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外业务管理(ppt68).pptx

表外业务管理(ppt68).pptx

其次,表外业务形式多样。
第三,表外业务,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类业务 的金融杠杆性极高。
最后,表外业务透明度低,监管难度大。
13.1.2表外业务的分类
1. 按照是否构成银行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可 以将表外业务分为两类
1) 或有债权/债务类表外业务
此类业务也即狭义的表外业务,它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转化为表内资产或负债业务。此类业务 主要包括贷款承诺、担保和金融衍生工具类业务。
13.2.1商业信用证
商业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一种重要方 式,是指进口商请求当地银行开出的一种证书, 授权出口商所在地的另一家银行通知出口商,在 符合信用证规定的条件下,愿意承兑或付款承购 出口商交来的汇票单据。信用证结算业务实际上 就是进出口双方签订合同以后,进口商主动请求 进口地银行为自己的付款责任做出的保证。
2)信用证是一种独立文件
信用证的开立以买卖合同作为依据,但信用证一旦开 出就成为独立于合同以外的另一种契约,不受买卖合 同的约束。
3)信用证业务一切都已单据为准,而不以货物为准。
2. 商业信用证的作用
1)对进口商来说,商业信用证的使用,提高了他的资 信度,使对方按约发货得到了保障。保证货物上船前的 数量和质量。由于申请开证时,进口商只需交纳一部分 货款作为押金即可,实际上是银行为进口商提供了一笔 短期融通资金。
13.1表外业务的概述
13.1.1 表外业务的涵义及特点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 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 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表外业务的 概念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不涉及资 产负债表内金额的变动,与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密切相关, 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经营活 动。
2)对出口商来说,最大的好就是出口收款有较大的保 障,银行作为第一付款人,使付款违约的可能性降为极 小。另一方面,就可避免进口国家禁止进口或限制外汇 转移产生的风险。
从银行角度来看,商业信用证业务又是一种 重要的表外业务。在这项业务中,银行以自身的 信誉来为进出口商之间的交货、付款作担保,一 般来说不会占用其自有资金,因此是银行获取收 益的又一条重要途径。
1. 信用证的特点
1)开证银行负第一性付款责任
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保证付款的文件,信用证的开证银 行是第一性付款人,即主债务人,只要受益人所提交 的单据与信用证条款一致,不论申请人是否履行其义 务,银行应承担对受益人的第一性付款责任。在信用 证业务中,开证行对受益人的责任是一种独立的责任。
第13章
表外业务管理
学习目的:
从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之时起,现代商业银 行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此间,为适应经济和 政策环境的不断变化,商业银行经历了一个充满进 取和变革的发展历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 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市场份额 正在不断被蚕食。对此,商业银行除了改善传统业 务外,必须积极拓展表外业务。表外业务已经成了 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本章的学 习要求学生了解表外业务的概念、特点、分类、发 展的现状及与原因等,掌握担保或类似的或有负债 业务、承诺业务、与利率和汇率有关的或有项目及 资产证券化这几类重要的表外业务。
2) 承诺类表外业务
承诺是指银行承认并按约定在特定的时点或 时段完成某项或某些业务的许诺,一般分为不可 撤销的承诺和可撤销的承诺。前一类主要有商业 票据、备用信用证额度、循环信用证额度、回购 协议、票据发行便利等,后一类包括透支、信用 额度等。
3)与利率和汇率有关的或有项目
主要是指80年代以来与市场价格有关的金融 衍生工具,这些工具是以股票、债券或货币等资 产为交易基础派生出来的,其本身不能独立存在。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减少金融市场成本和收益的不 确定性,使客户在现货市场已经发生的金融业务 可能出现的损失在衍生工具市场上得到弥补。
4)资产证券化
所谓资产证券化,是指银行将具有共同特征 的、流动性较差的盈利性资产集中起来,以此为 基础发展具有投资特征的证券的行为。
13.1.3表外业务的发展与现状
近20多年来,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表外业 务有了相当惊人的发展,这首先表现在商业银 行表外业务金额上。
随着表外业务的大量增加,商业银行的非 利息收入也迅速增长。
2) 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的这类业务活动是无风险的服务活 动。银行只提供金融服务而不承担任何资金损失 的风险,目的是收取手续费,不构成银行的或有 债债务。
2. 按照业务性质,可将表外业务分为四类
1) 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
此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证人和保人的身份 接受客户的信托,对国内外的企业提供信用担保 服务的业务。
从表外业务的收入来看,在西方发达国家, 一般最低已达到银行业务总收入的25%以上, 大银行甚至超过50%。
由表外业务所提供的服务种类也在迅速增 加。
13.1.4表外业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的原因
作为金融企业,商业银行与其他企业一样,追求自 身利益的最大化——利润最大化,银行为实现这一目标 力求确保自身金融资产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表 外业务恰好具备的这“三性”的统一,成为商业银行积 极发展表外业务的内在因素。而推动银行拓展表外业务 的客观因素可归纳为以下:
广义的表外业务是指所有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经营 活动,除了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还包括商业银行从事的 不需要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金融服务类表外业务。通常所 说的表外业务是指狭义的表外业务。
与商业银行从事的表内业务相比,表外业务 的特点异常鲜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最突出特点是提供 非资金的金融服务,资金与服务相分离。
1. 全球金融环境动荡、风险加剧 2. 对银行的监管进一步加强 3. 金融市场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4. 金融市场竞争加剧 5. 科技进步的推动
13.2 担保或类似的或有债权
在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中,有很大一 部分是与贸易相关的清算、支付、融资等 业务。这些业务的开展不仅大大推动了贸 易的发展,同时也为银行带来了可观的收 益。本节将具体介绍其中商业信用证、备 用信用证以及银行承兑汇票业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