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


再施行逆变换可求得其解为:
其中,
s

Q
4 T
W

u,
r B

W
u,Biblioteka r B
1
e

y

4
r2 B2
y
dy
uy
u r2
4Tt
(4-33) (4-34)
有关推导过程请参阅文献[2]。(4-33)式为Hantush和
Jacob于1955年建立的有越流补给的承压水完整井公式。其
厚的;
(2)含水层中水流服从Darcy定律; (3)虽然发生越流,但相邻含水层在抽水过程中水头保持不 变(这在径流条件比较好的含水层中不难达到); (4)弱透水层本身的弹性释水可以忽略,通过弱透水层的水 流可视为垂向一维流;
(5)抽水含水层天然水力坡度为零,抽水后为平面径向流; (6)抽水井为完整井,井径无限小,定流量抽水。
(2)抽水中期,因水位下降变缓而开始偏离Theis曲线, 说明越流已经开始进入抽水含水层。
这时,抽水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抽水含水层的弹性 释水,二是越流补给, r2 值由零进入有限值,即:
4 yB2
W

u,
r B



1

e
y

4
r2 B2
y
dy

uy
1e ydy W uy
出,有越流补给的s-t关系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图4-11 越流潜水含水层的标准曲线
(1)抽水早期,降深曲线同Theis曲线一致。这表明越流尚
未进入主含水层,抽水量几乎全部来自主含水层的弹性释
水。在理论上,相当于
K1 m1
=0或B→∞,W

u,
r B
→W(u)此
时和Theis曲线一致。
标准曲线组中又反映出,r
The piezometric surface was horizontal prior to pumping
The well is pumped at a constant rate
The well is fully penetrating
Water removed from storage is discharged instantaneously with decline in head
第四章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
MULTIPLE AQUIFERS
Distorted scale!!
1
2009-11
第四章 地下水向完整井的非稳定运动
• §4-1 承压含水层中的完整井流 • §4-2 有越流补给的完整井流 • §4-3 有弱透水层弹性释水补给和越流补给
的完整井流 • §4-4 潜水完整井流
The Hantush-Jacob solution has the following assumptions:
The aquifer is leaky and has an "apparent" infinite extent
The aquifer and the confining layer are homogeneous, isotropic, and of uniform thickness over the area influenced by pumping
r 2 r r B2 T t
相应的定解条件为:
s 0 t 0
0r
s 0 r
lim
r0

r
s r



Q 2T
t 0
t0
(4-29)
(4-30) (4-31) (4-32)
对方程(4-29)施行Hankel变换,于是原定解问题变为常微 分方程的初值问题,可以很容易地求得它的特解。
图4-9 有越流补给时承压含水层中的完整井
第3章探讨了这种情况下的稳定运动(图3-9)。 现在进而探讨这种情况下的非稳定运动。研究时采用了和
研究稳定运动时相同的地质模型(图3-9)和假设,即: (1)越流系统中每一层都是均质各向同性,无限延伸的第一 类越流系统,含水层底部水平,含水层和弱透水层都是等
The well diameter is small, so well storage is negligible
Leakage through the confining layer is vertical and proportional to the drawdown
The head in any un-pumped aquifer(s) remains constant
Storage in the confining layer is negligible
Flow is unsteady.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根据微分方程(1-83),把水头化为以降深 表示,并改用柱坐标,于是有越流补给的抽水含水层中地 下水运动的基本方程为:
2s 1 s s s
• 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 • 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4-2有越流补给的完整井流
4.2.1 基本方程 在第1章中,我们曾谈到在越流含水层中抽水时会发生
越流。有时,人们把这种系统,包括越流含水层、弱透水 层和相邻的含水层(如果有的话)称为越流系统(图1-30)。
越流系统通常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越流系统是不考虑弱透水层弹性释放、忽略补给层 水位变化的越流系统; 第二越流系统是考虑弱透水层弹性释放、不考虑补给层 水位变化的越流系统; 第三越流系统是不考虑弱透水层弹性释放、考虑补给层 水位变化的越流系统。
u
因此,越流含水层的降深小于无越流含水层的降深,而 且随 K1 增大(即 r 越大),越流含水层的降深比无越 流含水m1层的降深小B得越多。
中W

u,
r B

,为不考虑相邻弱透水层弹性释水时越流系统的
井函数,其值列于教材表4-5中。
4.2.2 公式讨论
1) 降深-时间曲线的形状
s
将(4-33)式写成无量纲降深形式:
Q
4T
W

u,
r B

根据表4-5的井函数表,绘制
W

u,
r B


1 u
曲线(图4-11).曲线反映
B
不同时,与Theis曲线吻合的
时 (间即也Br不越一小样)。,在同其T他he条is曲件线一一定致时的,过如程果就越越流长系。数这mK1说1 越明小,
弱透层透水性越小,厚度越大,阻力越大,越流进入抽水层
的时间越晚。当弱透水层透水性无限小时,在有限的抽水时
间内,可能没有明显的越流反映,而同Theis曲线相一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