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整体设计新

课程整体设计新


课程解构图
教学内容
6个教学情境,12个教学项目 个教学情境,12个教学项目 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分析方法
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调试 单管音频放大电路的制作 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制作 集成运算放大器测试电路制作 低频功率放大器制作 正弦波形发生器的制作与测试
逻辑测试笔的制作 组合逻辑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触发器应用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时序逻辑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555应用电路的制作 应用电路的制作 数字电压表的制作与调试
“教、学、练、做” 四位一体教学法
在理论和实践技能讲授过程中, 在理论和实践技能讲授过程中, 坚持采用“ 坚持采用“教、学、练、做” 四位一体教学法,边讲边学, 四位一体教学法,边讲边学, 边学边练,边练边做, 边学边练,边练边做,讲、学、 做相互交叉,学做合一、 练、做相互交叉,学做合一、 理实一体, 理实一体,使学生具有坚实的 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 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
教学 方法
引导文教学法
• 在项目总结与评价阶段主要采取 抽查加压” 激励与鼓励” “抽查加压”、“激励与鼓励”的 教学方法,展示学生优秀作品,抓 教学方法,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住一切机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住一切机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 时表扬鼓励, 时表扬鼓励,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又激起了“比学赶帮” 兴趣,又激起了“比学赶帮”的学 习热潮; 随机抽查评价考核, 习热潮; 随机抽查评价考核,通过 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 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消除学生 的惰性与侥幸心理, 的惰性与侥幸心理,促使每个学生 都能全身心地参与项目, 都能全身心地参与项目,学生通过 全身心的参与项目, 全身心的参与项目,收到意想不到 的惊喜, 的惊喜,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 习热情。 习热情。
行业企业调研、岗位分析 行业企业调研、 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
适用专业: 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课程简介
属于专业一般学习领域课程,以 属于专业一般学习领域课程 以“理论与实践一 体化”为指导思想, 体化”为指导思想,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 过程为依据, 模拟电子技术” 过程为依据,将“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 子技术”两门课程知识进行解构、整合, 子技术”两门课程知识进行解构、整合,于 2008年开发出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项目化课程 年开发出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项目化课程 是一门工学结合的职业基础课. ,是一门工学结合的职业基础课 学习的是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学习的是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训练 的是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 的是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能力,基本电子 线路的分析与设计能力, 线路的分析与设计能力,培养的是行业操作规 基本职业素养。 范、基本职业素养。 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连接 基础理论课和专业技术课、 基础理论课和专业技术课、专项实训课的桥梁 作用, 作用,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 作用。 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各种现代 化教育技术手段, 化教育技术手段,充分激发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结合 项目化教学特点, 项目化教学特点, 建立了一 体化教室 ,使理论教学与实 践教学达到完美的融合; 践教学达到完美的融合;引 入计算机仿真软件、 入计算机仿真软件、开发了 虚拟仿真项目 ,提高了教学 效率,降低了教学成本等。 效率,降低了教学成本等。
课程设计
原 有 教 学 体 系 下 的 基 本 内 容
逻辑代数 组合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 逻辑测试笔的制作 组合逻辑电路的制作与调试 时序逻辑电路制作与调试 放大电路 振荡电路 音频功放的制作与调试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制作 直流稳压电源 直流稳压电源制作与调试
按 工 作 任 务 分 解 的 教 学 情 境
“抽查加压”、“激励与 抽查加压” 鼓励” 鼓励” 的教学方法
在任务实施阶段使用引导文教学法, 在任务实施阶段使用引导文教学法,让 学生根据《项目学习任务书》的要求, 学生根据《项目学习任务书》的要求, 引导学生独立工作。 引导学生独立工作。
3.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
改革前
教学方法与手段
改革后
技能目标
通过具体项目训练,使学生具备常用电子仪器、 通过具体项目训练,使学生具备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能 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的资料查阅、识别与选取能力; 力;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的资料查阅、识别与选取能力;基 本电子线路的分析、测试和设计的能力, 本电子线路的分析、测试和设计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电子领域 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教 学手段,即黑板、 学手段,即黑板、实验设 备、实训工具与实训操作 台。通过前期教学运行情 况与教学效果分析, 况与教学效果分析,传统 教学手段虽然能培养学生 的细心、 的细心、认真的工作作风 ,但不能与电子技术的发 展方向接轨, 展方向接轨,另外传统教 学效率较低。 学效率较低。
教学评价方式
A
校内专家评价
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测评
教学评价方式
形成性课程考核方法
采用全面、 采用全面、可控的形成性课程考核方法 ,形成性考核方 法重点考核以下几个方面: 法重点考核以下几个方面: 阶段学习效果评价(考勤、课堂表现、小测验等) 阶段学习效果评价(考勤、课堂表现、小测验等) 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独立完成项目任务) 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独立完成项目任务) 表述能力评价(课堂发言、讨论) 表述能力评价(课堂发言、讨论) 团队合作及协作学习能力评价(项目合作) 团队合作及协作学习能力评价(项目合作) 综合能力评价(操作考试) 综合能力评价(操作考试) 最终成绩由阶段性考核( 最终成绩由阶段性考核(60%)+综合应用能力考核 ) 综合应用能力考核 职业素养( (30%)+职业素养(10%)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 职业素养 )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同时,恰当的在各个考核环节中融入标准 规范、 恰当的在各个考核环节中融入标准、 同时 恰当的在各个考核环节中融入标准、规范、协 作及质量体系的内容。 作及质量体系的内容。
《模拟电子技术及 应用》 应用》、《数字电 子技术及应用》 子技术及应用》( 作为辅助教材) 作为辅助教材)
4、课程衔接 、
前导课程
高等数学 电路分析基础 电子线路制图 与制版
课程简介
后续课程
电子工艺与检测 典型电子产品检测 与维修 毕业设计等
电子技术类专业核心工种无线电装接工、 电子技术类专业核心工种无线电装接工、 无线电调试工证书对应的核心课程。 、无线电调试工证书对应的核心课程。
课程设计
2、课程设计思路
将课程的全部项目 内容化为学习情境 以培养学生电子技术应用能力 为设计依据确定项目任务
以基于 工作过程 的学习情境和 项目驱动的教 学模式作为课 程设计的基本 思路
使项目任务具有综合性、 使项目任务具有综合性、 实验性、可扩展性等, 实验性、可扩展性等,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发挥 空间
2、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项目导向、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法
在任务引出阶段,我们以项目导向、 在任务引出阶段,我们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 的教学形式展开,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的教学形式展开,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充分发挥 学生的自主创新性,结合实际,学生根据提出的 学生的自主创新性,结合实际, 任务进行讨论分析、查找资料, 任务进行讨论分析、查找资料,完成方案的设计 最后交由教师对所有方案进行评定, 最后交由教师对所有方案进行评定,确定最佳方 案并引出所需理论知识范畴。 案并引出所需理论知识范畴。
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按照“做中学,学中做,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按照“做中学,学中做, 递进交互式”的教学理念,设计学习项目, 递进交互式”的教学理念,设计学习项目,在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学习中,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学习中,强化对学生职业 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 素养。 素养。
专业培养方向
专业学习领域
专业一般学习领域 : 电路分析、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 与项目训练、 与项目训练、CPLD 技术、电子线路制图 与制版、C语言、微 电子技术 专业核心学习领域: 专业核心学习领域: 微控制器技术与应用 、电子工艺与检验、 典型电子产品整机检 测与检修
电子产品工艺设 计与实施方向 电子产品维修与 技术支持方向 电子产品开发与 设计方向
学生作品展示
四路竞赛抢答器
显示译码电路
三位数字测频仪
教学方法与手段 1.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高职学生生源面广,层次参差不齐; 高职学生生源面广,层次参差不齐;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实践操作技能相对 较差; 较差; 习惯传统教学模式。 习惯传统教学模式。 初次接触教改课程,会使部分学生难以接受, 初次接触教改课程,会使部分学生难以接受, 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 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法设计时应注意知识 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逐层递进, 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逐层递进,逐 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职业素养
在项目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在项目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使学 生逐步树立起严谨的学习态度、 生逐步树立起严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较高的职 业道德。 业道德。
课程简介
3、教材使用 、
电子技术与项目训练
由课程组教师编写 的《电子技术与项 目训练》 目训练》(一)( 二)该指导书同时 也是电子专业 2009级《电子技 级 术与项目训练》 术与项目训练》课 程所用教材。 程所用教材。
所谓“递进”是指教学项目难度逐渐加大;所谓“交互” 所谓“递进”是指教学项目难度逐渐加大;所谓“交互”是指教学项目中基础内 容重复出现,重点内容多次覆盖。学生在“ 一体化教学中完成“ 容重复出现,重点内容多次覆盖。学生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中完成“递 进交互”式的教学项目,逐渐培养学生的基本工作技能与职业素质, 进交互”式的教学项目,逐渐培养学生的基本工作技能与职业素质,从而形成知 识与技能逐渐加强的“递进交互式”的课程设计理念。 递进交互式” 识与技能逐渐加强的“递进交互式”的课程设计理念。“递进交互式” 教学理念 集中体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 做一体化;学生的能力由低到高、 集中体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学生的能力由低到高、知识从 基础到深入、素质由一般到综合的渐进过程。 基础到深入、素质由一般到综合的渐进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