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词中的音韵问题

诗词中的音韵问题

诗词中的音韵问题
诗词中的音韵问题
一、音韵平仄问题
1、基本原则两条
一是以普通话《新华字典》拼读发音为准,一二声调字为平声字,三四声调字为仄声字,平不分阴阳,仄不分去上入。

二是字的书写
和发音均以《新华字典》为准,不符合《新华字典》的书写字和字
发音则为错别字和错别音。

2、韵押与音押问题
二、诗的问题
诗,采用两分法。

以新文化运动的“五四”为分界线,在这之前的诗统称旧体诗,旧体诗包括古诗和律诗两部分,唐代形成的格律
诗称旧律诗,不合唐律的诗称古诗;在这之后的诗统称新体诗,符
合新格律的诗称新律诗,不符合新格律的诗称新诗。

“五四”以后
创作的字句整齐的诗符合新诗或新格律诗音押音律原则的划入新体诗,不符合的划入短杂文。

(1)新诗的特点有二
一是押音,首句可起音押,也可不起音押。

隔句一押,可押平音,可押仄音,也可平仄互押。

二是句数须是偶数,最少四句,多则不限。

每一句的字数都相等;句的字数可以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等等。

三字称三字诗,四字称四字诗,余类推。

(2)新格律诗特点有三:
一是押音,隔句一押,首句可起音押,也可不起音押。

可押平音,也可押仄音,但不可平仄互押。

二是句数须是偶数,最少四句,多则不限。

每一句的字数都相等。

句的字数只能是四字、五字、六字、七字等,四字称四字律诗,余
类推。

三是诗句尾字除首句起音押外,都须符合平起仄受或仄起平受。

如第三句尾字音是仄或平,第四句尾字音就应是平或仄。

由此可见,新格律诗依然需要讲究平仄,追求节拍,但不是旧格律诗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而是一三五、二四六均可互变,变的前提是四字律诗应避免三字连平或三字连仄,五字以上律
诗应避免四字连平或四字连仄。

1、四字律诗,基本格式是“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押平音)
或“仄仄平平,平平仄仄”(押仄音),除了句尾字音平仄不可变外,前面三字平仄可以通变,通变的结果不能三字连平或三字连仄。

如“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均可,不可“平平平仄,
平仄仄仄”。

2、五、七字律诗,基本格式依然是旧律诗的'平仄格式,除首句起音押外,隔句一押,句押平音或仄音,八句之内,不可平仄互押。

除了句尾字音平仄不可变外,前面的字平仄可以通变,但应避免四
字连平或四字连仄。

3、六字律诗,基本格式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押平音)或“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押仄音),除了
句尾字音平仄不可变外,前面的字平仄可以通变,但要避免四字连
平或四字连仄。

三、词的问题
词,采用两分法。

“五四”以前的词统称旧体词,“五四”以后的词统称新体词。

“五四”以后的长短句新诗符合新体词音押音律
原则的划入新体词,不符合的划入短杂文。

新体词特点有三:
一是句数字数均不限,长短自由,也就是说词是自由发挥的长短句。

二是摒弃旧体词“挂羊头卖狗肉”的陋习,即不叫词牌而叫词题。

词题就是词的题目,题目须与全词的内容相适应,不可词不对题或“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三是句尾押音,或隔句押或隔两句押,最多只能隔两句一押,也可句句连押。

可一音一押到底也可换音押,句尾可押平声字或仄声字,也可平仄互押。

四是词的句子平仄均可通变,为了追求节奏感,四字句须避免三字连平或三字连仄,五字以上句子须避免出现四字连平或四字连仄
则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