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

我国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

本科生毕业论文我国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基于双重计量模式下的利弊分析学院管理(经济)学院专业 11级工商管理(会计学方向)年月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注释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

与本研究成果相关的所有人所做出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许昌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即: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许昌学院可以将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计)。

本人论文(设计)中有原创性数据需要保密的部分为(如没有,请填写“无”)。

学生签名: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我国会计计量属性的探讨—基于双重计量模式下的利弊分析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传统的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会计模式面临严重挑战,其应用领域正在逐步缩小,公允价值计量观念引入会计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从会计计量属性的角度进行探讨,第一章介绍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研究综述,论述研究相关内容的学者的论点;第二章对我国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探讨,介绍计量属性的相关理论,从而引入本文论点;第三章介绍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含义、产生及相关利弊分析;第四章探讨近些年来讨论的焦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含义、产生及相关利弊分析;第五章则针对我国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共存的双重计量模式,分析在我国运用双重计量模式时所产生的利弊,并阐述在当前应用双重计量所面临的状况;最后,分析我国运用双重计量模式的可实施性与存在的必然性。

关键词:双重计量;历史成本;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Our Country's Accounting MeasurementAttributes-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Pros and Cons of Dual Measuring ModeABSTRACTSince the 1970 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financial derivatives, the traditional historical cost measurement based accounting pattern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its application field is gradually narrowed, fair value ideas into account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from the Angle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 attributes, the first chapter review of relevant literatur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discusses the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content of scholar's argument;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our country accounting measurement attribute, introduces relevant theories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 attributes, to introduce the argument of this article;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the historical cost measurement model,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focus of discussion in recent years the meaning of "fair value measurement model,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hapter v of the historical cost measurement in our country and coexistence of fair value measurement model, analysis of the pros and cons of using double measurement model in our country, and expounds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ituation facing double measurement model; Finally, analysis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double measurement model in our country and the necessity of existence.Key words: Double measurement; The historical cost; The fair value;Accounting measurement attributes目录前言 (1)一、有关文献研究综述 (2)二、会计计量属性的有关理论 (3)(一)会计计量属性的内涵和外延 (3)(二)会计计量属性研究的重要性 (3)三、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4)(一)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涵义 (4)(二)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产生 (4)(三)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利弊分析 (4)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5)(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涵义及三个层次 (5)(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产生 (5)(三)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利弊分析 (6)五、双重计量模式 (6)(一)双重计量模式的涵义 (6)(二)双重计量模式的产生及应用 (7)(三)双重计量模式的利弊分析 (7)六、结论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前言2006年刚修订的会计准则,相较于以往的准则、规定和实务,有着极大的不同。

就好比在《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所得税会计的方法变化以及相关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确认的不同;在进行债务重组时,债务人可以对经济事项确认收益并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实务面临革命性的变革,就像资产置换和收入的确认时,在非货币性交易中以公允价值实施计量。

此次新准则的实施,促使中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逐步趋于一致。

假如我们对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虽然在有些方面还存在一些微小的差别,大多数准则规定都是相类似的。

会计准则与国际逐步趋于一致的不仅是中国,现在美国、香港、俄罗斯和其他国家或地域的会计准则已经使用国际会计准则或有实质性的一致。

自我国从传统计量模式转变为双重计量模式以来,公允价值越发受到关注,会计准则的修订也从侧面阐明公允价值的受关注水平。

我国新公布的公允价值的计量准则将公允价值计入基本会计计量属性。

本文从会计计量属性的角度,探究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的优点和不足,论述我国现阶段采用的双重会计计量模式的优点和不足。

一、有关文献研究综述Robert C.Pozen在《Is It Fair to Blame Fair Value Accounting for the Financial Crisis》中对“金融危机的责任是否应该由公允价值承担?”做出了自己的回答,罗伯特认为我们不希望银行破产,银行破产将会导致短期抵押贷款相关证券的价格下降,同时我们也不想隐瞒银行投资者和延迟清理不良资产的损失。

为满足合法需求的银行家和投资者,监管官员应采取新的多维财务报告方法。

但我们可以开始实施明智的改革之前,我们必须先澄清一些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误解。

批评人士经常谴责要求写下不良资产公允价值,但实际上损害的更重要的概念是随着金融资产的出现而体现出其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

《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中窦家春提出,历史成本计量这种模式是近80年来时代选择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如实的反应了企业的经济活动,然而市场经济是动态的经济,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不可避免的暴露其相关性差的缺点。

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使得对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增加了不确定性,公允价值的优点也随之突显出来。

市价被公允价值反映,显示了当时的全球经济情况。

然而,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创新逐步演变成金融投机,单一的采用公允价值显然也不符合目前的经济形势。

所以之后的趋势只能是,包含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互相补充的双重的计量属性的模式。

在今后的财务会计中进行报告及确认,双重的计量模式融合了公允价值计量以及历史成本计量的优点,这样就在相当的程度上减少了单一的计量模式的许多缺点。

《会计选择问题探讨——面向公允价值的计量选择》一文中葛家澍对其有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公允价值存在特殊性,它决定了,假定某一项目的计量,若选定公允价值计量,这就必须依赖于活跃的市场,并且,公允价值的计量估计所产生的价格应来自于市场。

还有,对于公允价值的信息,必须注意其质量特征和特殊性质。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不单要在初始计量时确认,并且在对其进行后续计量和重计量时,其未实现的损失和利得由两次计量所形成的差异确认。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列报上公允价值变动的信息不应只在财务报表内予以确认,应在财务报表外进行展示。

目前双重计量模式的某些弊端已经由葛家澍、叶丰滢在《论财务报表的改进——着眼于正确处理双重计量模式的矛盾》中提出,文章通过对大量文献的研究梳理以及历史研究指出,财务会计是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而这个系统需要市场和经济两方面的变化从而不断地进行完善,企业组织规模和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引发财务报表的计量和列报的相关变化。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的活跃,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促使财务报表在原本采用历史计量的基础上必须同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虽然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引入给财务会计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然而公允价值进入财务报表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公司可以通过优化财务报表,对双重计量模式的矛盾做出正确的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