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2节染色体变异(第二课时)使用时间2014年5月28日班级组别姓名自评教师评价课标要求:掌握多倍体育种的过程和单倍体育种的过程。
学习目标: 1.掌握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
2.掌握多倍体育种的过程。
3.理解单倍体的概念。
4.掌握单倍体育种的过程。
5.提高染色体变异的解题能力。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本课时主要讲解多倍体育种的过程和单倍体育种的过程。
2、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自主进行知识归纳、梳理,掌握基础知识,将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写在“我的疑问”处,在课上集体探究。
3、完成预习自测题。
4、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自主预习归纳】一、二倍体和多倍体二倍体:由_______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
如:三倍体:由_______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
如:四倍体:由_______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
如:多倍体:一般是体细胞中含有或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二、与二倍体相比多倍体的优点:茎秆,叶片、果实和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的含量____________。
三、多倍体育种:①方法: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②原理:当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四、单倍体:①像蜜蜂的雄蜂这样,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个体,叫做单倍体。
②单倍体的植株特点是:与正常植株相比,植株长的________,且______。
获得单倍体通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用到的生物技术③单倍体育种的过程:育种工作者常常采用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过人工诱导使,这种方法获得的植株不仅能够,而且。
单倍体育种的优点:。
五、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1)实验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 ,以致影响 ,于是,植物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目的要求: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用具:(4)实验步骤:诱导培养洋葱根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自测题】1.下列哪种植株可确定为单倍体 ( ) A.高度不孕的植株 B.无性繁殖生成的植株C.花粉离体培养长成的植株 D.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过的植株2.下列有关单倍体和多倍体成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染色单体已经分离,但细胞分裂受阻 B.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C.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 D.花粉离体培养的结果我的疑问: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课内探究探究一:二倍体和多倍体1、二倍体和多倍体根据什么命名的?2、多倍体有何特点?3、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有哪些?4、多倍体育种----无籽西瓜的形成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1、二倍体提供花粉的作用是什么?2、无籽西瓜形成的原因是什么?3、三倍体种子在哪个植株上收获?规律小结:二倍体和多倍体与染色体组数有关,但必须是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
探究二:单倍体1.单倍体的概念是什么?单倍体植物有哪些特点?2.人工获得单倍体的方法是什么?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什么?3.展示单倍体育种的过程: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T)小麦和矮杆(d)易染锈病(t)小麦做亲本,利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培育能稳定遗传的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
单倍体育种(1)方法:。
12(2)原理: 。
(3)过程:用花药(花粉)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 ,然后经过人工诱导使 加倍,重新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产生能够正常生殖和发育的纯合子。
(4)优点: 。
探究三: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比较:1.单倍体与二倍体、多倍体的区别。
二倍体和多倍体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与染色体组数有关。
单倍体通常是由配子(精子或卵子)直接发育过来的。
所含染色体组数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2个、3个、4个..........,所以只要是由配子直接 发育而来的个体,不管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
思考:含有1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吗?单倍体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吗?思考: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各有什么优缺点?归纳总结:1、多倍体育种实例: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1)关于两次传粉:第一次传粉:杂交,得到三倍体的种子,第二次传粉是为了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
(2)为何不以二倍体西瓜作母本?如果以二倍体西瓜作母本,四倍体西瓜做父本,也能得到三倍体种子,但这种三倍体种子结的西瓜,因珠被发育成厚硬的种皮,因此达不到无籽的目的。
(3)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的西瓜幼苗,使之称为四倍体西瓜,秋水仙素应该处理幼苗或萌发的种子。
因为萌发的种子或者幼苗细胞分裂旺盛,秋水仙素处理后可达到使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加倍的目的。
(4)秋水仙素处理后,处理过的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茎、叶、花的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未处理的根部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仍含两个染色体组。
(5)四倍体母本植株上面结四倍体西瓜(果皮、种皮含四个染色体组),四倍体西瓜内结的种子为三倍体。
【课堂强化训练】1.已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
有关普通小麦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21条染色体B .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7条染色体C .它的体细胞含3个染色体组D .离体培养它的花粉,产生的植株表现高度不育 2.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由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C.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D.人工诱导多倍体唯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3.用纯种的高秆(D )抗锈病(T )小麦和矮杆(d )易染锈病(t )小麦,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步骤如下:(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A B C DP :DDTT ddtt →F 1:DdTt →dT 花粉→dT 幼苗→ddTT 植株 (1) 过程A 叫做__________;B 过程是____________;C 过程 dT 幼苗可称做 ; (2) D 过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____________。
(3) C 和D 构成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用这种方法培育新品种只需 年。
(4) 从F1开始,还可以采用杂交育种方法来培育基因型为ddTT 的矮秆抗锈病小麦,理论上F2中基因型为ddTT 的个体占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1.某物种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有8种形态,则该物种有几个染色体组(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2.大麦的一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在四倍体大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的染色体数目是A.7条B. 14条C. 28条D. 56条3.基因型为AABBCC 的豌豆与aabbcc 的豌豆杂交产生的F 1,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后得到的植株是: A .二倍体 B .三倍体 C .四倍体 D .六倍体4.用花药离体培养出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个四分体,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是:A .二倍体B .三倍体C .四倍体D .六倍体5.母马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为64条;公驴体细胞中也有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为62条。
则母马与公驴杂交后代骡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组数和染色体数目分别是A .两个染色体组、63条染色体B .四个染色体组、63条染色体C .两个染色体组、64条染色体D .四个染色体组、64条染色体6.某生物的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12条,是三倍体,下图表示正常体细胞的是:7.将基因型为AaBb (独立遗传)的玉米的一粒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处理后植株的基因型为:A .Ab 和ab 或Ab 和aB B .AABB 和aabb 或AAbb 和aaBBC .AB 、ab 、Ab 、AbD .AABB 或aabb 或AABb 或aaBb8.用纯种的高杆(D)抗锈病(T)小麦与矮杆(d)易染锈病(t)小麦培育矮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高秆抗病×矮秆易染病—1→F 1—2→雄配子—3→幼苗—4→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下列有关此种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这种育种方法叫杂交育种 B .过程④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C .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缩短育种年限D .过程③必须经过受精作用【课堂强化训练】3.(1)杂交;减数分裂;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2)秋水仙素(3)单倍体育种;2 (4)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