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再塑生命的人教材分析肇东市洪河中学校杨克山1课时她是一个一岁半就失聪失明、生活在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里,连爸爸妈妈都不认识的孩子,几乎丧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气,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痛苦的深渊。

但她顽强地生活了下来,考进了著名的哈佛大学,后又成为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激励别人生存的勇气。

这一奇迹的创造,当然与她自身的努力分不开,但在那段困难的日子里,她能走出心灵的障碍,重新塑造生命,却不能不归功于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老师莎莉文女士。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她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各种困难,掌握了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希腊语等5种语言。

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1.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复述课文内容:要求用自己的话,能够引用原文的尽量引用原文,能概括主要事迹。

2.本文主要写了老师的哪些事迹,请同学们作出概括:主要写了三件事:(1)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

(2)老师教“我”认识和理解大自然。

(3)老师教“我”理解“爱”的含义。

1.海伦•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1887年3月3日的下午,正值美好的春天。

海伦•凯勒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

她站在台阶上等待。

后来,“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2.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我”拼写洋娃娃“doll”。

还教“我”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

特别具体写了一件事:莎莉文老师让“我”一只手接触水流,在“我”另一只手手心里写出“water”——“水”这个字,使“我”终于领悟到“水”这个字就是“我”手上流过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从此,海伦•凯勒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

3.作者为什么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海伦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连日的高烧使她昏迷不醒。

当她苏醒过来,就失去了常人生来具有的视觉和听觉,甚至无法用嘴说出自己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心愿。

从此,她坠入了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由于对外部世界无从知晓,脾气也变得古怪,动辄大发雷霆。

她经常扑倒在地上,发出阵阵尖叫;起床后拒不洗脸;吃饭时调皮捣蛋。

关于小时候的这段经历,海伦写道:那时,我仿佛感到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地抓着。

于是,拼命想挣脱这种束缚。

井房的经历,不仅让海伦懂得“水”这个字表达的具体内容,还是海伦首次获得的事物的概念,这是思维的一次飞跃。

所以,作者充满深情地说:“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

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

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坏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

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4.文题“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

文中它的深刻含意是什么?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喻义)。

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再生父母”。

“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5.概括莎莉文老师的形象。

莎莉文老师热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

可以说,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6.海伦•凯勒的成功得力于老师的教诲,但她本人的努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请再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作者本人语言、心理和动作的语句,体会作者的精神品质。

(1)她是一个求知欲极强、悟性极高、感情丰富的孩子。

“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doll)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

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

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坏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

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

”(2)在学习过程中,她不单是用触觉感知着事物,更是用心灵体验着事物。

这样,她能在求知中获得一种幸福的体验。

“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

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7.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请学生再读全文,品评并积累文中优美而精警的语句。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唯恐发生意外。

”十分形象地展示了坠入黑暗而沉寂世界的海伦的心灵历程。

8.海伦是世界有名的残疾成功人士。

培根论说人生时曾意味深长地称颂残疾人“总是和上帝扯平了的”。

请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坚苦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在病榻上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鼓舞了几代热血青年;几乎全聋的贝多芬扼着命运的咽喉,奏出了与命运抗争的最强音——《命运交响曲》;失去光明的民间艺人阿炳的《二泉映月》给我们描画了一个凄凉哀怨的世界,也让我们感到了命运的残酷和努力抗争的力量;史铁生身残志坚,直面人生,写有《我与地坛》,成为著名作家。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写莎莉文老师来到“我”身边。

第二部分(第6~10自然段):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实物。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在莎莉文老师的引导下,“我”不仅学习上有进步,更懂得领悟“爱”这样的抽象的概念。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崇敬之情。

1.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

本文主要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海伦艰辛而又愉快的生活、学习经历。

但中间又有生动细致的描写和感情强烈的直接抒情。

2.文笔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本文的语言优美而精妙,文笔流畅,感情真挚深沉。

作者用饱蘸感情之笔来写莎莉文老师,写她的教育对“我”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理解、关爱、教育莎莉文老师“我”井房散步(光明的使者、出色的教育艺术家)走进、体验自然解释“爱”(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命)无比的敬爱、感激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盲人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她的《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

在教此文时为了突出这两个人物,并让学生深入了解她们,我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在分析莎莉文老师时,我打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第一天的一段文字:“在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善良的、温和的、友好的人们,是他们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

首先,我想长久地凝望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的脸。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她就来到我家,给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

为了将她珍藏在我的记忆中,我不仅要看她脸部的轮廓,还要仔细研究那张脸,找出同情心的温柔和耐心的活生生的例子,她就是靠这些完成了教育我的困难任务。

我想从她的眼睛里看出使她能坚定面对困难的坚强个性和她经常向我展露出的对于人类的同情心。

”然后让学生联系课文与上段文字一起分析莎莉文老师的形象,这样一来,学生们得出结论就既快又完整了。

通过读这段文字,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把握得更全面、更透彻。

真正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才能真正把握人物的本质与灵魂。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再塑生命的人》是河北大学出版社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第二课课文,第一单元课文以人物故事和谢师恩为主,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恩师的关爱与温情。

因此重点可放在学习人物品格,感悟人物奋斗历程和爱的传递,渗透人文教育。

本文节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透过“我”的视角,通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走进大自然,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重拾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的故事。

二、学情分析本文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记叙文,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这样的文章,有了一定学习基础,而且八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许多教过他们的老师,和老师有着深厚的情谊;老师们的教学方式,也各有千秋,学生能够感知出来。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⑴理解课文主题,概括文中主要事件⑵理解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⑴学会复述课文,把握叙事性作品的特点。

⑵品味文章清新朴实的语言。

3.情感目标感悟安妮.莎莉文老师深沉博大的爱心,学习海伦.凯勒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会关注、关心弱势群体,让心灵接受一次爱的熏陶。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⑴理解人物形象⑵品味文章细腻优美的语言⑶进行一次爱的教育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标题“再塑生命”的含义。

五、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师点拨法、个人情感体验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导入:她,一岁零七个月,突患急性脑充血,成为一个集盲、聋一身的残疾人,她,精通英语、德语、法语,曾就读于哈佛大学。

她先后完成了十四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

她是美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她被誉为“民族英雄”,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她——海伦凯勒!2.检查预习,掌握字词这一课出现很多生字词语,课标要求:“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我采用的是教师将生字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注音的形式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参与人数,也能够节省时间,能够快速地进入到下一环节的教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