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1)
百舸争流的思想PPT课件(1)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考点分布】
高考考点 试题分布 题型 分值
1、哲学的基本问题
2007 江苏 2009 广东 2007 2008 2008 2009 2009 广东 山东 江苏 广东 江苏
选择 非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2 11 2 4 2 2 2
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比较: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根本观点
知识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本原(唯物论)
(划分唯物、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知识点2:唯物主义(导学案 P3) 基本特征
旧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哲学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 映的客观实在(P29)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③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④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⑤我思故我在 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 不到,只怕想不到
体验高考
1、(2009江苏)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B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2、(2008广东)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 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是( B ) 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本原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有意识后有物质
决定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决定物质
①“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唯物主义 ②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①⑥ ③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④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唯心主义 ⑤我思故我在。 ②③④ ⑥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⑤⑦⑧ ⑦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历史 使命
解释世界 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认识和改造世界
世界 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 义上的原子 本质 形态
共同点
体验高考
(2009上海文综)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 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 也”。他们的观点属于(D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科学的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知识点3: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 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 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 西,认为客观事物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 人的主观精神。
唯 心 主 义
客观唯心 主义
把客观精神(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 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轻松一刻: 一艘轮船在航行中遇到了风暴,船长大声喊道“谁会祷 告?” 船上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我会!”船长说:“那好, 你 就开始祈祷吧!其他的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逃生。因为正巧 差一个救生圈!”从哲学的角度,船长的做法 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嘲讽 ——
思考:唯心主义世界观有哪两种基 本形态?各有何特点?
生活、实践: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Why
一切哲学: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两大阵营)
两个对子与两大阵营
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原 根本 是什么?
对立 从属
辩证法
根本 对立 世界的状态 是怎么样?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复习回顾
唯物主义 思维和存在 何者为本原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哲 学 的 基 本 问 题
What
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 有无同一性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为什么?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原因: ①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 何者为本原 (唯物论) 有没有同一性(认识论) 回避的基本问题 (划分唯物、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②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辨一辨: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能 不能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 合作探究:为 自然 没有科学依据 既唯物又辩证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 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 什么说马克思 不 观 统一 主义哲学在历 同 社会 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 史观上坚持了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历史 唯物主义? 自主探究:为 点 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 观 (结合课本P30、 什么说马克思 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 P89) 主义哲学是科 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 意识对物质具有 与意 学的? (缺少辩证法思想) 能动作用 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 识的 (既唯物又辩证) 关系 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