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级会计实务重难点

初级会计实务重难点

2.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
3.设置的科目
设置“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在权益法核算下,还要在该科目下设置“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明细科目。
4.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定
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外,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企业所发生的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作为应收股利单独核算,不计入初始投资成本。
7.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的计价
(1)毛利率法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净额×毛利率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2)售价金额核算法
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
初级会计实务重难点
第一章资 产
一、命题规律
本章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各种题型均会涉及,尤其是计算题或综合题,所占分数较高,一般在30分左右。本章经常考察主观题的知识点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应收账款及其减值的核算;存货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核算等。
二、重点难点
(一)货币资金
1.现金清查的核算
(2)预付业务不多可把预付账款并入应付账款核算;
(3)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应付、预付所属明细借方余额列示在预付账款项目,贷方余额列示在应付账款项目。
3.应收款项减值
(1)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确认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若证明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将该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溢余经批准后计入“其他应付款”或“营业外收入”;短缺计入“其他应收款”或“管理费用”。该科目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2.银行存款清查
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调整未达账项,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3.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1.设置的科目:企业应当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等科目;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等明细科目。
(2)应计入的税金。
第一,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小规模纳税人——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第二,消费税
(1)直接销售——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2)连续加工再出售——不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计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借方)。
(2)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第一,以备销售的商品
第二,生产用材料
(3)应计提跌价准备金额的确定及会计处理
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成本-可变现净值)-已提跌价准备
(五)长期股权投资
1.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持有的对其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以及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1)个别计价法
(2)先进先出法
在物价上涨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利润偏高。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价=实际成本/存货数量;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发出数量×单价
注意:平时只核算发出和结存的数量,不核算其金额,不利于存货的管理。
(4)移动加权平均法
每购进一次存货,就计算一次平均单价。
2.取得的核算
(1)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2)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3)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未领取的债券利息,计入“应收股利投资收益。
4.期末计量: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8.存货清查
存货清查发生盘盈和盘亏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核算,期末处理后该账户无余额。核算时分两步:第一步,批准前调整为账实相符;第二步,批准后结转处理。
(1)盘盈
(2)盘亏
注意:因管理不善造成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的损失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应从进项税额中转出。
9.存货减值
(1)方法: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5.处置:出售时的公允价值与其初始入账金额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三)应收及预付款项
1.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及其核算
(1)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
应收账款通常按实际发生额计价入账,但应当考虑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
(2)会计处理
注意:与收入的核算结合
2.预付账款核算的内容
(1)预付账款是企业的一项资产,核算的是采购业务;
第二,随同产品出售但不单独计价——“销售费用”
第三,随同产品出售且单独计价——“其他业务成本”
(2)低值易耗品
设置“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科目。按计划成本核算的,在发出时,应同时结转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有一次摊销法和分次摊销法。
6.委托加工物资
注:(1)如果以计划成本核算,在发出委托加工物资时,同时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收回委托加工物资时,应视同材料购入结转采购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
5.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具体核算(取得、被投资单位宣告现金股利、处置)
3.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
注意:
第一,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第二,发出时计价
第三,在途材料单设科目
4.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注意:
第一,差异率=差异额/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差异率
第二,在途物资
第三,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的处理
5.周转材料
(1)包装物
第一,生产领用的包装物——“生产成本”
(2)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
第一,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款项的期末余额×估计比例-“坏账准备”调整前账户贷方余额(若为借方余额则减负数)
第二,应收款项作坏账转销
第三,已确认的坏账又收回
(四)存货
1.存货成本的确定
存货应当以其实际成本入账。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2.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计算发出存货及结存存货的成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