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电视传播特性与电视文化

第2章电视传播特性与电视文化

在时光的流逝中展示画面,构成延续的艺术形象 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地点、画面上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展开 形象。
电视艺术在节目形态上体现出了高度的综合性与兼容性。 电视艺术在节目的制作也呈现出高度的综合性与兼容性。
3
第一节 电视艺术的传播特性
二、电视艺术的示范性和导向性
其一,因为电视屏幕所展示的世界是形象。(教育) 其二,电视是在满足人们消遣娱乐心理需求基础之上进 行传播的。 其三,电视节目内容极其丰富、广博。 正例;反例
15
第二节 电视文化
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的关系。 (2)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3)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16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电视艺术的特性。 2.什么是电视文化?电视文化对人类社会有哪几方面 的重要作用? 3.试述电视文化的发展趋向。
【考核知识点】
6
第一节 电视艺术的传播特性
五、电视艺术广泛的大众参与性
直接参与 间接参与
7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节 电视文化
电视文化
电视媒介自身所传播的信息内容 电视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之间,传播者与传播组织、传播 制度之间,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 由于电视传播而带来的社会、民族、国家以及每个个人 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信仰追求以及心理状态等的深 刻变革。
电视文化“民族化” 不仅仅是已经过去的、时代久远的 那些历史生活,还应包括近、现代乃至当代中华民族最 新的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 电视文化“民族化”还有一个问题便是继承与发展的问 题。
12
第二节 电视文化
3、人文化
“人文化”指的是电视文化创造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即 电视文化创造中那些具有独创性的,对人生有独到发现 的,表达了独特人生哲理、人文理想的价值存在。
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把老少几代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们 都聚集到一起,共同欣赏晚会的精彩节目。再如电视节目主持人面对观 众倾心相谈的形式、电视记者现场采访的形式、电视语言口语化的形式 等都很好地体现了电视艺术“普及性"的特征。
5
第一节 电视艺术的传播特性
四、电视艺术生动的视听逼真性
摄像的本身属于“照相式地再现事物”(巴赞语),而照 相方式以真实、精确的纪录再现现实生活为本体特征, 柯兹洛夫认为:“照相式地再现事物,要比任何其他再 现形式更加具体而明确"。 电视的逼真性是最切近现实生活原貌的,因此要求电视 反映生活要尽量生活化。但决不是说电视艺术只是对自 然形态的生活作自然主义的实录。
10
第二节 电视文化
1、大众化
在电视创作的价值取向上,要将“适应”与“引导”相 结合。 在电视创作的审美品格上,要将“通俗”与“雅致”结 合。 在电视生产与传播过程中,要将创作者的“设计”与观 众的“参与”结合起来。
11
第二节 电视文化
2、民族化
再现、表现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形态风貌、不朽标志是 “民族化”第一个层次的内容。 生动地展现这形态风貌后面的生活——“人"的生活则是 “民族化”第二个层次的内容。
影视编导 第二章 电视传播特性与电视文化
1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掌握电视艺术的多元化、多功能、多层次的审美 特性。 要求:认识电视文化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电视文化的发展趋向。 难点:了解电视文化的含义。
2
第一节 电视艺术的传播特性
一、电视艺术的综合性与兼容性
电视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体。
(1)应当重视对现实生活中敏感、重要人生问题的表现与探索。 (2)应当重视从历史素材中发掘富于时代感的新的命题。 (3)应当充分汲取中外电视文化乃至中外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 果,探索更具表现力的多样的叙述方式与表现方式。
13
第二节 电视文化
4、国际化
在电视运作模式上,应遵循国际惯例与国际准则。 在意识形态策略上即要“求同存异",也要“内外有别”, 应当鼓励电视作品“国际版"的独立推出。 集中各方面优势力量,努力将一批优秀人物推到国际电 视舞台前沿,向电视文化“国际化”的目标迈进。
4
第一节 电视艺术的传播特性
三、电视艺术的即时性和普及性
所谓“即时性”指的是电视节目擅长于表现和反映正在发生的、时 效性极强的事态与情状的性能,电视可完全做到现场可视性,这是 电视有别于其他传播媒介的最显著标志。
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
所谓“普及性”指电视的广泛传播范围。能适应各个文化层次观众 的普遍需求。
8
第二节 电视文化
一、电视文化对人类进步的深刻影响
1、传播和弘扬人类优秀的多元文化 2、深刻影响和推进人类的社会化进程 3、更新人类的生活观念与价值取向
9
第二节 电视文化
二、电视文化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趋向
对民族传统文化做较大规模的整理、继承、开掘和再创 造; 积极地吸纳外来文化与现代文化中的精华,为我所用, 以更符合世界电视文化发展潮流的状态、方式和水平呈 现在世人面前。
1. 电视艺术的特性
17
14
第二节 电视文化
三、电视文化发展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有的学者把电视的弊端——“电视病”概括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文化渗透和文化侵略(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送自己的 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造成抢劫、凶杀、道德堕落等严重社会问 题),并间接破坏和威胁着原有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文化个性); 第二种由于电视适宜表现形象的、表象的内容,不适于表现抽象 的、个性的内容,长此以往,便造成人的思维水平的降低,满足 于表象的理解和接受,而不愿做深人的思考,文盲、半文盲也随 之大量出现 第三种损害了人们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社会交往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