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共6题;共17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亵渎xiè嗤笑chī嗔怒chēn孜孜不倦zīB . 妖娆ráo忐忑tǎn睿智ruì强聒不舍ɡuāC . 恣睢suī缟素ɡǎo狡黠xié一抔黄土póuD . 脚踝ɡuǒ社稷jì拮据jié面面相觑qù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焦灼大庭广众名副其实眼花潦乱B . 妥帖微不足道触目伤怀面如土色C . 地窑不能自己月明风清荡然无存D . 锁屑莫名其妙张皇失错精疲力竭3. (2分)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①平凡孕育伟大,劳动创造价值,让一切劳动与创新的活力竞相________(迸射迸发迸溅),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②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________(齐心协力坚定不移持之以恒)オ是关键。
愿年轻人都能沉心静气,积蓄力量,静待花开。
4. (6.0分)古诗文默写。
(1)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壮阔,意境雄浑。
(2)《钱塘湖春行》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凝望故乡的方向,凝望着渐渐险人大海的夕阳,老人哽咽着吟诵起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闻者无不潸然泪下。
(4)《野望》中描绘萧瑟静谧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 (3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大江大河》讲述了改革开放先行者们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沉浮故事。
②这是一份“不可能、我不信”的执拗、这是一种“不想辜负这个时代”的朴素情感、这是一群“矢志前行,志之所趋”的逐梦人。
③与时代同行,用奋斗做桨,改革开放改写了无数人的命运。
④如果我们为梦想锲而不舍,那么每个人都能成为大江大河上最美的浪花。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
(2)第②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6. (2分)名著阅读。
回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完成题目。
(1)保尔会的乐器是________,最爱读英国小说________。
他是在________(人名)的影响下,逐步走上了革命道路。
(2)联系全书,谈谈保尔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怎样的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二、综合性学习(7分) (共1题;共7分)7. (7.0分)综合实践。
(1)今年4月23日是第二十四个“世界读书日”。
某学校开展了“好读书,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照要求,回答小题。
【材料一】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材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的读,就能读透全书【材料三】西汉时期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因家里贫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家灯烛明亮,匡衡便在墙上穿一个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读书。
【材料四】爱因斯坦读书时,分成三个步骤,他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文,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材料五】范仲淹青年求学时期,过着人不能堪的苦读生活,五年间未曾脱衣而眠,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便以水沃面。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
上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是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某同学摘抄的读书名言,请你依照这句名言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
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________。
(3)下面是某同学读《中华成语故事》后,在班上讲的故事,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关成语,并用楷书或行书将其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读书,直至深夜。
因为疲劳瞌睡,常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
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
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
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大师。
战国时的苏秦因为游说秦国失败,家里人不理他,他发愤自学。
每当瞌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鲜血淋漓。
后来他成为有名的学问家。
后人将两人的事迹合在一起,用“________”形容刻苦自学。
(4)在古诗苑漫步活动中,某同学“别出心裁品古诗”,将诗歌画成一幅画,又完成一副书法作品,你能猜出这首诗的内容吗?请写出相关的连续的两句古诗。
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15小题,计46分) (共4题;共46分)8. (12分)阅读《园林里的石峰》,回答小题。
园林里的石峰阮仪三苏州园林是在城市中的构作,模仿自然的山林,“虽是人工,宛如天开”。
截取山水一角,以享自然情趣。
大自然很大,只得缩小比例而造就成“咫尺山林”,这是苏州园林的妙处。
堆一座山,凿一个池,都是人工的作为。
古人又想出搬一些天然的石头来点缀装饰园林。
苏州地处太湖之滨,而太湖又出产天然美石,在苏州建造园林,要选石头,首选当然是太湖石峰。
这些自然的石头来到了园林里,经过精心的布设,经过环境的美化,就成为重要的景物,造就了一处处特别的风景,成为主人们向往自然天地的化身了。
主人们再把这些没有生命的石头,加以拟人化的、诗意的提升,于是这些假山石峰就更鲜活起来。
古代著名书画家米芾说过,园林里的太湖石美就美在四个字:瘦、漏、透、皱。
瘦,婀娜、苗条,是挺拔的风骨;漏,漏光、漏水、漏气,有通畅的脉络;透,灵活、别致,具剔透的意境;皱,水纹、风痕、衣褶,存细腻的肌理。
这里虽然说的是石头的造型和特质,却明明是在形容一个美丽的婀娜多姿的仙女,是在描写一朵随风飘荡变幻的云气,眼前的这块顽石也就灵动起来了。
真的,你仔细地去观赏这些石峰,读懂了石头上酌题名,在不同的角度去欣赏,思绪就会跟着石头的造型、洞孔、纹理、体态飞腾起来。
留园里最著名的石峰叫“冠云峰”,人们把它看成了美女头上的云鬓,佳人正在梳理镂空的发髻,对着水镜在顾影自怜。
在冠云峰前特地挖了水池,这样就有了倒影,石头上也有了水光冠云峰左右竖立了陪衬的瑞云峰和岫云峰来烘托冠云峰。
这块名石布置在最主要的厅堂前面,园主人因为有这块造型别致、高大挺拔的石头而有资格孤傲,厅堂也就命名为“林泉耆硕之馆”(即俗称的鸳鸯厅)。
冠云峰后面建一楼以作屏障,就命名为“冠云楼”。
这里又有一块名石,正面墙上的匾额“仙苑停云”,隐喻地告诉你墙上镶嵌的一块大石板上面有二十几条游鱼和水草印痕,这是亿万年前的化石,真实的生命记录。
石头上留存的远古的历史,会引起你怎样的遐想?这些没有生命的坚硬的石块却蕴含着深邃美妙的故事。
秉承中国古人爱石的传统,苏州园林里的假山石峰不仅是园景点缀,而且是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石不成园,已经是苏州古典园林的独特规则了。
(选自《苏州日报》)(1)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2)作者认为,苏州园林的妙处是什么?(3)文章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叶圣陶认为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请从选文中找出一例加以印证。
(5)阅读下面的链接,选文作者和叶圣陶认为石头在苏州园林中各起着怎样的作用?【链接】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摘自叶圣陶《苏州园林》)9. (18.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傅雷家书①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
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
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
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哩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
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
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②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有宗教信仰,至此不由得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
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
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③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④你走后,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
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
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
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2)第一段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3)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
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①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②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③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10.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瑞彰又言:尝偕数友游西山,至林密深处,风日暄妍,泉石清旷,杂树新绿,野花半开。
跳赏间,闻秒①诵书声。
仰视无人,因揖而遥呼日:“在此朗吟,定为仙侣。
叨同儒业,可请下一谈乎?”诵声忽止,俄琅琅又在隔溪。
有欲觅路追寻者,瑞彰口:“世外之人,趁此良辰,尚耽研典籍。
我辈身列黉宫② ,乃在此携酒榼③看游女,其鄙而不顾宜矣,何必多此跋涉乎!”众乃止。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杪(miǎo):树梢。
②黉(hóng)宫:古代称学校。
③榼(kē):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
(1)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至林峦深处________ 有欲觅路追寻者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
诵声忽止,俄琅琅又在隔溪。
(3)“世外之人,趁此良辰,尚耽研典籍。
我辈身列黉官,乃在此携酒榼看游女,其鄙而不顾宜矣”一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11. (4分)结合上文的相关内容,阅读许有壬的词《江城子》,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