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商河实验中学初中化学测评卷徐第Ⅰ卷为选择题,满分 20 分。
第Ⅱ卷为填空题和实验、计算题,满分 40 分。
本试卷共 16 道题,满分 60 分,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一、选择题1.下列富含糖类的食品是()①玉米②大米③豆油④鱼A .①③B.①④C.②④D.①②2、下列符号既能表示某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DA. SO2 B . O2C.N D.Cu3、下表中表示氢原子,表示碳原子,表示氧原子。
请推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①②③④分子模型示意图A .物质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物质④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分子模型示意图一定相同D.四种物质的物质类别包括单质、氧化物、有机物4、我国有辽阔的海岸线,有充足的海水资源。
人们常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得粗盐。
在此过程中 BA.溶剂的质量不变 B .氯化钠的质量不变C.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 D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小5、下列离子能在 PH = 12 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SO42-、 NO3-、K +、H +B 、Na+、 Cl -、 OH-、 Al 3+C、Cl -、 NO3-、 K +、 Na+D、 Ag +、 Cl -、 CO32-、K +6、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a g 氯酸钾与 b g 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得到 c g 氧气,残留固体质量为 d g,则 d = a –cB 、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 硝酸钾固体,升温,硝酸钾固体质量增加C、将 100mL 酒精与 100mL 水混合,能形成200mL 溶液D 、向 1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 NaCl 溶液中加入10mL蒸馏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g7、英国伦敦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一种“智能玻璃”,能使屋内冬暖夏凉。
秘密在于其表面有二氧化钒(VO 2)和钨( W )组成的超薄层物质。
VO 2中钒元素的化合价为A .+4 B. +3 C. +2 D. 08、硼烷的结构像鸟巢,故称为巢式硼烷。
五硼烷(B5H9)为传统火箭燃料,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小。
下图是三种巢式硼烷的分子模型,其说法正确的是氢原子硼原子五硼烷(B5 H9)六硼烷( B 6H 10)M(部分氢原子未标出)A .图中 M 的名称为九硼烷B .五硼烷中 B 、H 元素质量比为 5∶ 9C.六硼烷由 6 个硼原子和10 个氢原子构成D.硼烷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清洁能源9.下列物质制备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方案是1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40℃时 Z 的溶解度最大B.温度由60℃降至 40℃时, Y 析出的晶体最多C. 40℃时, Z 和 Y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D. 60℃时, 100g 水中,加入50gX 得到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3.3%第Ⅱ卷非选择题( 40 分)二填空题11、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查阅资料】我国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感官指标化学指标细菌学指标pH 6.5 ~ 8.5;总硬度 <250 mg/L水质无色无味且澄清透明细菌总数 <100 个 /mL 等(以碳酸钙计);铜 < 1.0 mg/L 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填序号)。
A .沉淀B.过滤C.煮沸D.蒸馏E.吸附(2)自来水厂常用的消毒剂有二氧化氯(ClO2)、漂白粉、“84 消毒液”等。
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 2C12+2Ca(OH) 2=CaCl 2+Ca(ClO) 2 +2H 2O。
将氯气通入烧碱溶液中可制取“ 84 消毒液”,其反应原理与制取漂白粉相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请你运用上述资料及所学的化学知识为社区居民提供饮水安全常识。
测定水样的酸碱度可选用;符合感官和化学指标的水还不一定是安全的饮用水,理由是;经测定 1 L 某水样中含钙元素0.12 g,则该水样(填“符合”或“不符合”)我国饮用水标准中的总硬度。
12、据都市晨报报道,2009 年 1 月 13 日一天徐州市就发生火灾19 起。
干粉灭火器是常用的灭火器之一,它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白色干粉来灭火。
这种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 3),它受热后生成纯碱、水和二氧化碳。
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氢钠的性质。
(2)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点燃的镁条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一种金属氧化物和一种非金属单质,因此金属镁着火时不能用干粉灭火剂灭火,请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专家提醒从火灾中逃生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其主要作用。
三、实验及计算13、实验室提供了以下仪器,请你随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来参加实验探究活动:①②③④④⑤双孔双孔塞单孔塞玻璃片⑥⑦⑧⑨⑩( 1)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你认为除需要用到上面的⑥⑦⑩仪器外,还需上面的仪器有(填序号)。
上述所有仪器选择的依据是(填字母)。
....A. 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B. 属于固液型加热的反应C. 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D.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2)甲同学设计了图(一)装置制取 CO2,实验前对该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打开图㈠装置中的活塞,发现分液漏斗中的水没有流下,于是得出“气密性好”的结论。
你认为甲同学的检验方法是否可行?(填“是”或“否” )。
乙同学也设计了一种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请你帮助完成:关闭活塞,在集气瓶中加水浸没导管末端,,若集气瓶中导管水柱上升一段时间不下降,则气密性好。
学科网(3)若要得到干燥的 CO2,图(一)还需要一个干燥装置,干燥剂为浓硫酸。
图(二)画出了该干燥装置的一部分,请你补充画出其它部分,并用箭头标明气体进出方向。
1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长期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他们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含量,将足量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入到12.5g 水垢中,产生CO2气体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 1)从图中可以看出,12.5g水垢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是g。
(2)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假设水垢中除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外,不含有其它杂质,溶解12.5 g 水垢,至少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的质量是(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
16( 6 分)黄铜 (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晓军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样品组成,分四次取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1 2 3 4样品质量 /g 25.0 25.0 25.0 30.0稀硫酸质量 /g 80 100 120 100产生气体质量 /g 0.4 0.5 0.5 0.5计算:(1)黄铜样品( 25.0g)中锌的质量(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商河实验中学化学测评卷答案(九年级上)第Ⅰ卷选择题(共20 分)一选择题(每题 5 分)1、 C(根据新课标标准:本章课时量为7 课时)出题章节:本题选自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八章:出题意图:溶液酸碱性及离子共存问题、复分解反应。
误区警示: pH=12 则溶液显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H +,故 A 不对。
正解说明: B 中 OH -、Al 3+不能大量共存,会形成 Al (OH )3 沉淀; D 中 Ag +、Cl -不能共存,会形成 AgCl 沉淀; C 中离子可以大量存在与碱性溶液中,所以 C 正确。
拓展反思: 1)酸、碱、盐的定义及通性;2)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3)溶液的酸碱性及表示方法2、 D出题章节:本题为综合题,选自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 6 课时)章、第四章(7 课时)及下册第七章( 6 课时)、第八章( 7 课时)出题意图:质量守恒、溶解度、分子、质量分数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MnO 2误区警示:氯酸钾制氧气 2KClO 3 不参与反应2KCl+3O 2↑过程中二氧化锰为催化剂,但是也不可以忽略,残留固体中还包含二氧化锰,同时根据质量守恒也可知反应前中质量(a+b)g,反应后总质量( c+d)g,所以 d=a+b-c ,故 A 错误;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再加入溶质(硝酸钾)固体则固体不溶解,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可以溶解更多的溶质,溶质固体会慢慢溶解,质量变小,故 B 错。
正解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100mL 酒精和 10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 ,故 C 错误;向溶液中加溶剂,溶质质量不变,故 D 正确。
拓展反思: 1)质量守恒、溶解度、分子、质量分数等基本概念;2)氧气制备; 3)催化剂。
3、 D(根据新课标标准:本章课时量为 5 课时)出题章节:本题选自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十章出题意图:生活与化学的关系,日常膳食与化学误区警示:豆油主要为脂肪正解说明:玉米、大米主要成分都是糖类,鱼主要为蛋白质,故 D 正确。
拓展反思:膳食与化学4、 D(根据新课标标准:本章课时量为 6 课时)出题章节:本题选自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出题意图:元素符号及表示意义误区警示: N 表示氮元素、一个单原子但是不能表示氮气(N2),故 C错误。
正解说明: A 为化合物,不能表示某种元素及某种原子,O2表示氧分子,但不能表示氧元素及一个氧原子,Cu 既可以表示铜元素、一个铜原子亦可表示铜这种物质。
拓展反思: 1)分子、原子、元素之间的联系区别;2)化学符号及其表示意义;3)物质的元素组成及正确描述。
5、 B(根据新课标标准:本章课时量为 6 课时)出题章节:本题选自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七章出题意图:溶液组成的表示——质量分数误区警示:蒸发过程中蒸掉的为水(溶剂),溶质的量不变,质量分数增大。
正解说明:海水蒸发过程中溶剂质量变小,溶质(氯化钠)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小,质量分数增大,所以 B 正确。
拓展反思: 1)质量分数计算基本公式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的应用; 2)引申——浓缩和稀释; 3)溶解度与质量分数;6、 D(根据新课标标准:本章课时量为 5 课时)出题章节:本题选自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九章出题意图:分子模型、有机物基本特征误区警示:①中无氧元素,故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A 不对;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是没有单位的,故 B 不对。
正解说明: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分子结构不一定相同(同分异构体),如③④;四种物质包含单质(①)、氧化物(②)、有机物(③④),所以 D 正确。
拓展反思: 1)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2)元素质量分数;3)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有机物基本概念和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