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篮球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篮球运动是集跑、跳、投于一体的一项集体的、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
经常从事篮球运动,能有效地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改善心肺功能。
通过理论教学与运动实践体验勇敢、顽强、竞争、拼搏的进取精神,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及篮球文化带来的享受。
二、课程任务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养成锻炼的习惯,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2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实战方法,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体能,强化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4掌握篮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学会欣赏高水平篮球比赛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篮球课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纲要
理论部分:
高等学校体育;体育与健康;体育卫生与保健;体育文化与欣赏;篮球运动概述;篮球基本技术、基本战术;篮球比赛欣赏及篮球文化;篮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篮球竞赛组织与编排。
实践部分:
1基本技术
基本站立姿势及脚步移动;传接球技术;运球技术;投篮技术;个人防守技术;持球突破技术;抢、打、断球技术;抢篮板球技术。
2简单战术配合
传切配合;突分配合;掩护配合;侧应配合;“关门”配合;夹击配合;补防配合;挤过配合;穿过配合;交换防守配合。
3基本战术
快攻与防守快攻战术;人盯人防守战术;区域联防与紧逼攻防战术;混合防守攻防战术。
4专项素质
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
5太极拳
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
五、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采用百分制,每学年考核一次,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为中:60—69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1考核内容
第一学年考核内容:罚篮、运球投篮、专项素质、太极拳、理论、学习态度。
第二学年考核内容:1分钟投篮、技术组合、技战术运用、专项素质、太极拳、理论、学习态度。
2考核方法
罚篮:罚球线前30cm处用双手胸前或单手肩上投篮均可,共投10次,每人一次试投。
达标与技评同时进行。
运球投篮:由球场罚球线延长线与边线交接点右侧开始运球至篮下,做运球投篮,用单手肩上或单手低手投篮均可,球中篮后,运球至球场左侧,踏线后再做同右侧的运球投篮,中篮
后再至右侧球场,如此往返,共投篮四次,如投篮未中须补篮。
中途发生带球走等违例现象,需回到违例地点重新开始,每人一次试投。
达标与技评同时进行。
三角移动:距离均为5 m的三角形,如图1,由①号位出发滑步到②号位,触摸②号位后返回到①号位,再由①号位到③号位,再返到①号位,①号位再到②号位,如此反复三次。
1分钟投篮:以端线中点为圆心,以5 m为半径画弧,在弧线以外任何点,用双手胸前或单手肩上投篮均可,球出手后抢篮板球,拿球后,运球至弧线外任何一点继续投篮,时间为1分钟。
每人一次试投,达标与技评同时进行。
技术组合:从端线后原地将球传给在罚球圈内的同伴后,接同伴反传的球,接球后运球,将球传给在前场零度角位置上的同伴,加速跑做接同伴返传回来的球上篮。
如图2。
每人一次机会,技评与达标同时进行。
图 1 图 2
技战术运用:通过教学比赛,考核个人技术及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情况。
太极拳:随音乐做一次,如不及格可再做一次,但最高分只能评为24分(第一学年)或16
分(第二学年)。
理论:分专项理论和基础理论,题库抽取闭卷考试。
体育态度: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情况予以评定。
3评分标准
第一学年篮球专项占40%;理论占10%;太极拳占30%,学习态度占20%。
第二学年篮球专项占60%;理论占10%;太极拳占20%,学习态度占10%。
①实践部分评分标准(见表1—4):
)
教师、体委、各组组长、队长共同完成
分,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一学年体育课旷课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