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选聘pìn亘古gèn咳嗽sòu锋芒毕露B.浊流zhú祈祷qǐ污秽huì锲而不舍C.哺育pǔ气氛fèn字帖tiē气冲斗牛D.校对jiào鞠躬jū谰语lán妇孺皆知2 .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②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在画意。
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④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画。
⑤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A.②①③⑤④B.②③①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③①②④⑤3 . 下列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网上阅读已经成为时尚。
”句中加点的词语依次是名词、副词。
B.“地下森林把伟岸的成材无私奉献给人们,得到了自己期待已久的荣光。
”句中加点的“地下森林”和“期待已久”都是偏正短语。
C.“2014贵阳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的主题是‘爽爽贵阳·生态领跑’。
”句中加点的“主题”是主语。
“爽爽贵阳·生态领跑”是宾语。
D.“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4 . 下列对名著《西游记》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想象力的作品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B.《西游记》主要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魔,历经重重困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等。
C.孙悟空号称“美猴王”“齐天大圣”,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
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行者。
它忠贞不二,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
D.猪八戒又叫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误投猪胎。
他有很多缺点,如好吃懒做、爱占便宜等,但不失忠勇和善良,大战红孩儿,是悟空的得力助手。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冬夜里的野玫瑰①维也纳的冬天,从阿尔卑斯山上袭来的寒风锋利如刀。
②舒伯特很穷,家里没有钢琴,只好每天到学校练琴。
那一个夜晚,他从学校里练完钢琴回家,走在寂静的路上,只听到风响,只看见路灯闪烁,夜色笼罩的街上显得有些凄清。
③路过一家旧货店的时候,舒伯特忽然看见一个小男孩。
舒伯特认识这个小男孩,也跟自己学过音乐,和自己一样,是个穷孩子,甚至比自己还要一贫如洗。
④夜这么深了,小男孩没有回家,还站在寒冷的街头干什么?舒伯特一眼看见了小男孩手里拿着的东西,那是一本书和一件旧衣服。
舒伯特立刻明白了,小男孩是要卖这两样东西,可是谁会买一本没什么用的旧书和一件破旧的衣服呢?⑤童年的舒伯特也有这样的经历和心境,他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滋味。
舒伯特望着这个小男孩,小男孩正抬起头,那双充满忧郁和无奈的目光和他的目光相撞,他看见孩子的眼睛里噙满泪水。
舒伯特弯腰将自己的衣兜掏了个遍,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
可惜他没有多少钱。
舒伯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将那些钱交给小男孩说:“那本书卖给我吧!”⑥舒伯特随手翻看看那本旧书。
忽然,他看到书中的一首诗,立刻被吸引住了,禁不住站在路灯下仔细读起来,最后居然情不自禁地读出了声:少年看见红玫瑰,原野上的红玫瑰……⑦这是歌德的诗《野玫瑰》。
不知怎么搞的,蓦然之间,寒冷的风,漆黑的夜都不存在了,连周围的世界都不存在了,舒伯特的眼前只有那盛开的野玫瑰,鲜红如火。
他似乎闻到了野玫瑰扑鼻的芳香,看到了顽皮孩子的身影……⑧一段清新而亲切的旋律,就这样,从浓重的夜色中,从寒冷的夜风中飘来,他飞也似的跑回家,把这段美妙的旋律记了下来,这就是舒伯特一直传唱至今的歌曲《野玫瑰》。
现在,这首歌曲的手稿已经价值连城了。
5 .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贫如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 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7 . 找出描写舒伯特很穷的句子,然后说说为什么如此贫穷的他,还坚持买小男孩的旧书。
8 . 第②段属于环境描写,它有什么样的好处呢?9 . 第⑦段属于作者联想的画面,那么作者联想到什么了呢?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佇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②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浅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步,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
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③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⑤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0 . “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11 . 第一段中加点的“它”和“别的一切”分别指代什么?12 . 为什么要插入“十多年前家们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这一段?13 . 对文末“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句话应如何理解?三、对比阅读比较阅读(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 . .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董宣廉洁,死乃知之B.孔子云:何陋之有C.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D.无案牍之劳形15 . (小题2).根据你对文段的理解,完成下列各小题。
(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的作用是:16 . .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答:17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
18 .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句子默写19 .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2)欲为圣朝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4)________________,盖以诱敌。
(《狼》)(5)《陋室铭》中表现主人公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0 . 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浮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____________,实则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与杜甫《望岳》的哪两句诗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简要说说本诗中这两句包含着怎样的哲理?六、综合性学习22 .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江两日报九江讯(记者刘小荣何深宝)5月29日,九江市召开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三城同创”千人动员大会,打响了“三城同创”攻坚战。
该市将聚全民之智,举全市之力,力争用三年时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
(材料二)九江,简称“浔”,号称“三江之口、七省通衢”,有“江西北大门”之称。
九江有“九派浔阳郡,分明似画图”之美称,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观遣产“庐山”,佛教净土宗发源地“东林寺”,江西千岛湖“庐山西海”,中部九塞沟“龙源峡”皆位其境内。
(材料三)九江是一座有着两干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
世界文化景观,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被评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就在此地。
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间中国一个重要的文化摇篮。
九江钟灵毓秀,人才辈出。
东晋陶渊明,创一代田园诗风;宋代黄庭坚,创江西诗派;濂溪先生周敦颐,为宋明理学开山祖……(1)请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校学生会为九江“三城同创”拍摄了一段宣传片,请结合三则材料,为这个宣传片写一段解说词。
(100字以内)。
七、作文23 . 根据要求作文。
多一点兴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一点欣赏,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精彩;多一点执着,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多一点担当,让我们的脊梁更加挺拔……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不少于600字。
题目:多一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现代文阅读1、2、三、对比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综合性学习1、七、作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