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第3周教案 (3)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第3周教案 (3)

3、谁能结合课文内容把这温馨的画面背后的动人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听?
1.听了这个故事后,谈谈感受。
2.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亲人之间的责任感和深深的爱?理解重点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句子。
①“急切”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②“安慰”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③“牺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2.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得到过的礼物,并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得到过的礼物,并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
二 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认读生字、新词。大屏幕出示生字
2.理解词语的意思。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2.教师小结,板书课文题目,质疑。
(1)齐读课文题目,说一说你对课文题目的理解。
(2)围绕课文题目,你能提出问题吗?
2课件出示璎珞图片,教师简介:璎珞是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多用为颈饰,璎珞原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后来随着佛教一起传入我国,唐代时,被爱美求新的女性所模仿和改进,变成了项饰。它形制比较大,在项饰中最显华贵。
5.小结:
1、品读课文
2、赏析交流
四、拓展延伸
同学们,也许这把倾斜的伞就在你的身边,你却对它视而不见,如果我们能像作者那样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观察生活,用心感悟生活,那么我们就能从平凡中悟出真谛,从点点滴滴中感受亲情。
你留心了吗?在生活中,一句问候,一个眼神,一个小小的举动……往往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快乐。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记在小本本上吧。Leabharlann 课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礼物》。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学习了生字、新词。那么同学们都掌握字词了吗?
2.认读生字、新词。
3.每逢节日或一些特殊的日子,我们经常收到礼物,我们的每一件礼物或许都包含这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张与礼物有关的图。请看投影,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请把看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说一说。
板书设计
6倾斜的伞
温情
第16节
课题
77、礼物
第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教者
班级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理解词语、能够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掌握生字、理解词语、能够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资源及教具
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1.礼物,是一份祝福,一份情意。也许它很平凡、很普通;也许它别出心裁;也许它看得见、摸得着,也许它只能用心感受……但是无论怎样的礼物,它对赠送的人和收受的人都有特别的心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与礼物有关的课文,感受这份独特的心情。(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体会“倾斜的伞”所代表着的祖孙间的亲情,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体会到祖孙间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教学难点
体会“倾斜的伞”所代表着的祖孙间的亲情。
教学资源及教具
课件
教学流程
2、开火车分段检查朗读。
3、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4、认读生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自然段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
2.朗读全文,把课文读通顺。
读课文,
板书设计
8、一串红樱珞
péi jiàyòu rén guāng zéhuáng kǒng tūn yàn
陪嫁诱人光泽惶恐吞咽
tuòmòshuōhuǎng xùn chìtǔkēng xiǎo chǎn
学生讲述
二、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说说初读课文后,你对课文有什么了解。

学生读、画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交流。重点谈谈对词语的理解。
3.集体认读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卡片:
堂屋:正屋中居中的一间或泛指正屋。
风风火火: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唾沫说谎训斥土坑小铲
反思
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在与人交往时要诚实。
学生讲述
二、教师范读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学生听读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
(1)、学生独立
(2)、集体纠正读音;
2、指名朗读。
3、出示词语,并理解。
4、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等)
1、学生自读课文
2、朗读。
3、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4、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等)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说说雨中的伞下发生着怎样的故事。
2、思考:从这把“倾斜的伞”你感受到了什么?
1、读课文,说说雨中的伞下发生着怎样的故事。
2、思考并回答
板书设计
6、倾斜的伞
喜欢 每逢 墨绿色 胳膊 笑眯眯 湿透 衣服 微微 颤抖
第14节
课题
6、倾斜的伞
第2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教者
班级
教学目标:
1、了解在雨天外公对年幼的“我”的呵护以及长大成人后的“我”在雨中对年迈的外公的照顾。
第13节
课题
6、倾斜的伞
第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教者
班级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五个生字,掌握十三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亲情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资源及教具
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师:在茫茫的大雨中,同学们有没有和大人同打一把伞?伞是向谁那边倾斜呢?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倾斜的伞》看看在这把伞下有着什么动人的故事。
①怎样读好这段话?
②说说读这段话后你有什么感受。
③指导朗读
3.你又从哪儿感受到了爸爸妈妈对孩子们的爱?
(1)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理解句子。
投影出示句子:
①“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复杂的感情?
②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1、学生说感受
2.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须”,书写时注意三撇的写法,三撇相连似垂线,长短角度有变化,三撇间距要相等,末撇稍长要带尖。
1.认读生字、新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归类记忆生字。
4、书写生字
1.分段读课文。读准字音,巩固生字、新词。
2.朗读全文,看谁读得流利。
1.分段读课文。读准字音,巩固生字、新词。
2.朗读全文,看谁读得流利。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你能说说伞下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吗?你从“倾斜的伞”中体会出什么?(板书:外公→爱→我 我→爱→外公)
二、品读课文
让我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从这把“倾斜的伞”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体会“我”和外公的所思所想吗?是从课文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可以在文中画一画,读一读,也可以和小伙伴说一说。
小结:图中的妈妈搂着两个孩子,亲吻着小女孩的额头,流下了激动的、高兴的眼泪。就在这温馨的画面背后有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
4.讲故事。
谁能结合课文内容把这温馨的画面背后的动人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听?(注意不是说主要内容,而是生动地讲述故事。)
1、认读生字、新词。
2、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请把看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板书设计
7、礼物
压低安慰牺牲缝补郑重
第17节
课题
7、礼物
第2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教者
班级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课文题目的深刻含义。
3.体会家人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课文题目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家人之间那种温馨的情感和责任感。
教学资源及教具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殷红:发黑的红色。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
觊觎已久:非分的希望或企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很久了。
诱人:对人有吸引力。
(出示;毫不犹豫,躁动,惶恐,惊恐,疲惫 勃然大怒,盘旋,寝食难安,心事重重,出人意料等)
5.积累词语。
1、学生自读课文
4读这段话,注意读出语气。
西尔维娅上前一步,郑重地说:“妈妈,我俩有话跟您说。”
①“郑重”是什么意思?②怎样读好这句话?(用郑重的语气。)
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我们就是知道!”西尔维娅语气很坚决,“听我说,妈妈!您答应过五月底给我买把扇子的,安利柯也盼着他的颜料盒呢,现在我们什么都不想要了。没有这些东西,我们一样会高兴的。是吗,安利柯?”
在文中画一画,读一读,也可以和小伙伴说一说。
三、全班交流
1、读一,二自然段)抓住“每逢”、“一蹦一跳”、“挽住”动词感受到“我”和外公感情很好,外公对我精心呵护,我对外公很依恋。
2、从“一半是墨绿色,一半是灰蒙蒙的”你感受到了什么?外公的三次笑有什么不同?
3、外公在想什么?
4、文中的我是要珍惜什么?爱护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结合你课前搜集的有关爱心故事的资料和你的日常生活经历,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