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总结

微生物总结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 ?什么是微生物学?微生物:指一些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单细胞,少数多细胞,有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一般肉眼难以看清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以及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2、为什么说巴斯德和科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和科赫有哪些贡献)?巴斯德: 1)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2)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3)免疫学---预防接种;4)发明巴氏消毒法柯赫:1)在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配制培养基。

2)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具体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3、微生物所包括的类群?微生物所包括的类群(研究对象):无细胞结构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有原核细胞的真细菌、放线菌、古生菌;具有真核细胞的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

4、从魏塔克五界系统看微生物的分类地位微生物有什么特点?五界系统:1969年魏塔克提出,把所有生物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特点:丰富的多样性;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个体小,繁殖快,分布广)5. 微生物的有哪些特征?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生长旺,繁殖快。

6. The size and cell type of microbesMicrobe Approximate range of sizes Cell typeViruses 0.01-0.25µm (nanometers) ParticlesBacteria 0.1-10µm ProkaryoteFungi 2µm->1m EukaryoteProtozoa 2-1000µm EukaryoteAlgae 1µm-several meters Eukaryote7.微生物研究三方向:大脑,肠道,免疫系统。

8.微生物的分类地位五界系统:1969年魏塔克提出,把所有生物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六界系统:我国学者把生物分为六界,即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微生物分别属于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的四个界。

因此,微生物在生物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9.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利用微生物制作食品、饮料和酒类;利用微生物生产许多种抗生素等药品;参加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净化环境;以微生物作为科研材料进行基因工程等。

有害:使人类和各种动植物患传染病鼠疫、艾滋病、肺结核、流行性脑炎, 疯牛病, 、鸡、猪的瘟疫等.水果的腐烂病、植物的软腐病, 使食物或皮革制品腐烂霉变。

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1.无菌技术: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它微生物污染的技术称为无菌技术。

纯培养物和纯培养的概念:微生物学中,将由一个细胞(或一种微生物)繁殖所得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物。

对微生物这种纯种的培养,称为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环把微生物从一个器皿转接到另一个器皿,叫做接种接种方法:烧环—冷却—开管—沾菌和塞管—开另管—涂菌—塞另一管—火焰烧环菌落的概念:由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后,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叫菌落。

(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状况、质地、光泽、颜色及透明度等是微生物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菌株:同种微生物中不同来源的个体的总称。

菌株又称品系,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即单个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后代。

因此,一种微生物的每一个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

纯培养:从一个细胞或一群相同的细胞经过培养繁殖而得到的后代,称纯培养。

菌苔: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连成一片,呈片状,这就是菌苔。

平板:即培养平板,指盛有固体培养基的平皿纯培养物:只含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叫做纯培养物。

混合培养物:含有两种以上微生物的培养物叫做混合培养物。

二元培养物:只含有二种微生物的培养物叫做二元培养物。

2、什么叫选择培养基?举例说明用选择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方法。

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非需要菌的生长,促进需要菌的生长,这种培养基叫选择培养基。

高氏一号培养基加10%酚数滴,抑制其它菌的生长,分离出放线菌;吗丁氏培养基加链霉素以抑制其它菌生长,分离出真菌。

3、什么叫加富培养基?举例说明用加富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方法。

加富培养基:一般指在培养基内加入额外的营养物质,使需要的微生物营养更充分,生长的更快,这种培养基叫加富培养基。

土悬液—培养基+硫磺—分离出硫杆菌;土悬液—以羟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分离出能降解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

4、菌种保藏原理是什么?菌种保藏方法有哪些?菌种保藏原理:用人工方法降低微生物的代谢强度,限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处于休眠状态。

菌种保藏方法:传代培养保藏——隔绝空气低温保藏冷冻保藏——保护剂+菌种——零下196度速冻保存,或-70度冷冻室保存,-20~-30度普通冰箱冷冻室保存。

干燥保藏——砂土管保存法和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纸片保藏法、薄脉保藏法、寄主保藏法等5.细菌的染色方法有哪些?美蓝染色对活酵母的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和细胞的还原能力细胞内是无色的,死细胞或老细胞代谢变弱表现为蓝色或淡蓝色。

6.微生物的分离方法:平板划线分离法(Streak plate)稀释到平板法(Loop Dilution)涂布平板法(Spread Plate)7.决定显微观察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分辨率:指能辨别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反差:指样品区别于背景的程度8.染色的一般步骤:涂片—干燥—固定—染色—水洗—干燥—镜检(油镜)固定的目的:一是杀死细菌,二是使菌体粘附于玻片上,三是增加其对染料的亲和力。

(常用的固定方法有:火焰加热法和化学固定法。

)9.细菌的传统分类:革兰氏阳性菌:经有机溶剂脱色后,保持初染的紫色;革兰氏阴性菌:有机溶剂可脱去初染颜色。

细菌的现代分类:真细菌 (eubacteria)原界:包括蓝细菌和各种除古细菌以外的其他原核生物;古细菌(archaebacteria)原界:产甲烷菌、极端嗜盐菌和嗜酸嗜热菌10.赤潮:藻类在近海大量繁殖,可消耗大量氧气,引起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

第三章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体表的长丝状、波曲形的蛋白质附属物,称为鞭毛。

其数目为一至数条,具有运动功能。

鞭毛一般长度为15—20um直径为0.01 —0.02um。

鞭毛丝由直径 4.5nm 的鞭毛蛋白亚基沿央孔道(直径为20nm)螺旋状缭绕而成。

观察鞭毛的方法:染料沉积使之加粗后用显微镜观察:常用电镜观察判断鞭毛有无的方法:半固体培养基平板培养基菌落外形鞭毛的着生方式:端生、周生、侧生2.菌毛:又称伞毛、纤毛、线毛,是一种长在细菌表面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

功能:作为噬菌体的吸附位点作为附着到哺乳动物细胞或其他物体的工具3.性毛:又称性菌毛或接合性毛,构造和成分与菌毛相同,但比菌毛长。

数量仅一至少数几根。

性毛一般见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雄性菌珠中。

其功能是向雌性菌珠(受体菌)传递遗传物质。

4.原核生物的分类系统:第一类:有细胞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第二类:有细胞壁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第三类:无细胞结构的细菌第四类:古细菌5.细胞壁的化学组成:高等植物 -- 纤维素霉菌 -- 几丁质酵母 -- 甘露聚糖,葡聚糖细菌 -- 肽聚糖(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短肽)磷壁酸脂多糖6.芽孢是生物界中抗性最强的生命体。

一个营养细胞内仅生成一个芽孢,无繁殖功能,芽孢在普通条件下可保持几年至几十年的生活力。

7.气生菌丝(Aerial mycelium):基内菌丝长到一定时期,长出培养基外,伸向空间的菌丝,直径1-1.4um, 长短不一,形状不一,颜色较深。

孢子丝(Reproductive mycelium):当气生菌丝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气生菌丝上分化出的可形成孢子的菌丝。

(孢子的形状及在气生菌丝上排列的方式随种而异。

)8.革兰氏染色:革兰氏阳性菌——紫色(初染)革兰氏阴性菌——红色(95%乙醇脱色,复染)9.青霉素抑制革兰氏阳性菌中的β-1,4糖苷键10.真菌的无性生殖孢子有: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孔出孢子、芽生孢子、瓶梗孢子、节分生孢子、厚垣孢子--毛霉)、游动孢子--壶菌真菌的有性生殖孢子有:卵孢子--壶菌门、接合孢子--毛霉、子囊孢子--冬虫夏草和羊肚菌、担孢子--黄蘑菇11.丝状真菌的营养方式:腐生、寄生、共生、扑食12.初生菌丝:直接由担孢子萌发而形成,也称同核体,多数担子菌的初生菌丝体具有无限生长的可能。

次生菌丝:是经过初生菌丝的两个单核细胞结合而形成,但只质配而不核配。

常通过锁状联合的方式增加细胞的个体。

三生菌丝:经次生菌丝转化形成,形成各种子实体,包括生殖、骨架、联络菌丝三种类型。

13.担孢子:14,放线菌是一类具有丝状与枝细胞的细菌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1.营养物质:能够满足微生物机体生长、繁殖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物质。

(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存的物质基础,而营养是微生物维持和延续其生命形式的一种生理过程。

)营养物质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能源(能源主要针对蓝细菌)能源:能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营养物或辐射能生长因子: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而且需要量很小,但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的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微量元素是指那些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机体对这些元素的需要量极其微小的元素,通常需要量在10-6--10-8mol/L:锌、锰、钠、氯、钼、硒、钴、铜、钨、镍、硼等。

2.根据碳源、能源及电子供体性质的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光能无机自养型(photolithoautotrphy)光能有机异养型(photoorganoheterotrphy)化能无机自养型(chemolithoautotrphy)化能有机异养型chemoorganoheterotrphy3.大多数细菌、真菌、原生动物都是化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所有致病微生物均为化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4.基团移位是另一种类型的主动运输,它与主动运输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有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来完成物质的运输,而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

基团转位又称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糖转移酶运输系统(PTS),PTS 通常由五种蛋白质组成,包括酶I、酶II(包括a、b、c三种亚基)和一种低相对分子量的热稳定蛋白质(HP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