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A (I)
一、看拼音,写词语。
(16分)
bō làng yóu qí gāng qín jiào shì
( ) ( ) ( ) ( )
zǐ xì yōng bào bá miáo zhù zhǎng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
访()棋()刚()状()梁()纺()旗()钢()壮()粱()三、加个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8分)
白——()()尤——()()己——()()生——()()方——()()弯——()()只——()()立——()()
四、去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6分)
郊——()()球——()()枝——()()帆——()()笼——()()梨——()()
五、下面的成语中缺少了什么?快来写一写。
(7分)
()面()方()神()主()心()意
()颜()色()仙()海()牛()毛
()嘴()舌
六、我会写。
(8分)
木:植()()月:膊()()
口:唱()()心:念()()
七、按要求写词语。
(10分)
1、写反义词。
(6分)
进——()快——()危险——()
买——()正——()复杂——()
2、写近义词。
(4分)
中心——()著名——()特别——()漂亮——()八、照样子写词语。
(5分)
许许多多()()()()()
九、开心默写古诗《山行》。
(6分)
()()寒()()径斜,
()()()()()()()。
停()()()()()(),
霜()()()()()()。
十、我会连。
(6分)
堆雪景飘着银装打雪人披着雪毯看雪仗铺着雪花十一、加标点。
(4分)
1、狐狸为什么说葡萄酸呢()
2、葫芦藤上挂着三个小葫芦()
3、爷爷买的枣真甜啊()
4、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喜欢小枣树()
十二、按顺序排句子,写出序号。
(7分)
()这时候,熊哥哥骑着自行车来了。
()兔妈妈叫小白兔去地里收南瓜。
()小白兔一直把南瓜滚到妈妈跟前。
()南瓜又大又重,小白兔怎么搬也搬不动。
()它试了试,南瓜真的滚动了。
()它想南瓜也是圆的,是不是也可以滚动呢?
()小白兔看见圆圆的车轮在飞快地滚动。
十三、读短文,回答问题。
(7分)
天安门在北京城的中央,红墙、黄瓦,又庄严、又美丽。
天安门前面是宽阔的广场。
广场中间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
1、这段话共有()句话。
2、这段话先后描写了()、()、()三处景物。
3、作者介绍景物时用到了三个准确的方位词,用“——”画出来。
附送:
2019年二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A
一、看拼音,写词语。
(16分)
bō làng yóu qí gāng qín jiào shì( ) ( ) ( ) ( ) zǐ xì yōng bào bá miáo zhù zhǎng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
访()棋()刚()状()梁()纺()旗()钢()壮()粱()三、加个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8分)
白——()()尤——()()己——()()生——()()方——()()弯——()()只——()()立——()()四、去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6分)
郊——()()球——()()枝——()()帆——()()笼——()()梨——()()五、下面的成语中缺少了什么?快来写一写。
(7分)
()面()方()神()主()心()意()颜()色()仙()海()牛()毛()嘴()舌
六、我会写。
(8分)
木:植()()月:膊()()
口:唱()()心:念()()
七、按要求写词语。
(10分)
1、写反义词。
(6分)
进——()快——()危险——()买——()正——()复杂——()
2、写近义词。
(4分)
中心——()著名——()特别——()漂亮——()八、照样子写词语。
(5分)
许许多多()()()()()
九、开心默写古诗《山行》。
(6分)
()()寒()()径斜,
()()()()()()()。
停()()()()()(),
霜()()()()()()。
十、我会连。
(6分)
堆雪景飘着银装
打雪人披着雪毯
看雪仗铺着雪花
十一、加标点。
(4分)
1、狐狸为什么说葡萄酸呢()
2、葫芦藤上挂着三个小葫芦()
3、爷爷买的枣真甜啊()
4、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喜欢小枣树()
十二、按顺序排句子,写出序号。
(7分)
()这时候,熊哥哥骑着自行车来了。
()兔妈妈叫小白兔去地里收南瓜。
()小白兔一直把南瓜滚到妈妈跟前。
()南瓜又大又重,小白兔怎么搬也搬不动。
()它试了试,南瓜真的滚动了。
()它想南瓜也是圆的,是不是也可以滚动呢?
()小白兔看见圆圆的车轮在飞快地滚动。
十三、读短文,回答问题。
(7分)
天安门在北京城的中央,红墙、黄瓦,又庄严、又美丽。
天安门前面是宽阔的广场。
广场中间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
1、这段话共有()句话。
2、这段话先后描写了()、()、()三处景物。
3、作者介绍景物时用到了三个准确的方位词,用“——”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