 和B ,发生反应:A(g)+xB(g)2C(g)。
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下表和下图表示: 容器 甲 乙 丙 容积 0.5 L 0.5 L 1.0 L 温度/℃ T 1 T 2 T 2 反应物 起始量mol A mol Bmol A mol Bmol A mol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后,向甲容器中再充入 mol A ,A 和B 的转化率均增大 B .达到平衡时反应吸收的热量:Q 丙> 2Q 乙C .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改变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D .T 1℃,起始时甲容器中充入 mol A 、 mol B ,平衡时A 的转化率为25% 15.25 ℃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CH 3COOH HClO H 2CO 3 K(CH 3COOH) =×10-5K(HClO) =×10-8K(H 2CO 3)a1=×10-7 K(H 2CO 3)a2=×10-11常温下,稀释CH 3COOH 、HClO 两种酸时,溶液的pH 随加水量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浓度的CH 3COOH 和HClO 的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H +)>c(ClO -)>c(CH 3COO -)>c(OH -)B .图像中a 、c 两点所处的溶液中)()()(--⋅OH c HR c R c 相等(HR 代表CH 3COOH 或HClO)C.图像中a点酸的浓度大于b点酸的浓度D.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CO2+H2O=2HClO+CO32—16.可逆反应①X(g)+2Y(g) 2Z(g) 、②2M(g)N(g)+P(g)分别在密闭容器的两个反应室中进行,反应室之间有无摩擦、可滑动的密封隔板。
反应开始和达到平衡状态时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B.达平衡(I)时体系的压强与反应开始时体系的压强之比为14:15C.在平衡(I)和平衡(II)中M的体积分数相等D.达平衡(I)时,X的转化率为5/11第II卷( 52分)二、填空题17.(10分)按下列要求填空:(1)有以下几种物质①干燥的食盐晶体②液态氯化氢③铜④蔗糖⑤冰醋酸⑥KNO3溶液.填空回答:(填序号)以上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 (2)写出HF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Fe(OH)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草酸(H2C2O4)和酸性高锰酸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18.(6分)在25℃时,pH = 12的NaOH溶液100 mL ,欲使它的pH降为11,需加入pH = 10的NaOH溶液_______ mL ;在25℃时,有pH为a的盐酸和pH为b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若a+b=13,则溶液呈性;pH为2的盐酸和pH为12的NaOH溶液,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
19.(10分)25 ℃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化学式CH3COOH H2C2O4H2S电离平衡常数×10-5K a1=×10-2K a2=×10-5K a1=×10-7K a2=×10-15请回答下列问题:(1)H2S的一级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 a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H3COOH、H2C2O4、H2S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2C2O4与少量的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HS溶液与NaHC2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浓度相同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盐酸)和B(CH3COOH)分别与锌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填写序号)。
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B>A 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B③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A=B 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B>A⑤B中有锌剩余20.(6分)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已知t0~t1阶段保持恒温、恒容,且c(B)未画出]。
乙图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已知在t2、t3、t4、t5时刻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其中t3时刻为使用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