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宗教与文化》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试题为客观题,请按要求填涂答题卡,所有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处。
A1. 记载弥勒菩萨故事的佛典,主要有《弥勒上生经》和()。
A. 弥勒下生经B. 法华经C. 金刚经D. 地藏经B2. 据佛教史料记载,佛典共有()结集。
A. 三次B. 四次C. 五次D. 六次C3. 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四大菩萨中,()代表大悲。
A. 文殊B. 普贤C. 观音D. 地藏A4. 佛教经典中讲观音最著名的是()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A. 法华经B. 金刚经C. 禅经D. 地藏经D5. 佛教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 佛B. 法C. 僧D. 律D6. 所谓“三藏”不包括()。
A. 经B. 律C. 论D. 法A7. 竖三世佛不包括()。
A. 药师佛B. 迦业诸佛C. 释迦牟尼佛D. 弥勒佛B8. 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四大菩萨中,()代表大行。
A. 文殊B. 普贤C. 观音D. 地藏D9. 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四大菩萨中,()代表大愿。
A. 文殊B. 普贤C. 观音D. 地藏C10. ()菩萨在中国世俗中的影响几乎超过了一切神祗。
A. 文殊B. 普贤C. 观音D. 地藏A11. 罗汉是()的简称。
A. 阿罗汉B. 十八罗汉C. 五百罗汉D. 十六罗汉D12. 以下不属于“天龙八部”的是()。
A. 天众B. 龙众C. 夜叉D. 罗汉B13. 佛教史上的“第一结集”是由()主持的。
A. 释迦牟尼B. 迦叶C. 阿难D. 优波离C14. 侍从释迦牟尼时间最长,号称“多闻第一”的大弟子是()。
A. 观世音B. 迦叶C. 阿难D. 优波离A15. 小乘佛教所说的佛,一般专指()。
A. 释迦牟尼B. 三世佛C. 七佛D. 五方佛D16. 横三世佛不包括()。
A. 药师佛B. 释迦牟尼佛C. 阿弥陀佛D. 弥勒佛D17. 在民间,释迦牟尼的名号中“如来”和()最常用。
A. 无上士B. 世间解C. 天人士D. 世尊A18. 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四大菩萨中,()代表大智。
A. 文殊B. 普贤C. 观音D. 地藏C19. 最早传入中国的佛经是()。
A. 法华经B. 金刚经C. 浮屠经D. 妙法莲花经C20. 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佛经最早是()传入中国的。
A. 秦始皇时B. 汉武帝时C. 西汉末年D. 东汉末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ABC21. 唐玄宗从儒释道三教分别选择注释的经典是()。
A. 孝经B. 道德经C. 金刚经D. 四十二章经ABCD22. 吉藏的著作有()。
A. 三论玄义B. 大乘玄论C. 法华玄论D. 法华义疏ABC23. 佛教的基本要素“三宝”包括()。
A. 佛B. 法C. 僧D. 律AB24. 以下哪些属于佛教徒内部学习的经典()。
A. 佛教基本知识入门的书B. 佛教戒律C. 佛的传记、故事的宣传D. 佛教宗教理论ABC25. 天台宗在认识论上建立了()的理论。
A. 一念三千B. 一心三观C. 圆融三谛D. 中道实相论ABCD26. 三论宗的代表人物有()。
A. 僧睿B. 僧导C. 昙济D. 吉藏AB27. 释迦牟尼的胁侍菩萨是()。
A. 文殊B. 普贤C. 观音D. 地藏AB28. 按照民间的说法,十八罗汉是在十六罗汉的基础上加上()。
A. 庆友B. 玄奘C. 鉴真D. 济公ABC29. 参与了佛典第一结集的释迦牟尼弟子有()。
A. 阿难B. 优波离C. 迦叶D. 阿若桥陈如ABCD30. “三藏”可以分为哪四类()。
A. 佛教基本知识入门的书B. 佛教戒律C. 佛的传记、故事的宣传D. 佛教宗教理论ABCD31. 以下属于天台宗代表人物的有()。
A. 慧文B. 慧思C. 智顗D. 灌顶ABCD32. 天台宗以()为依据。
A. 法华经B. 法华玄义C. 法华文句D. 摩诃止观ABC33. 三论宗以()为主要经典。
A. 中论B. 十二门论C. 百论D. 摩诃止观ABCD34. 净土宗以()为理论依据。
A. 阿弥陀经B. 无量寿经C. 观无量寿佛经D. 往生论ABCD35. 净土宗的代表人物有()。
A. 慧远B. 昙鸾C. 道绰D. 善导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处。
F36. 罗汉是大乘佛教修行者所取得的最高果位。
T37. 大藏经是中国人创造的名词。
T38. 佛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T39. 弥勒是继承释迦牟尼佛位的未来佛。
F40. 佛教史上的第一结集是用文字记录下来释迦牟尼的教诲。
T41. 现存最早的汉文佛经叫《四十二章经》。
F42. 佛教所说的“天”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天空。
T43. 佛教认为,迷界众生在六道中轮回。
T44. 小乘佛教所说的佛,一般专指释迦牟尼。
T45. 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四大菩萨是文殊、普贤、观音和地藏。
F46. 五百罗汉的名号出自《法住记》。
F47. 佛典的内容只是佛教教义。
F48. 最早传入中国的佛经是《金刚经》。
F49. “经”是梵文Stura的意译,原意为经典。
F50. “藏”是梵文Pitaka的意译,意为收藏。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宗教与文化》模拟试卷二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试题为客观题,请按要求填涂答题卡,所有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处。
C1. 大乘佛教的最后阶段是()。
A. 大乘中观学派B. 大乘法相唯识学派C. 密教D. 小乘佛教D2. 佛是“佛陀”的简称,音译为()。
A. 尊者B. 智者C. 长者D. 觉者D3. 以下不属于大乘法相唯识学派的是()。
A. 弥勒B. 无著C. 世亲D. 龙树A4. 以下不属于大乘法相唯识学派的著作是()。
A. 中论B. 瑜伽师地论C. 显扬圣教论D. 楞伽经A5. 佛教基础的根本特点是()的观念。
A. 流动和变化B. 静止C. 发展D. 轮回D6. 以下不属于色界的是()。
A. 四禅天B. 梵天C. 五那舍天D. 十八层天B7. 佛教最初分裂产生了大众部和()。
A. 精英部B. 上座部C. 大乘部D. 小乘部D8. 大乘中观学派的传世人是()及其弟子提婆。
A. 玄奘B. 达摩C. 弥勒D. 龙树D9. 以下属于大乘法相唯识学派的著作是()。
A. 中论B. 十二门论C. 大智度论D. 瑜伽师地论D10. 以下不属于大乘中观学派的著作是()。
A. 中论B. 十二门论C. 大智度论D. 瑜伽师地论D11. 一般认为,佛教是()传入我国的。
A. 上古三代时B. 周代时C. 秦始皇时D. 公元1世纪两汉交替时C12. 佛教到了()进入了在中国的鼎盛时期。
A. 东汉末年B. 魏晋南北朝时期C. 隋唐时期D. 宋朝D13. 在佛教世界里,世界的中心是一座大山——()。
A. 普陀山B. 五台山C. 铁围山D. 须弥山D14. 以下不属于三界的是()。
A. 欲界B. 色界C. 无色界D. 人界C15. 大乘佛教时期在()。
A.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B. 公元前4世纪中叶到公元1世纪中叶C. 1世纪中叶到7世纪D. 7世纪到12世纪D16. 密教时期在()。
A.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B. 公元前4世纪中叶到公元1世纪中叶C. 1世纪中叶到7世纪D. 7世纪到12世纪A17. 中国传播的佛教属于()。
A. 大乘佛教B. 小乘佛教C. 南传上座部佛教D. 北传上座部佛教B18. 泰国传播的佛教属于()。
A. 大乘佛教B. 小乘佛教C. 南传大众部佛教D. 北传上座部佛教A19. 以下属于大乘中观学派的著作是()。
A. 中论B. 瑜伽师地论C. 显扬圣教论D. 楞伽经D20. 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是()。
A. 比丘尼B. 罗汉C. 菩萨D. 佛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ABC21. 佛教认为“三界”是指()。
A. 欲界B. 色界C. 无色界D. 生界ABCD22. 以下属于释迦牟尼名号的有()。
A. 世尊B. 如来C. 天人士D. 无上士ABD23. 下列是大乘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的著作的是()。
A. 《中论》B. 《十二门论》C. 《百论》D. 《大智度论》ABCD24. 下列封建统治者大力推崇佛教的是()。
A. 梁武帝B. 北魏文成帝C. 北魏孝文帝D. 隋炀帝A25. 无色界是指只有()四心,而无固定物质形体的有情所居住的世界。
A. 受、想、行、识ABC26. 竖三世佛包括()。
A. 迦叶诸佛B. 释迦牟尼佛C. 弥勒佛D. 药师佛BCD27. 大乘法相唯识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A. 龙树B. 弥勒C. 无著D. 世亲CD28. 密教以据称是法身佛大日如来所说的()为主要依据。
A. 四十二章经B. 法华经C. 大日经D. 金刚顶经AB29. 汉末三国时期在汉土流传的佛教的两个支系是()。
A. 安世高系B. 支娄迦谶系C. 支亮系D. 支谦系BCD30. 汉末三国时期传播佛教、世称“三支”的是()。
A. 支世高B. 支娄迦谶C. 支亮D. 支谦A31. 佛教认为“六道”除了天、人之外,还包括()。
A. 阿修罗、畜牲、饿鬼、地狱A32. 欲界是指具有()等欲望的有情众生所居住的地方。
A. 淫欲、情欲、色欲、食欲ABC33. 在大量宣扬阿弥陀佛净土的佛典中,被称为“净土三大部”的是()。
A. 无量寿经B. 阿弥陀经C. 观无量寿经D. 金刚经ABC34. 横三世佛包括()。
A. 药师佛B. 释迦牟尼佛C. 阿弥陀佛D. 弥勒佛ABCD35. 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四大菩萨是()。
A. 文殊B. 普贤C. 观音D. 地藏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填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