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陕西省中考化学副题
第I卷(选择题共14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Fe—56 Cu—64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计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9.下列有关空气和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都是氧化物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液态氧气可用作医疗急救D.硫、磷、酒精在氧气中的燃烧都属于化合反应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PH B.蒸发C.稀释D.过滤
11.对下列现象或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修建防火墙、开挖隔离带均可以防火,是因为它们均隔离了可燃物
B.明矾和二氧化氯均可用于净水剂,是因为它们都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C.NaOH和CaO溶于水时均能放出热量,是因为它们都能和水发生反应
D.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后质量分数都会变小,是因为它们都有吸水性
12.X、Y、Z、Q是常见的四种元素,X的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Y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Z的原子序数为11,Q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常用来除铁锈。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Q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Z、Q组成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
C.X、Y组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X3Y D.X、Y、Q组成的化合物可用作氮肥
1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铁粉和镁粉反应B.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C.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
14.现有如下转化关系:①Zn ZnSO4,②ZnO ZnSO4,③Zn(OH)2ZnSO4。
对这三种转化关系比较归纳正确的是()
A.三种转化都只能通过与稀硫酸反应来实现B.实验室制取硫酸锌的方法只有这三种
C.上述四种物质中锌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D.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可以转化为盐
15.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探究铁、铝、铜的活动性强弱
B .探究CO 2是否与水发生了反应
C .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D .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计19分)
16.(3分)Ⅰ、Ⅱ两小题只选做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题计分。
I .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可以加工制成有机合成材料。
(1)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加工有机合成材料的过程属于 变化。
(3)常见的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有塑料、 、合成橡胶。
Ⅱ.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
(1)汞、镉、铅的摄入不仅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还是造成土壤污染的因素之一,这里的“汞、镉、铅”是指 (选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污水处理中,可用 来吸附有色物质和异味。
(3)燃煤脱硫是防治大气污染的一种措施,其目的是减少 的排放。
17.(3分)某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分析并回答问题。
(1)物质甲中一定含有 种元素。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反应中生成CO 2和H 2O 的质量比为 。
18.(4分)如图是实验室模拟炼铁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加热前先通CO 的目的是 ; (2)实验时,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
(3)CO 有毒,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
写出处理尾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4分)如图1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分析并回答问题。
CO 2
干燥的
石蕊试纸
湿润的
石蕊试纸
稀盐酸 稀硫酸
大 理 石 碳 酸 钠
铜片
FeSO 4溶液
铝片
图1 图2
(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温度和。
(2)60℃时,从含有少量NaCl的饱和KNO3溶液中得到KNO3的方法是。
(3)甲同学按图2操作配制20℃时一定质量的NaCl饱和溶液(ρ水=1.0g/mL)。
①最后一步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②乙同学认为甲所配制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理由是。
20.(5分)工业上粗盐(含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精制的工艺流程如下:
(1)X中含有的阳离子是;沉淀C的化学式是。
(2)写出生成沉淀D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溶液E中加过量稀盐酸的作用是。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2分)
21.(5分)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A→D是制取并收集一瓶CO2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填序号)。
(2)E装置与C中的发生装置相比,优点是。
(3)F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G中无明显反应现象,若要证明发生了反应,可向试管中加入的试剂有(填序号)。
A.稀盐酸B.酚酞溶液C.氯化钙溶液
22.(7分)某小组同学对“一次性发热贴”(标签如图1)产生了兴趣,便打开用过的发热贴,发现内部是褐色固体,于是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发热贴的发热原理是铁粉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放出热量。
【问题1】发热贴中的铁粉是否完全被氧化?
【猜想】猜想Ⅰ:铁粉完全被氧化猜想Ⅱ:铁粉部分被氧化
【探究1】取褐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黄色,滤渣为黑色。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黄的原因。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猜想成立。
【问题2】黑色滤渣中含有什么物质?
【探究2】同学们将上述滤渣干燥后,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充分燃烧,观察到滤渣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向瓶中注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滤渣中有。
结合已有知识和资料,分析可知该物质也是发热贴中的一种成分。
部分同学还想验证发热贴中存在氯化钠,他们取【探究1】中的黄色滤液,滴加AgNO3溶液,观察到
,则认为发热贴中存在氯化钠。
某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证明发热贴中一定存在氯化钠,理由是。
【问题3】发热贴中氯化钠起什么作用?
【探究3】同学们结合资料,回顾相关知识,联想到铁锈蚀不仅与水和氧气有关,还可能与盐分有关,设计并进行如图2实验,观察到B中铁粉生锈较快。
【表达交流】你认为发热贴中氯化钠的作用是。
四、计算与分析题(共1小题,计5分)
23.小明将30%的H2O2溶液加水稀释,并用其制取O2。
(1)稀释过程中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填序号)。
a.量筒b.烧杯c.托盘天平d.玻璃棒e.漏斗f.胶头滴管
(2)用稀释后的溶液按如图实验,分析并计算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4年陕西省中考化学副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9.C 10.B 11.A 12.C 13.B 14.D 15.C 二、填空及简答题
16.Ⅰ.(1)混合物(2)物理 (3)合成纤维 Ⅱ.(1)元素 (2)活性炭(3)二氧化硫(或SO 2) 17.(1)4 (2)分解反应 (3)22:9
18.(1)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2)固体由红棕色变为黑色(3)2CO +O 2
点燃
2CO 2
19.(1)溶质与溶剂的性质(2)降温结晶(3)①加快NaCl 的溶解 ②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50g 水中最多溶解NaCl 的质量为18g ,而甲在50g 水中加入了16g NaCl 。
20.(1)Ba 2+
Mg(OH)2 (2)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或BaCl 2+Na 2CO 3=BaCO 3↓+2NaCl
(3)除尽过量的Na 2CO 3 三、实验及探究题
21.(1)B (2)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终止 (3)CO 2+Ca(OH)2=CaCO 3↓+H 2O AC 22.【探究1】Fe 2O 3+6HCl =2FeCl 3+3H 2O Ⅰ
【探究2】碳(或C ) 有白色沉淀产生 FeCl 3和AgNO 3溶液反应也能产生白色沉淀 【表达交流】加快铁粉生锈 四、计算与分析题 23.(1)abdf
(2)解:设50g 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
根据题意得氢气质量为:50g +3g -52.2g =0.8g 2H 2O 2
2
MnO 2H 2O +O 2↑
68 32 x 0.8g g
x 8.032
68=
x=1.7g 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507.1⨯g
g
=3.4%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