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科版生命科学实验总结学生版

沪科版生命科学实验总结学生版

1.生命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

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细胞的观察和测量”实验。

显微镜操作注意点:(1)转换物镜只能用转换器,不能旋转物镜(2)先低倍镜观察再高倍镜(3)低倍镜先粗准焦螺旋再细准焦螺旋,高倍镜下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4)3.“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实验。

还原性糖——班氏试剂,加热,红黄色颗粒状沉淀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先加5%氢氧化钠,再加1%硫酸铜脂肪——苏丹III染液,橘红色油滴4.“探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实验。

(1)只有成熟的具有大液泡的活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2)质壁分离是指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3)需要选择颜色效果明显的植物细胞,比如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呈现紫色,有利于观察质壁分离的效果(4)引流法要正确,一边滴加,一边吸收,要缓慢(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1~2滴,在盖玻片的对侧用吸水纸引流)(5)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6)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拓展应用①判断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待测成熟植物细胞+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②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③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④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KNO3和蔗糖溶液)5.“颤藻和水绵细胞的比较观察”实验。

(1)染液是碘液(2)引流法(3)水绵内部看到螺旋条带装叶绿体,染色后上面出现的蓝紫色颗粒是淀粉粒。

(4)颤藻——原核水绵——真核6.“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影响。

(2)胰蛋白酶(小肠内)是碱性,胃蛋白酶(胃内)是酸性,唾液淀粉酶(口腔内)是中性。

(3)实验未证明酶具有高效性7.光合作用的研究进程中的经典实验(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1)赫尔蒙特实验——柳树获得的增重只是来源于水(2)普利斯特利实验——薄荷能改善由于动物呼吸、蜡烛燃烧而变得污浊的空气(3)英格豪斯实验——光照是普利斯特利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4)萨克斯实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还有淀粉(5)鲁宾和卡门实验(同位素标记法18O)——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6)卡尔文实验——阐明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途径(暗反应),也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14C。

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提取原理:色素可溶于有机溶剂(2)分离原理:各种色素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3)提取几个细节:叶片要绿粗叶脉叶柄要剪掉提取液:无水乙醇碳酸钙作用:防止叶绿素被破坏石英砂作用:帮助研磨研磨过程要迅速而充分,药剂适量(4)分离几个细节:滤纸条要剪角画滤液细线要细而直要重复画二三次每次之间要阴干层析液不要沾污管壁滤纸条不要碰到管壁层析液不能浸没滤液线(5)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排列顺序(由上至下)9.“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

实验原理: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CO2放出氧气,由于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在细胞间隙积累,结果使原来下沉的叶片上浮,根据上浮所需的时间长短,即能比较光合作用的强弱。

(1)控制变量原则、对照原则(2)实验前,要用真空渗水法排除叶肉细胞间隙中的空气,充以水分,使叶片沉于水中。

(3)CO2浓度这一变量是通过调节水溶液中NaHCO3浓度来实现的。

(4)取圆叶片时一定要避开大叶脉。

10.“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指示剂为:由于酵母菌为生物,和产生,使指示剂由变为。

甲试管采取的措施是反应方式乙试管采取的措施是反应方式A、D两个试管的作用是:如不采取任何措施,水浴温度计的温度会11.“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

(1)实验前需要去除脑,以凸显脊髓的调控作用(2)有两个低级反射——搔扒反射和曲腿反射12.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胚芽鞘尖端是感光的部位(2)弯曲发生在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位(3)温特实验重点理解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为了研究植物体的向光性,设计实验如下图所示。

A琼脂块上放有胚芽鞘尖端,B琼脂块上没有胚芽鞘尖端。

①~⑥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胚芽鞘进行的不同处理。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温特之前,科学家研究初步认为,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_______部位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后引起的,温特推想这种物质也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

(2)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②的现象说明A琼脂块中确实含有某种化学物质,且这种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

(3)③和④的现象均表明,胚芽鞘能够向该物质分布________(多、少)的一侧弯曲生长;设置⑤和⑥组的目的是排除________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该实验应在黑暗环境中进行,其原因是该物质分布会受到________的影响。

(4)自然界中,植物体在单侧光照的条件下,向光弯曲生长,是因为该化学物质在背光侧分布较________。

后来的研究发现,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根据其作用取名为________。

(4)生长素及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①因为植物体内生长素少,且容易被酶降解和发生光氧化分解,所以人们人工合成生长素类似物,如萘乙酸、吲哚丁酸、2,4-D②培育无籽果实,要在受粉前的柱头上涂抹生长素类似物,如2,4-D溶液③促进插枝生根④防止落花落果1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就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体内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

T2噬菌体头部和尾部的外壳是由构成的,在它的头部含有。

(2)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过程如下: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一部分T2噬菌体的蛋白质,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然后,用被标记T2噬菌体侵染细菌。

当噬菌体在体内大量繁殖时,生物学家对标记的物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噬菌体的并未进入细菌内部,而是留在细菌的外部,噬菌体的却进入细菌的体内。

可见,T2噬菌体在细菌内的增殖是在 DNA的作用下完成的。

该实验(3)结果表明:在T2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14.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格里菲思实验表明: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

(2)埃弗里实验结果:只有DNA可以使获得非致病性的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证据。

15.“验证DNA半保留复制的同位素标记法”实验重要:亲代、子一带和子二代的条带分布*“DNA的粗提取和物理性状”的观察实验(1)机械粉碎的方法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植物细胞),洗涤剂溶解细胞膜和核膜上的脂质分子,分离DNA和蛋白质利用DNA不溶解于乙醇的特性将其沉淀出来。

(2)利用甲基绿与DNA亲和力强,并且结合后呈现蓝色的特点,可鉴定DNA的存在。

16.“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临时装片制作:(1)取材【根长约2CM,早上10时剪取尖端0.5~1CM】(2)固定作用:杀死细胞,固定分裂相【1份冰醋酸:3份无水酒精】。

冲洗【洗去固定液,直接做可省略该步骤】。

长期保存可放于75%酒精(3)解离作用:去除果胶,根尖细胞易于分散【解离液:20%盐酸,解离时间约8~10分钟】(4)漂洗作用: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于清水中浸泡30s】(5)染色作用:细胞内核物质被染上颜色(红或紫)【切取解离好的根尖0.3~0.5cm,置于载玻片中央水滴中,滴上1到2滴0.1%酸酸洋红染液或1%龙胆紫,染色时间1-2分钟】(6)洗去染液作用:易于观察【在染液中滴加3~4滴清水,在边缘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染液,注意不能把材料吸走。

后加1滴清水,盖上盖玻片。

】(7)压片作用:使根尖细胞变成均匀的一层细胞层【在盖玻片上加层吸水纸,用大拇指轻压。

注意不能研转盖玻片,也可以用指甲或塑料笔的一端轻敲盖玻片】(7)镜检【先低→后高】1.有丝分裂实验中常用实验材料是,常用的的解离液为,常用的染液是。

实验步骤依次为:培养→取材→固定→冲洗→→→→镜检。

2.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态是()3、根尖解离之后进行漂洗的目的是 ( )A.使根尖不要过软 B.使解离效果更好C.使得压片时不易打滑 D.以免解离液对下一步的染色造成影响4、对根尖压片时要注意的是 ( )A.用拇指垂直向下用力压几下,不能研转 B.压片时要轻柔,不能用力C.要用坚硬的东西如镊子压盖玻片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D.要边压边转,才能使细胞分开5、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应先在低倍镜视野中找到 ( )A.染色较深的区域 B.染色较浅的区域 C.生长的区域 D.分生区的区域6、观察有丝分裂时的镜检应该 ( )A.先用高倍镜找到有较多细胞处于分裂期的部位,再换低倍镜观察B.先用低倍镜找到有较多细胞处于分裂期的部位,再换高倍镜观察C.在高倍镜下发现物像比较模糊时,用粗调节器进行调节D.在高倍镜下发现物像比较模糊时,先用粗调节器进行调节,再用细调节器进行调节7.王同学用高倍镜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根尖组织临时装片,压片后,发现许多细胞重叠在一起,无法观察。

其原因是()A.实验材料没有固定好B.实验材料没有解离好C.实验材料没有选好D.根尖没有做好清水漂洗8.取生长健壮的洋葱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压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A.应该选择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B.如果在低倍显微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调节器增加视野的亮度17.判断动物细胞分裂方式、时期(1)(2)据减数分裂后期细胞质分裂方式判断细胞(3)根据染色体数目判断:假设某生物体细胞2n,若染色体数目为4n是有丝分裂,n为减数分裂。

例:1. 下图是某种生物不同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假设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1)在A、B、C、D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

(2)A细胞中有个染色体,个DNA分子,个染色单体。

(3)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4)不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细胞有。

2. 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分裂薄玻片标本,看到哪些现象是减数分裂细胞所特有的()A.有纺锤体的出现 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C.染色体的复制 D.分裂后期形成细胞板3. 10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精子和10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若全部受精,则形成受精卵()A.10个 B.5个 C.20个 D.40个4. 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经复制后,一条染色单体含有()A.两条双链DNA分子 B.一条双链DNA分子C.四条双链DNA分子 D.一条单链DNA分子5. 某生物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有染色体18个,,该生物体细胞有染色体()A.18个 B.36个 C. 72个 D.9个18、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1).概念整理:①杂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一般用表示②自交:基因型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雌雄同花的植株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