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交流教学案例

信息交流教学案例

《信息交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信息交流的方式方法及其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信息交流工具体验交流的过程,在掌握交流中进一步理解信息交流的
各种方式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构建和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意识,形成文明的上网行为。

教学重点难点:
1.几种信息交流方式的特点
2.规范、引导、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保护个人隐私
教学内容:
一、新课导入:
观看课件《盲人摸象》切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1.这几个盲人分析得有没有道理?。

2.有道理为什么却没能反应真实情况,没道理怎样才能合情理?
(此处可在bbs设置投票帖,用来统计?并设置好讨论帖,学生回复讨论,教师可将回答的较为贴切的置顶,加精)
二、新课讲授:
1.信息交流的目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出交流的目的意义,学生自己列举出信息交流有哪些方式?
(设置表格,最后一行为未来20到30年将会出现的方式;完成后将对一些学生的提交表格经行点评;设置投票帖,让学生选出最习惯的交流方式和认为最好
的交流方式)
在学生填写表格过程中通过课件和bbs展示各种信息交流的案例,体现信息交流对实
际生活的影响。

2.体验交流过程及其意义
教师活动:和学生一起回顾“奥运经典瞬间”图片,带学生回味奥运。

课件展示“刘翔受伤退出比赛”图片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分享不同的看法。

(在BBS中进行的讨论,所有人开放权限比较高,可自己有发帖无需管理员审核,教者获小组长在活动过程中,寻找到具有代表性的几张帖子进行回复、置顶、加
精等相应评价)
3. 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师:对学生在论坛中的交流信息出现的各种想象做总结呈现,引导学生归纳出网络信息交流的特点:开放性、自主性、隐蔽性。

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中进行信息交流
自主性:可以在网络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隐蔽性:在网络中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
教师活动:指出网络具有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负面因素。

由论坛中的留言引出。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对于信息时代下的青少年,我们在网络环境下应该怎
么做?
学生活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1.保护好隐私
(开贴,学生自己讨论如何保护好隐私,并引导出社会、专家建议)
2.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尊重他人,文明用网:
《青少年文明公约》“五要”和“五不”
a、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b、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c、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d、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e、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开贴,继续讨论“轻伤不下火线”,可分俩组经行辩论)
三、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我和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们一起学习了信息交流的目的,并使用了论坛平台做了信息交流,在交流中我们归纳出了网络信息交流的特点,并且我们懂得了在交流活动中需要遵守道德规范。

四、课后延伸
(两位组长课后召集各自组员完成论文各一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