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秀珍菇栽培技术

秀珍菇栽培技术

秀珍菇栽培技术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在分类学秀珍菇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

名称来源于台湾,它不同于普通的凤尾菇是因为其较小,柄有5~6厘米,盖直径<3厘米,秀珍菇其实是一个商业味比较浓厚的凤尾菇名称。

生长环境基本环境秀珍菇生长发育需要碳素、氮素和各种矿物质养分等。

它是腐生性菌类,同其它真菌一样,不含叶绿素,不能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而完全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质营生活。

在它的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碳素、氮素、矿物质及生长素等,均从栽培料内获得。

温度菌丝生长的湿度范围为10-35℃,最适宜生升温谟25-27℃。

温度低于10℃,菌丝基本停止生长;低于20℃,菌丝生长缓慢。

温度高于30℃,菌丝生长、稀疏,色泽变黄,易于老化;温度高于37℃,菌丝停止生长。

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较广,在10-32℃条件下都能出菇,这是与其它平菇不同的地方。

原基形成和菇蕾生长最适宜温度是15-20℃,温度低于10℃,很少再产生原基。

低于15℃,子实体生长缓慢。

温度高于25℃,菇蕾生长快,成熟早,菌盖成熟时多呈漏斗状。

出菇阶段,如果有较大的昼夜温差刺激,原基容易产生。

水份与湿度菌丝体生长的基本要求含水量65%,从原基形成至了实体成熟,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时,原基产生少,菇朵易干萎。

相对湿度高于95%时,子实体易变软腐烂。

空气与光照菌丝体阶段,一需要特殊的通气条件,子实体阶段,则需要有良好的通气条件,如果空气中CO2浓度高于0.1%,极易形成菌盖小,菌柄长的畸形菇。

菌丝体阶段,不需要光照,子实体阶段,需要光照,散射光可诱导原基形成和分化。

没有光照,子实体不能产生。

子实体在200-2000勒克斯光照之间,生长正常,光线过暗,易形成畸形菇,过强,特别直射光子实体易干枯。

PH值凤尾菇喜欢在略偏酸性或中性环境中生活,培养料中最适宜的PH值为6.5~7。

菌种制备生产母种第一个阶段是生产母种,也就是从子实体中提纯复壮获得母种。

人工栽培食用菌成功的关键是菌种,只有优良的菌种才能达到优质高产,这是秀珍菇高产的第一个要素。

1、母种培养基的制作母种培养基的配置母种培养基的原料有: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水、琼脂粉。

以配置1000毫升得母种培养基为例,向您介绍一下。

将马铃薯去皮后,称重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粉20克、蛋白胨10克。

用量杯量取1000毫升的水倒入锅中,用刀将马铃薯切成片加入锅中,用文火煮沸,煮至用筷子轻轻一插,即可插入。

这时就可以用四层的纱布过滤煮好的马铃薯液,然后倒在量筒里。

看一下,如果不足1000毫升,就加水补足1000毫升,再倒入锅中煮。

最后加入称好的葡萄糖、琼脂粉、蛋白胨,为了防止锅底烧焦我们要加热边搅拌,煮至完全融化,母种培养基就配置好了。

(2)母种培养基的分装母种的培养基制作好之后,要分装到试管中。

这里用到的试管规格为18毫米×200毫米,把每七根试管用绳子扎成一捆。

分装培养基时,用漏斗下面接一个塑料管,再通过塑料管接装到试管内,分装量为试管高度的1/5左右。

分装完后,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住,防止其他杂菌侵蚀。

要注意:母种培养基的温度降到45℃以下时会凝固,所以分装过程要在母种培养基凝固前完成。

(3)母种培养基的灭菌用白纸包裹试管口,再用绳子将白纸扎紧。

将试管放入高压灭菌锅内高压灭菌。

盖上锅盖,压紧螺帽,在压力为0.5Mpa(兆帕)的条件下,持续灭菌30分钟。

灭菌完后,再让其在锅内自然冷却2小时,待压力为零时,就可以打开灭菌锅,将试管取出了。

(4)母种培养基斜面的制作在桌子上放置一根木棍,将灭菌后的试管放置在木棍上,让试管和桌面形成30度左右的角。

这样试管内的母种培养基就会形成斜面,扩大接种面积,斜面的长度约为试管长度的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二左右。

这样母种的培养基就制作好了。

2、制作母种母种接种母种的接种是在无菌工作室的无菌箱中进行的。

另外要选取品质优长势好的秀珍菇,用来提取菌丝。

首先要进行接种前的消毒工作,分别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和秀珍菇表面,进行消毒。

然后点燃酒精灯,把长柄小刀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二三秒钟。

做完这些消毒准备工作之后,就可以进行具体的接种了。

用小刀割开新鲜秀珍菇的菌柄,在菌柄与菌盖连接处,用小刀切割一小块秀珍菇组织,打开母种培养基试管棉塞。

为了避免杂菌感染,要将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用长柄钩针钩取切割好的秀珍菇组织,带到试管中,放在试管培养基斜面的中部,退出长柄钩针,将棉塞在火焰上消毒,塞住试管口。

母种的接种工作就完成了。

(2)母种培养然后将带有秀珍菇组织的试管放入温度为25摄氏度的恒温培养箱中,经过7天的培养。

待菌丝长满培养基的斜面再取出来,这就是秀珍菇的母种了。

秀珍菇的母种制作相对复杂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可自行提取。

一般的栽培户如果不具备分离制种条件,也可以直接从菌种生产单位引进。

但是我们在引进菌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的科研单位或者菌种生产单位。

选择菌种的标准是:菌种色泽纯正,纯白,有光泽,无老化变色现象。

这样的菌种才是优质的菌种。

生产原种有了母种,也就是一级种,下一步就是将母种扩繁到原种即二级种了。

也就是利用母种的菌丝体接入原种培养基中,扩大繁殖培养成原种。

原种培养基的制作原种培养基的配置原种培养基的原料为:棉籽壳84%,麸皮15%,石膏1%。

再加入60%的水进行搅拌,这样原种的培养基就制作好了。

原种培养基的分装:分装时选用规格750毫升的原种瓶,将搅拌好的培养基料,装入原种瓶中。

装的时候可以边装边摇,装满后再用硬棒砸实,让整瓶料上紧下松,砸实后培养基占原种瓶体积的85%左右。

用布将原种瓶内瓶口和外瓶壁擦净,然后塞上化纤棉塞。

化纤棉太紧缺氧,太松又会被污染,以塞好后,拿起棉花塞,瓶不掉最为合适。

而且化纤棉塞,由于是化纤产品,没有菌类能分解利用的有机营养成份,即使有点潮湿,棉塞也不会生长霉菌。

原种培养基的灭菌:原种瓶的灭菌工作要在高压蒸汽灭菌罐中进行。

首先向灭菌罐中加入25公斤的水,然后将原种瓶整齐的排放在灭菌罐内部的架子上,一般一次可摆放原种瓶500个左右,最后关上灭菌锅的阀门。

在压力为1.8MPa的条件下,持续灭菌2~2.5小时。

经灭菌后的原种瓶要在灭菌罐中自然冷却8小时,料温降至28℃以下,压力为0时,就可以打开阀门将原种瓶取出,进行下一步的接种工作了。

2、制作原种原种接种:原种的接种,也是在无菌箱中进行的。

和母种的接种一样,同样要用酒精棉球擦手,再点燃酒精灯,将接种针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

操作时一手持母种试管,然后拔下试管上的棉花塞,就可以进行具体的接种工作了。

用接种针从母种试管中,勾取1-1.5平方厘米左右的一小块菌种块,轻轻的放到原种瓶中。

然后将原种瓶棉花塞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后将瓶口塞住。

在操作过程中,为了避免杂菌感染,要始终将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

一般情况下,一只母种试管可以接原种6-8瓶左右。

这样原种的接种工作就完成了。

(2) 原种培养:接种好的原种瓶要放到原种养菌室中进行培养。

培养室内有一排排的支架,每排支架间隔40厘米左右,用于摆放原种瓶。

原种要在黑暗的环境下培养,所以应该用遮光布将门窗挡住。

培养室的温度要保持在25-30摄氏度之间,湿度70%左右。

这里要注意的是,原种的培养期间,比较容易感染。

为了避免感染我们一定要经常的进行检查,发现有发霉变质的原种瓶要及时清理。

经过大概35天的培养,菌丝就会长满原种瓶,这时原种的培养就结束了。

生产栽培种有了秀珍菇的原种还不够,我们在第三阶段还要把它扩大到栽培种。

栽培种就是利用原种的菌丝体,再扩大繁殖1次,它可直接投入生产。

栽培种需要在栽培袋里的培养基上培育出来。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栽培袋培养基的制作。

栽培袋培养基的制作栽培袋培养基的配制秀珍菇栽培袋培养基的配方有很多种,采用科学的配方是秀珍菇高产的第二个要素。

这里我们以一种最常见,最简单的为例:棉籽壳92%,麸皮5%,蔗糖、石膏粉、石灰各1%。

其中棉籽壳起主要营养作用;麸皮用来调节培养料的碳氮比,对提高产量有重要作用;蔗糖提供能量来源;石灰主要作用是防止杂菌的污染;石膏粉用来补充营养。

栽培种的制作要在拌料装袋一体机中进行。

拌料装袋一体机由:水箱、一级搅拌池、二级搅拌池、装袋机四部分组成。

运用机械的好处是,搅拌均匀,装袋松紧适度,优于人工操作。

将这些培养料加入拌料装袋一体机的一级拌料池中进行初步搅拌。

然后打开水箱的水管,开启拌料装置,进行搅拌即可。

大约搅拌15分钟后,用小铲取一点培养基,用手挤压,以有水渗出,却不滴下为宜。

此时的含水量为60%左右,就是最佳的含水量了。

接下来还要测试培养基的pH值。

将PH试纸放在培养基中,使试纸完全被湿透,对照试纸标准,以pH 值7-8为宜。

当这两方面都符合要求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输送带进入二级拌料池中进行再次拌料了。

二次搅拌20分钟后,就可以再次通过输送带传送到装袋机上进行装袋工作了。

栽培袋培养基的分装装袋机由灌入口、压紧口、撤袋口三部分组成。

首先在装袋机的灌入口套上规格为13*27厘米,厚度为0.04毫米的聚丙烯袋。

由灌入口灌入培养基、压紧口将料压实,然后人工将袋撤下,用手将袋口塞到培养料内部,将袋口堵住,最后反过来放在铁筐内就可以了。

用小车,将整筐的栽培袋培养基整齐的排放在旁边的灭菌室内。

排成一个长10米、宽5米、高2米左右的长方体,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灭菌工作了。

栽培袋培养基的灭菌这里教大家一个方法简单,效果也比较好的蒸汽灭菌方法。

排放整齐的栽培袋培养基,不用搬动,原地就可以进行灭菌工作。

首先将栽培袋培养基的四周用化纤袋盖上,防止铁筐将塑料布划破。

然后盖上两层聚丙烯塑料布,用沙袋将塑料布和地面接触的部位压实,防止蒸汽外漏影响灭菌效果。

接着把一端接有高温蒸汽罐的管道,塞进塑料布内,这样蒸汽就会通过管道对栽培袋培养基进行灭菌。

持续10小时后,栽培袋培养基的灭菌工作就结束了。

把沙袋挪开,将覆盖在栽培袋上的塑料布撤下。

为了避免烫伤,一定要带上手套。

灭菌完成后,栽培袋培养基自然冷却至室温,秀珍菇的栽培袋就做好了。

2、制作栽培种栽培接种。

下面我们介绍将原种接种到栽培袋基质中的过程:栽培种的接种是在接种室的无菌箱中进行。

做完接种前的消毒工作后,拔下原种瓶瓶塞,将原种瓶表面老化的菌丝去除,再用镊子向栽培袋内接入原种,以薄薄的覆盖栽培袋表面为宜。

然后套上颈圈,盖上盖口就可以了。

每瓶原种可接栽培袋50-60个左右。

这样栽培袋的接种工作也就完成了。

培种做好后,就可以用来发菌出菇了。

秀珍菇的栽培秀珍菇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食用菌,原产于印度,1974年Jandiaik,C.L在印度詹务效外,喜马拉雅山山脚下,罗氏大戟的菇木上发现的。

经过分离和人工栽培,证实是一株高产优良食用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