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11、20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版本号:D/0编号:Q/XG QP 022发布日期:xx、12、1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财务报告内容及实施要求,确保不良质量成本财务数据分析的结论能准确地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识别要注意和改进的领域,确定下一个时期的不良质量成本目标。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对不良质量成本的财务数据进行核算报告及决策。
3 术语和定义3、1不良质量成本:由于产品未能达到质量标准而发生的成本,或者由于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发生的成本。
分为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3、2内部损失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在交付给顾客之前,因产品质量不合格(制造过程或检测发生的不合格产品)而产生的成本。
主要包括由于不合格造成的延误工时、废品、废料损失、返工损失等。
3、3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交付给顾客之后,发现质量问题而产生的成本。
主要包括现场修理费用、更换、退货、运费、接待客户投诉、客户跟踪调查、产品法律诉讼索赔或信誉损失等成本。
4职责4、1本程序由财务部归口管理,其基本职责是:负责制定不良质量成本计划、汇总核算不良质量成本、编制不良质量成本报表;4、2其他各有关部门负责对发生的不良质量成本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和上报财务部。
5工作流程(略)6文件规定6、1 确定内部不良成本的内容/范围:6、1、1本公司的内部不良质量成本由以下活动所产生的费用组成:1)公司内发生的不合格产品,加以挑选/剔除后而进行的报废处理;2)公司内发生的不合格产品,加以挑选/剔除后而进行的返工/返修作业;3)不合格品经返工/返修后的重新检验;4)停工。
6、1、2内部不良质量成本之各项构成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核算方式(见附件一)。
6、2确定外部不良成本的内容、范围:6、2、1本公司的外部不良质量成本由以下活动所产生的费用组成:1)顾客抱怨(包括:顾客退货)分析、处理;2)售后服务之人工、材料、培训费用;3)责任赔偿成本;4)延期交付之交通运输超额费用;6、2、2外部不良质量成本之各项构成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核算方式(见附件2)。
6、3编制质量成本评定目标:6、3、1不良质量成本评定目标由财务部负责制定,由各相关部门实施和执行。
6、3、2质量成本损失率%=(内部+外部损失费用)/工业总产值100%6、4 确定质量成本核算时机:6、4、1公司所有的新产品或常规产品,各相关部门均需对其进行质量成本统计;6、4、2财务部每月和年度进行汇总、核算、分析。
6、5 质量成本相关资料收集:财务部在接到相关部门收集的质量成本相关数据和资料后,按与质量成本有关的金额和费用对其进行质量成本核算、分析和汇总,并将其记录于与质量成本有关的表单中。
6、6 质量成本核算、分析和编制质量成本报表:6、6、1 质量成本趋势分析:财务部根据每月的内部不良成本、外部不良成本的实际产生的费用,统计汇总,经财务部部长审核。
6、6、2对不良质量要求相关责任部门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中之规定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和提出纠正与预防措施,并由财务部、质管部对其执行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进度进行追踪和效果验证及确认,直到此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和处理。
6、6、3在进行各项质量成本核算、汇总后,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将分析和评价的结果记录于质量成本月报表中,经财务部部长核准后,对其进行存档。
6、8持续改进和资料归档:6、8、1如质量成本的分析和评价结果不符合目标之规定,则由财务部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之规定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表”,质管部确认,然后将其通知与质量成本有关的责任部门,并要求责任部门针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和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财务部根据责任部门提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对其进行效果确认,并将确认的结果记录于“纠正/预防措施要求表”中,直到此问题得到解决和处理。
6、8、2 如质量成本的分析和评价结果符合目标规定,则由相关部门按《持续改进管理程序》对其进行持续改进作业。
6、8、3与质量成本相关的资料由财务部归档。
7相关支持文件《持续改进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8质量记录《纠正预防措施表》《内部质量损失明细表》《外部质量损失明细表》9附则附件一:内部不良成本之各项构成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核算方式1、报废:由于不合格品所发生的报废而产生的人工、材料等损失。
A )、成本分析方法说明:经加工后因产品质量不良无法修复的半成品、成品的制造成本(须扣除其剩余价值的金额)。
a)、半成品、产品不合格所产生的报废数量成本;b)、制造/生产半成品、产品报废数量所需的人工时。
B)、核算方式:a)、半成品、产品不合格所产生的报废数量之金额;b)、制造/生产半成品、产品报废数量之工作人员的薪资;c)、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d)、正常加工必须损耗的材料之成本费用不列入报废成本中。
2、返工/返修:指返工/返修不合格品(包括:重新包装)所产生的成本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半成品、成品经检验后未达到质量要求,重新加工所产生的材料费用和所使用的工时。
a)、对不合格之半成品、产品进行返工/返修(包括:重新包装)人员所需的人工时(包括:平时/节假日加班时间);b)、对不合格之半成品、产品进行返工/返修(包括:重新包装)人员所需消耗的水、电、气等成本)。
B)、核算方式:a)、对进行不合格之半成品、产品返工/返修(包括:重新包装)所消耗的水、电、气费用;b)、对不合格之半成品、产品进行返工/返修之工作人员的薪资(包括平时/节假日加班费用);c)、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d)、对不合格之半成品、产品进行返工/返修所损耗的零件、材料费用。
3、重新检验:指不合格之半成品、产品经返工/返修后重新进行检验所产生的成本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不合格之半成品、产品经返工/返修后,需要重新进行检验所产生的人工时之成本费用。
a)、对不合格之半成品、产品进行重新检验所消耗的水、电、气等成本费用;b)、对不合格之半成品、产品进行重新检验之检验人员的人工时成本(包括:平时/节假日加班时间)。
B)、核算方式:a)、对不合格之半成品、产品进行重新检验所消耗的水、电、气等费用;b)、以上活动之检验人员的薪资(包括平时/节假日加班费用);c)、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4、停工:指由于质量问题造成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不合格,使生产设备怠工(如:停机、停产)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a)、由于质量问题造成材料不合格,使生产设备怠工(如:停机、停产)之损失人工时;b)、由于质量问题造成半成品不合格,使生产设备怠工(如:停机、停产)之损失人工时;c)、由于质量问题造成成品不合格,使生产设备怠工(如:停机、停产)之损失人工时;B)、核算方式:a)、以上活动所产生损失的人工时费用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薪资;b)、对以上活动之人工时和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附件2:外部不良成本之各项构成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核算方式1、顾客抱怨(包括:顾客退货)分析、处理:指产品在交付顾客之后,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顾客抱怨(包括:顾客退货)而进行不合格品处理所产生的成本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a)、顾客抱怨所产生的原因分析、调查处理人员的人工时(包括纸张费用、电话沟通费用、传真/E-mail费用)费用;b)、顾客退货所产生的原因分析、调查处理人员之人工时(包括:纸张费用、电话沟通费用、传真/E-mail费用)费用。
c)、顾客退货所造成的产品搬运之人工时和交通运输之费用;d)、顾客退货所造成的产品报废数量之成本;e)、顾客退货所造成的产品不合格而重新返工/返修所产生的人工时;f)、顾客退货所造成的产品不合格经返工/返修后,而进行的重新检验所产生的人工时。
B)、核算方式:a)、进行以上活动处理所产生的纸张费用、电话沟通费用、传真/E-mail等费用;b)、进行以上原因分析、调查处理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c)、顾客退货所造成的交通运输费用;d)、顾客退货所造成的产品报废数量之费用;e)、顾客退货所造成的产品不合格而重新进行返工/返修之工作人员的薪资;f)、顾客退货所造成的产品不合格经返工/返修后,而进行的重新检验之检验人员的薪资; g)、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2、售后服务之人工、材料费用:指产品交付顾客后,顾客要求的各项服务(如:免费更换的零件、材料和免费提供的服务工时)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a)、产品交付顾客后,顾客要求的免费更换零件、材料、培训之成本;b)、产品交付顾客后,顾客要求的免费提供服务的人工时成本;c)、产品交付顾客后,顾客要求的免费提供服务人员的交通差旅住宿成本;d)、产品交付顾客后,顾客要求的免费提供服务人员的薪资成本。
B)、核算方式:a)、以上活动免费提供顾客更换零件、材料、培训之费用;b)、以上活动免费提供顾客更换零件、材料、培训之人工时费用;c)、以上活动免费提供顾客更换零件、材料、培训之服务人员的交通差旅住宿费用;d)、以上活动免费提供顾客更换零件、材料、培训之服务人员的薪资;e)、对以上活动之工作人员的薪资作合理之分摊。
3、责任赔偿成本:指因逾期交付或产品交付顾客使用后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产品责任诉讼所产生的赔偿成本。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a)、逾期交付对顾客所作的合同、订单之违约赔偿;b)、产品交付顾客使用后,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产品责任诉讼所产生的赔偿。
B)、核算方式:a)、以上活动之违约或产品责任诉讼所产生的赔偿费用(包括:律师、法庭所支付的费用);4、延期交付之交通运输超额费用:指因公司产品交付延期所产生的交通运输超额费用(如:海运变成空运)。
A)、成本分析方法说明:产品延期交付的交通超额运输成本。
B)、核算方式:以上活动所产生的交通运输超额费用。
编制审核批准文件更改记录表版本号更改原因更改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