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诗歌赏析PPT

中国古代诗歌赏析PPT


力度:工笔、白描
(一)表达方式
3、抒情 1)直接:直抒胸臆 2)间接 a.人 b. 事:历史“用典” c.物:托物言志(象征表现手法)、借物抒情(托物) d.景:景情关系(景中藏情、情中见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 情于景)

赏析思维过程:写……景(画面)→手法╱景情关系,表达……情
(二)表现手法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四)行文结构
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铺垫、照应、悬念、开门见山、 伏笔、层层深入、总分、景情、画龙点睛、过度、抑扬
(五)材料取舍
主次、详略、繁简 赏析思维过程:手法+阐述运用(具体运用)+效果(作用、 好处、特点、情感)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9.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0.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1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1.传统:赋、比、兴 2. 现当代文艺理论 (1)象征 用典 (2)想象 联想 (3)映衬 景情理合一
(4)烘托
(5)反衬 (6) 伏笔 (7) 照应
渲染 自喻 自况
悬念 对比 抑扬
托物言志 动静相衬
(8)虚实结合
(三) 修辞手法(作用、术语) 比喻、对比、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双 关、互文、叠字、通感、引用
二、形象角度
(一)人物形象
(二)景物形象(意象、意境) 1.画面形、色、声、动、静、组合、色彩 2· 色调
(三)事物形态(咏物) 赏析思维过程:通过描写……(形象),手法→形成╱营造╱渲 染……(气氛 ╱境),表现了……(意╱志)
三、艺术表达技巧角度
(一)表达方式 1、表达方式综合使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 2、描写 (1)角度:正侧、动静、点面、视听 、虚实 、乐哀 (2)对象:人物(语言、动作、肖像、心里)、环境、场面、细节
中国古代诗歌赏析
——理论系统的复习与整理
弥城中学
普晓兰Leabharlann 一、语言角度(一)具有表现力词 词性:形(颜色、叠词)、动、数量词、虚词(副)、拟声
结构:叠词(形、拟)、倒装、押韵、重复出现
(二)能体现作家的喜怒哀乐(情感体验)的词、句
(三)语带双关(既有表层意又有深层意)词语、句子
赏析思维过程:点出词“ ”释义→词性/技巧/手法→描述画面→ 结 构╱意境 ╱形象╱主题╱效果╱特色╱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