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脏神经系统PPT讲稿

内脏神经系统PPT讲稿

(3)下泌涎核 → 舌咽神经 → 耳神经节 →腮腺
(4)迷走神经背核 → 迷走神经 → 神经节 → 颈 胸脏器、腹腔的肝、胰、脾、肾、胃、结肠左曲以 上的肠管
动眼神经 面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盆内脏神经
3.骶部副交感神经来源、行程、分布
骶2~4副交感核
盆内脏神经
盆丛
结肠左曲以下肠 管和盆腔脏器
神经节
低级中枢
(T1 — L3)
节前神经元 节前纤维
节后神经元 节后纤维
效应器 皮肤、血管、立毛肌
(1)椎旁节
位于脊柱两旁 每侧19~24个。 颈部3个 胸部10~12个 腰部4个 骶部2~3个 尾部:奇神经节
交感干
(2)交感干 脊柱两侧,由椎旁节和节间支构成。
上至颅底,下至尾骨。 (3)椎前节
节前纤维
椎 旁 节
节前纤维的三种去向:
脊髓侧角
白交通支 椎旁节
脊髓前根 椎前节
节后纤维的三种去向:














动脉丛再分支到 脏器
3.交感神经的分布
(1)颈部交感神经
颈上神经节:位第2-3颈椎横突前方,最大。
颈中神经节:最小,有无不恒定。位于第6颈椎 横突水平,紧靠甲状腺下动脉。
颈下神经节:常和第一胸神经节合称星状神经 节,位于第一肋椎关节前方。节的前下方与胸 膜顶毗邻。故做颈下神经节封闭手术时,要注 意其周围的重要结构,特别是防止刺破胸膜顶 而发生气胸。
节后纤维分布 颈上神经节
1)经灰交 通支连至 1-8对颈神 经,并随 其分布至 头颈上肢 的血管、 汗腺、竖 毛肌。
脊髓骶部: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
神经节:器官旁节、器官内节
(2)周围部 节前纤维
节后纤维
脑神经、 盆内脏神经
器官
2.脑干副交感神经来源、行程、分布
(1)动眼神经副核 → 动眼神经 → 睫状神经节 → 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2)上泌涎核 → 面神经 → 翼腭神经节、下颌下 神经节 → 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内脏神经系统课件
主要内容
一、概述 二、内脏运动神经 三、内脏感觉神经 四、某些内脏反射及其病变特征
一、概述:
①内脏神经系统是指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 和腺体的神经系,它是整个神经系统的一个组 成部分。
②内脏神经系含有感觉和运动两种纤维成分。 ③运动神经又称为“自主神经系” 、“植物神经
系”
内脏神经系 统
S2
S4
二、内脏运动神经
(一)交感神经 (二)副交感神经
(一)交感神经
1.低级中枢:脊髓T1~L3的中间外侧核(侧角)。
交感干 椎旁神经节 节间支
椎前神经节:腹腔节、肠系膜上节、
2.周围部
肠系膜下节、主动脉肾节
神经丛
交通支 白交通支
脊髓剖面图
(4)盆部交感神经:
4对骶交感神经节 1个尾交感神经节(奇神经节)。
盆部交感神经分支:
1)灰通支 → 骶神经和尾神经 → 下肢和 会阴部血管、汗腺、立毛肌。
2)骶神经节 →盆丛(下腹下丛) → 盆 腔脏器。
(三) 副交感神经
1.组成
(1)低级中枢
脑干副交感神经核:动 眼 神 经 副 核 , 上、下泌涎核, 迷走神经背核
交通支 颈 中 神 经 节
2)伴邻近 动脉行走, 形成动脉 颈下神经节
咽丛
动脉丛 心上、中、下神经
(2)胸部交感神经:
位于胸椎两侧,10~12对神经节。
胸交感神经的纤维分布:
1)灰交通支 → 12对胸神经 → 胸壁、腹壁的血管、 汗腺、竖毛肌。
2)上5对胸交感神经节 → 胸主动脉丛、食管丛、 肺丛、心丛 → 相应器官。
骶交感干
S2 S3
S4 盆内脏神经
盆丛
三、内脏感觉神经
1. 初级神经元:位于脑神经节、脊神经节内 2. 外周突起: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交感神经、
骶部副交感神经分布于内脏
3. 内脏感觉在中枢内传导:
内脏感觉神经元的中枢支一部分随舌咽神经、迷走 神经入延髓,止于孤束核。一部分随交感神经、盆内 脏神经(副交感神经)进入脊髓后角。
3)组成内脏大神经 4)组成内脏小神经
腹腔神经节
第6~9椎旁 节的节前纤 维 第10~11椎旁 节的节前纤维
主动脉肾节
(3)腰部交感神经:
4~5对神经节 位于腰椎体的前外侧、腰大肌内缘。
腰交感神经的纤维分布:
1)灰交通支 → 腰脊神经 → 腰部、腹壁的血管、汗 腺、竖毛肌。
2)腰内脏神经
消化管 盆腔脏器
位于脊柱前方,腹主动脉脏支的根 部。
有四个:腹腔神经节(最大) 主动脉肾神经节 肠系膜上神经节 肠系膜下神经节
交感干
灰交通支 白交通支
椎旁神经节
节间支
脊髓侧角
椎前神经节
(4)交通支:交感干与脊神经的联系。
白交通支:起自脊髓侧角细胞 节前纤维 只存在于T1~L3共15对脊神经
灰交通支:起自交感神经节 节后纤维 脊神经中均有
(2)脊髓的急性横断性病变,横断以下脊髓所支配 的区域,在脊髓休克阶段可出现暂时的立毛反射消失, 休克后可有立毛反射亢进现象。这是由于脊髓内交感 神经中枢失去高级中枢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释放现象。
(3)由于一个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可与不同 的交感神经节的许多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因此, 在正常时局部的刺激可引起同侧广泛的多段的立 毛反应。
交感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周 围
(自主神经、植物神经)
副交感神经
脏部
脊神经节
神 经
内脏感觉神经 脑神经节

脊髓:交感和副交感低级中枢

中 枢
脑干:孤束核,副交感核,心血管、呼吸中枢
部 间脑:情绪、体温、摄食、水平衡、生物节律调节中枢
大脑:边缘叶、新皮质内脏功能调节中枢

感 神
L3



副 交 感 神 经 系 统

• 立毛反射为躯体内脏反射。 • 反射弧:皮肤受寒冷刺激 → 脊神经、脊神经节 → 脊
髓 → 脊髓中间神经元 → 同侧脊髓侧角 → 节前纤维 经前根入脊神经 → 白交通支 → 交感干神经节→ 节 后纤维经灰交通支 → 脊神经 → 立毛肌
• 病变:
(1)当脊髓侧角、前根、交感神经节或节后纤维有 破坏性病变时,由于反射弧中断,病变所支配的区域 立毛反射消失。
孤束核或脊髓后角
丘脑 侧角的交感神经元和 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
大脑皮质
内脏感觉
内脏-内脏反射和内脏-躯体反射
脊髓后角
侧角的交 感神经元
前角的运 动神经元
内脏-内脏反射
内脏-躯体反射
四、内脏反射及其病变症状
(一)立毛反射 (二)皮肤血管反射 (三)膀胱反射及其异常 (四)直肠反射及其异常
(一)立毛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