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城市经济学专业城市经济发展(精)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城市经济学专业城市经济发展(精)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城市经济学专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方向考博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一、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院系(招生人数专业(招生人数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507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40202Z1★城市经济学(202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刘治彦①1001英语、1002日语、1003俄语、1004德语、1005法语选一②2001经济学原理③3124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二、导师介绍魏后凯: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博士生导师。

1963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衡南县, 200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生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主任、教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民委、北京市、广东省、宁波市等决策咨询委员。

二级学科专业为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区域政策、城镇化、产业发展与布局、区域规划等。

负责主持了70多项国家重大(重点、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重点以及各部委和地方委托研究项目,公开出版独合著学术专著12部,主编学术专著20部,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00多篇,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成果获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

1993年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青年、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2001年享受国务院颁布的政府特殊津贴,所领导的《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组2010年荣获“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2013年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人员。

宋迎昌,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博士生导师。

1965年10月出生于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县。

199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人文地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从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工作,现任所长助理兼城市与区域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二级学科专业为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城市与区域管理。

主要著作《城市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都市圈战略规划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学术论文《发达国家城镇化的经验与启示》(2013、《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探索与展望》(2012、《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影响》(2010、《国外都市经济圈发展的启示和借鉴》(2009。

主持的主要课题有《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山东省住建厅招标项目,2013年、《北京市昌平区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创新研究》(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昌平分局委托项目,2013年、《城市与区域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础研究学者资助计划项目,2010-2012.年。

刘治彦,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系硕士生导师。

1967年8月生于黑龙江省呼兰,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环所党委委员、城市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信息集成与动态模拟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等学术团体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编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二级学科专业为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向为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城市化、“城市病”治理、城市区域模拟与智慧城市等。

主要著作有:《中国城市化战略选择政策研究》(合著,2013;《中国城市发展30年》(合作主编,2009;《城市区域经济运行分析》(独著,2006;《城市经济学》(主编,2005;《城市经济学原理》(副主编,2005;《态势?战略?对策——以工业为主导的江西省经济发展战略》(合作主编,2005。

主要论文有:《关于我国经济结构优化问题的思考》(独撰,2013;《中国绿色产业发展态势与对策》(2012;《中印城市新移居者住房政策比较》(英文,2012;《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成因与治理对策》(2011;《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评价与展望》(2010;《中国城市区域发展格局与改善策略》(独撰,2008;《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对荒漠化影响分析》(2004等。

目前承担课题主要有“城市信息集成与动态模拟研究-北京市为例”(国家发改委,2013;“我国北方荒漠化治理成效”(社科院国情重大;“生态休闲养生(养老城市规划与标准”(浙江丽水市;“城市功能区布局结构优化”(广州市;“城市建设投融资对策”(重庆南川区等。

先后获全国青年国土整治对策论文赛一等奖(1986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城环所论文一等奖(2010年等。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三、参考书目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柒柒,贰陆柒捌,伍叁柒,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

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

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

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

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

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

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

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

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

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

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四、社科院考博英语社科院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阅读、翻译和写作等。

社科院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在各考博院校中还是比较高的,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

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柒柒,贰陆柒捌,伍叁柒,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

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社科院考博英语一本通。

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

育明考博教研部主编的《考博英语真题解析》《考博词汇》,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是最为权威的考博英语备考资料。

同时也得到了育明考博学员的肯定和证明,并且每年都会再版更新。

可以联系育明考博购买邮寄,或在全国各大书店及卓越亚马逊及当当网下单。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专注于北京地区高校的考博英语及专业课课程辅导。

根植育明学校深厚的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辅导学员人数及辅导成绩连续多年稳居第一。

针对清华大学各专业的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包括:考博英语课程班、考博专业课课程班、申请制课程班、高端协议班。

历年考博课程班的通过率均超过80%。

五、考博专业课考博就是考专业课,专业课定生死。

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可不仅仅是看看参考书就可以的。

以下是育明教育考博课程的授课规划,整个授课规划由本专业博士生和组织设定,结合了考试命题的实际,借鉴了历届育明成功学员的复习计划和成功经验,是育明教育考博课程授课质量的保证和高录取率的基础。

考生们也可以借鉴这一复习规划来指导自己的备考。

第一阶段:框架的构建和重点的掌握深入解构核心参考书,建立知识理论体系框架并对重点知识章节和常见考点进行整合。

理清楚学科发展史,特别是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主张,提出的背景和评价。

根据专业课老师讲解借鉴前辈经验最终形成学员的专属笔记。

第二阶段:专题整理和讲解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由专业课老师带领整理重要常考的学科专题,进行各个知识模块的深化和凝练。

以专题为突破口夯实并灵活运用理论知识。

第三阶段:时事热点和出题人的论著对出题老师的研究重点,最新论文成果和重要的上课的笔记课件进行讲解。

对本专业时政热点话题进行分析,预测有可能出现的题型和考察角度。

第四阶段:历年真题演练和讲解对历年真题进行最深入的剖析:分析真题来源、真题难度、真题的关联性,总结各题型的解题思路、答题方法和技巧。

全面提升学员的答题能力,把前面几个阶段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分数。

第五阶段:模拟练习及绝密押题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

开展高强度模拟考试,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

结合最新的内部出题信息和导师信息进行高命中押题。

六、考博特别注意事项(一关于招考类别:社科院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均为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博士生,根据考生报考时的身份区分为非在职和在职两类。

1、非在职:非在职考生入学前(最迟在入学当年9月30日前必须将人事档案转入社科院,且中途不得转出,毕业时按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户口根据自愿的原则可迁入社科院。

2、在职:在职考生人事档案、户口不转入社科院,毕业后回原单位就业。

委托培养博士研究生按在职类别办理。

入学时需签订考生、委托培养单位、培养单位三方协议书,毕业时按协议规定回委托培养单位工作。

考生在报考时应慎重选择考生类别,一旦选定原则上不能更改,考生因特殊情况需更改的,应最晚于录取前向招生办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进行更改,过期一律不作更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