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电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

风电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

风电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目录第一章概述 (4)第一节项目名称、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 (4)第二节编制依据 (4)第三节项目概况 (4)第四节主要结论 (6)第二章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8)第一节项目背景 (8)第二节项目必要性 (10)第三节建设地点的选择 (11)第三章项目的技术基础 (15)第一节成果来源及知识产权 (15)第二节技术特点及技术比较 (16)第三节技术优势 (17)第四节技术成果对行业技术进步的意义和作用 (19)第四章建设地点及外部配套条件 (21)第一节建设地点基本情况 (21)第二节外部配套条件 (21)第五章建设方案 (24)第一节建设内容 (24)第二节土建方案 (24)第三节给水排水 (24)第四节电气 (25)第五节通信信息 (25)第六节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 (26)第七节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 (27)第六章项目承担单位概况 (28)第一节项目承担单位介绍 (28)第二节经营业绩 (28)第七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0)第一节投资估算 (30)第二节资金筹措 (31)第三节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有关问题的说明 (31)第八章财务评价 (32)第一节销售收入计算的依据 (32)第二节税金 (32)第三节经济评价 (32)第四节综合经济风险分析 (32)第五节社会效益分析 (33)第九章节能 (33)第一节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34)第二节能源供应状况 (35)第三节能源消耗状况 (36)第四节能源消耗指标 (37)第五节节能措施与效果 (38)第六节结论 (38)第一章概述第一节项目名称、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1、项目名称风电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项目2、项目单位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建设地点某省**市经济开发区4、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第二节编制依据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2、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规范和法规第三节项目概况根据国家长期产业规划,我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规划目标是:到2010年,累积达到500万千瓦,到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累积达到3000万千瓦。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上述目标将会大大突破,截至2007年,我国在某、内蒙古、广东、浙江、某等地相继就建成了158个风电场,装机容量达590万千瓦,到2010年中国风电装机有望达到1300-1500万千瓦,发展速度远远超出预期。

中国风电装备制造业的情况可能更加乐观,根据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的判断,2012年中国风电装备制造能力将达到1000万千瓦~1500万千瓦,除了满足中国风电市场的需求之外,还有可能成为世界主要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开始向美国、欧洲等地区出口,成为新的国内产业出口力量。

国内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良好的前景,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资本进入。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国内已有超过70家风电整机生产厂家,而近年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许多国际风电设备制造厂家也有意进入中国市场。

可以预见,今后国内风电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能够向市场提供先进、适用的产品,并在产品价格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才能占有优势。

作为较早进入中国风力发电设备研发制造领域的国内企业,某科技近年已签订1.5MW级风电机组销售合同超过200万千瓦,还有更多的兆瓦级风电机组销售合同在谈,合同预定的交货期已经延伸到2010年。

根据某科技制定发展战略,公司将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通过整合风电技术、制造、服务、项目开发等要素,建立具有协同作用的商业模式,成为风电机组制造行业的系统集成商,创造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持续竞争优势。

经过科学调研和论证,公司计划在某省**市投资建设海上风电机组产业化基地。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为10500万元,购置土地100亩,建设1.5MW、2.5MW风力发电机组总装车间,以及宿舍食堂楼、配电室、门卫等附属建筑,新建建筑面积10400平方米,添置必要的生产、检测、办公设备,形成年产300台1.5MW、2.5MW风电机组的生产能力。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四节主要结论1、开发新能源是国家能源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推进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

2、风能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是新能源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

3、本项目拟在某省**市经济开发区建设。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充分利用**市的地理和港口优势,有利于某科技进一步开发2.5MW及以上大型风电机组,并有利于开拓海上风电市场和海外市场。

4、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6、本项目计划总投资10500万元,经过财务效益分析显示,本项目计算期平均年销售收入为18.66亿元,年均利润5898.47万元,年均纳税额为5547.68万元,投资回收期为5.42年。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鼓励投资方向,具有很好的技术基础、产品基础和市场发展潜力,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方向,建设方案、生产布局规划合理可行,经济评价指标高于行业基准指标,因此,建设本项目是必要的、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第一节项目背景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是大势所趋。

主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将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应对新世纪能源和气候变化双重挑战的重要手段。

然而,除水能之外的所有可再生能源中,风能的产业化基础最好,经济性优势最明显,而且不存在生物质能所面临的资源约束,另外也没有任何大的环境影响,在可预见的时间内(2030—2050年),都将是最有可能大规模发展的能源资源之一。

尽管发展风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如电网适应能力、风能资源预报水平、海上风电发展等,但在市场稳步扩大、技术和产业成熟度不断提升、与常规能源相比的经济性优势逐步凸显,特别是政策环境前景非常明朗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对风电发展充满了信心。

国际能源署(IEA)2008年颁布的《2050年能源技术情景》判断,2010—2050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平均每年增加7000万千瓦,风电将成为一个庞大的新兴电力市场。

随着风电技术的日趋成熟,依靠风力发电来增加能源供应的方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

经过30年的努力,随着市场不断扩展,风电的成本也大幅度下降,每千瓦时风电成本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20美分下降到2007年的4~6美分,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性不断改善以及多重政策激励作用下,欧洲2007年新增电源中风电首次超过天然气发电,成为第一大电源,美国2007年新增的风电装机也仅次于气电,位居第二。

在各国扶持政策和良好的行业前景驱动下,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风电市场更是呈现加速增长势头。

2003年—2007年,全球风电平均增长率为24.7%,全球大约生产了2000亿千瓦时风电电力,约占全球电力供应的1%,2007年全球风电新装机容量约2000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9400万千瓦。

虽然国际经济形势在2008年遭遇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可风电行业仍旧保持了高速增长,2008年全球实现新增装机2705.6万千瓦(图1—1),风电已经成为非水电可再生能源中第一个全球装机超过1亿千瓦的电力资源。

图1—1 1996—2008年全球每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开发新能源也是我国能源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推进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

风电以其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环境效益和逐步降低的发电成本,将成为21世纪中国重要的电源。

2003年以来国家风电项目审批权下放,并相继组织开展了五期风电项目特许权招标,合计招标容量345万千瓦。

2005年2月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颁布《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支持风电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中国风电装机近年的增速加快,2008年全国实现新增装机达630万千瓦,截至2008年底,累计总装机达到1221万千瓦,远远超过了国家的规划装机额。

在全球传统能源紧缺、过度使用石化能源导致环境污染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未来风电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第二节项目必要性1、某科技自1986年进入风电行业以来,伴随着全球风电市场的高速发展,各项业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近9年来,公司销售收入实现年均100%以上的增长。

公司2008年度完成新增装机114万千瓦,实现销售收入64.58亿元,利润9.1亿元,新增装机规模位列世界第九位。

但与此相对应,中国风电行业的高景气度吸引了大量企业竞相介入,短短几年国内风电整机制造商已超过70家,中国风电产业已进入全面竞争阶段。

仅某科技、华锐、东汽、上汽四大风电集团的产能就达到1200万千瓦。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中国成为相对安全的投资避风港,更加剧了国际风电生产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大陆,市场竞争之激烈前所未有。

2、根据某科技确定的发展战略,公司将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通过整合风电技术、制造、服务、项目开发等要素,建立具有协同作用的商业模式,成为风电机组制造行业的系统集成商,创造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持续竞争优势。

3、为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公司在相继完成某**、北京亦庄、内蒙古包头、甘肃酒泉、陕西西安、某南京等产能基地建设布局后,逐步推进实施在靠近风电场的地区,建设具备分装能力、地区维修中心功能、备品备件库功能等生产能力,以便更好的向客户及时提供产品、维修、配件更换等服务,更好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4、**市海岸线长112公里,滩涂面积140万亩,另有辐射沙洲东沙岛100多万亩,海岸线漫长,近海滩涂和浅海区域在中国风能分区上属于丰富区,十分有利于风力发电场的建设,规划风电开发总容量约1000万千瓦,其中陆上100万千瓦,海上/潮间带900万千瓦。

大唐、龙源等公司有意于今后几年内,大力开展潮间带风电场的开发,初期计划开发规模将达到100万千瓦-200万千瓦,大唐、龙源等均已表示希望与某合作进入**风电市场的意愿,与主要客户捆绑进入,将有利于公司的设备销售。

6、从产品发展趋势和开拓海外市场考虑,需要调整生产基地的分布●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750KW、1.5MW风电机组,而国际风电的发展趋势是机组大型化,公司2.5MW、3.0MW机组样机2009年即可下线,5.0 MW及后续机型已经开始概念研究,未来的产能布局应符合公司后续产品的发展趋势;●从德国等风电发达国家风电发展的趋势分析,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将是未来风电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开拓海外市场是公司的既定目标,而机组的大型化、运距的增加,使得产品及零部件的运输成本必将成为控制产品销售成本的重要影响因素,新基地选择应当把原材料、产品的运输成本考虑在内。

第三节建设地点的选择本项目拟选择某**市建设海上风电机组生产基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