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45分)1.对于反应253AX (g)+X (g)AX (g)在容积为10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起始时3AX 和2X 均为0.20mol 。
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c 条件下,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4-1-13v AX =2.010mol L min ⋅⨯⋅ B. 实验a 条件下,用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为100C. 该反应的H>0D. 比较实验a 、c 可判断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答案】C【解析】【详解】A. 实验c 条件下,实验中60min 到达平衡,恒温恒容下,利用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计算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再利用差量法代入公式计算得(0.2+0.2)mol ×140Pa 175Pa=0.32mol ,0.4mol -0.32mol=0.08mol ,所以()-4-1-130.08mol v AX ==2.010mol L min 10L 40min⨯⋅⨯⋅,A 项正确; B.恒温恒容下,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实验a 中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2+0.2)mol×120Pa160Pa=0.3mol,这说明平衡时消耗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和生成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均是0.4mol-0.3mol=0.1mol,剩余反应物均是0.2mol-0.1mol=0.1mol,容器容积为10L,则平衡常数K=()()()532c AXc AX c X⋅=0.010.0110.0⋅=100,B项正确;C. 根据c和a的反应判断,c起始压强较大,而投料量和容器的体积都没有变化,所以由公式PV=nRT来推断,是温度引起的,即c中温度高于a中温度,根据A和B可知c中反应物转化率低,说明升高温度,反应逆向进行,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项错误;D.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中温度高,反应首先达到平衡状态,所以比较实验a、c可判断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D项正确;答案选C。
【点睛】此题核心在于实验c图像的理解,对于恒容,且投料相同的反应来说,初始压强增大,可以用PV=nRT来进行解释。
2.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g)+2B(g)⇌3C(g)+D(s)△H<0,如图中曲线b代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进程。
若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增大A的浓度②缩小容器的容积③增大B的浓度④升高温度⑤加入合适的催化剂A. ①B. ②④C. ②⑤D. ②③【答案】C【解析】【详解】该反应为等体积的可逆反应,且正反应方向为放热方向,由图可知,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反应速率加快,但A的转化率不变,平衡不移动,改变的条件可能为缩小容器的容积(增大压强)、加入合适的催化剂,①③④均使平衡发生移动;答案为C。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改变条件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反应速率加快,但A的转化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 合成氨控制在500℃左右的温度B. 合成氨工业中不断从反应混合物中液化分离出氨气C. 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Cl2D. 氨水中加酸,NH4+的浓度增大【答案】A【解析】【分析】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则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这就是勒夏特列原理。
【详解】A.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采用500℃的温度,不利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主要是考虑催化剂的活性和反应速率,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正确;B. 合成氨工业中不断从反应混合物中液化分离出氨气,分离出生成物,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故B错误;C.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是化学平衡,饱和食盐水中氯离子浓度大,平衡逆向进行,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错误;D.一水合氨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和铵根离子,氨水中加酸,与氢氧根离子反应,促进平衡正向移动,NH4+的浓度增大,故D错误;答案选A。
4.反应mX(g)nY(g)+pZ(g) ΔH,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体系中物质Y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的ΔH>0B. m<n+pC. B、C两点化学平衡常数:K B>K CD. A、C两点的反应速率v(A)<v(C)【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图象可知:在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达到平衡时Y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H >0,A正确;B.根据图象可知,在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Y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方向,所以m<n+p,B正确;C.B的反应温度是300℃,C点的温度是500℃,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所以B、C两点化学平衡常数:K B<K C,C错误;D.A、C两点温度相同,而压强C<A,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所以A、C两点的反应速率v(A)<v(C),D正确;答案选C。
5.对于Zn(s)+H2SO4(aq)===ZnSO4(aq)+H2(g) ΔH<0的化学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用上图表示B. ΔH的值与反应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有关C.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锌为负极D. 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 g锌溶解时,正极放出气体一定为11.2 L【答案】D【解析】【分析】对于Zn(s)+H2SO4(aq)=ZnSO4(aq)+H2(g) △H<0,反应为放热反应,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当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时,Zn为负极,被氧化,正极上H+获得电子,析出氢气,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反应为放热反应,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图示正确,选项A正确;B.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与物质的物质的量呈正比,选项B正确;C.反应中Zn被氧化生成ZnSO4,当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时,Zn为负极,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选项C正确;D.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g锌溶解时,n(Zn)=32.5g÷65g/mol=0.5mol,n(e-)=2 n(Zn)=2×0.5mol=1mol,根据在同一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在正极放出气体的物质的量是n(H2)= 0.5mol,在标况下体积为V(H2)= 0.5mol×22.4L/mol= 11.2L,但由于未指明气体所处的环境,所以不能确定气体的体积,选项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能量的变化,注意反应热以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选项D气体体积未指明为标准状况,则其体积不一定为11.2L是易错点,注意学习中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6.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小B. 点c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C. 点d (t1时刻) 和点 e (t2时刻) 处n(N2)相同D. 在t2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答案】C【解析】【分析】在N2(g)+3H2(g) 2NH3(g)反应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少,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当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曲线为水平直线,以此判断题中各项。
【详解】A.在ab段可逆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在减小,正反应速率在降低,故A 错误;B .c 点反应物和生成物物质的量仍在变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B 错误;C .d 点和e 点都处于平衡状态,n (N 2)不变,d 点和e 点n (N 2)相等,故C 正确;D .在t 2时刻,n(NH 3)不变,e 点处于平衡状态,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故D 错误; 答案选C 。
7.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增大的是A. 加热B. 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C. 滴加少量CuSO 4溶液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答案】B【解析】【详解】A 、加热,反应体系的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A 不选;B 、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铁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而不生成氢气,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增大,故B 选;C 、滴加少量CuSO 4溶液,铁置换出Cu ,构成Fe 、Cu 原电池,从而加快了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故C 不选;D 、改用铁粉,增大了铁与硫酸反应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故D 不选;故选B 。
8.温度不变恒容的容器中H 2、I 2各1mol·L -1进行反应H 2+ I 22HI ,若某段时间内H 2浓度由0.4mol·L -1降到0.24mol·L -1所需的反应时间为8s ,则反应起始时H 2浓度由1mol·L -1降到0.4mol·L -1需的时间为A. 小于30sB. 等于30sC. 大于30sD. 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 【详解】A.H 2的浓度由0.4mol/L 降到0.24mol/L ,降低了0.16mol/L ,需要的时间是8s 。
反应起始时H 2的浓度由1mol/L 降到0.4mol/L ,降低了0.6mol/L 。
如果速率不变的话,需要的时间是30秒,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所以速率会逐渐减慢。
所以H 2的浓度由1mol/L 降到0.4mol/L ,需要的时间小于30s 。
故选A。
9.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2NO2(g) ⇌2NO(g) + O2(g),下列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标志的有: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NO2、NO、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的状态;④密闭容器中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⑥密闭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A. ①④⑤B. ③④⑤C. ④⑤D. ④⑤⑥【答案】C【解析】【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