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淮安市开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无答案)

淮安市开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无答案)

淮安市开明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2分)1.给下面文段中的两个加点字注音,找出并改正其中的两个错别字。

(4 分)走进开明校园,美丽的花草树木让你赏心悦目,心犷神怡;精彩的课堂教学让你茅塞.顿开,收获颇丰;丰富的课外活动让你眼花瞭乱,应接不暇……在开明校园里学习与生活,你一定会大获裨.益。

注音:塞(▲)裨(▲)改错:▲改为▲▲改为▲2.下面文段中两处画线句均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4 分)淮安市开明中学“科艺节”活动刚刚落下帷幕。

①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使我们培养了浓厚的探究科学的兴趣。

②各种各样的才艺表演也提高了我们的情操。

在科学与艺术的天地里,我们尽情地享受着学习的快乐。

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6分)……我的朋友....牵着他的羊走了六年了。

我在这儿讲述他的故事,是为了不忘记他。

忘了朋友是可悲的。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朋友的。

也许有一天我也像大人那样,除了数字,对别的东西都失去兴趣。

为了这个缘故,我买了一盒颜料和几支铅笔。

到了我这个年龄才重拾画笔是困难的……①这段文字中的“我的朋友”指的是▲,他的塑造者是▲ (作者国籍)的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2分)②“我”这个年龄重拾画笔是困难的,为什么还要决心买颜料和铅笔呢?(4分)4.诗句填空。

(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8 分)必答题:①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②▲ ,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③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④▲ ,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⑤青山有幸埋忠骨,▲ 。

(《杭州岳墓对联》)⑥▲,无欲则刚。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选答题:⑦等闲识得东风面,▲ 。

(朱熹《春日》)⑧四面湖山归眼底,▲。

(《湖南岳阳楼对联》)⑨桃花潭水深千尺,▲。

(李白《赠汪伦》)⑩▲,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二、阅读与理解(58分)(一)阅读诗歌,完成5-6题。

(4分)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诗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渲染了怎样的氛围?(2分)6.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0题。

(21分)【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选自沈复《幼时记趣》)【乙】一道士自夸法术高强,做得好驱蚊符。

或请得以贴室中,至夜蚊虫愈多。

往咎①道士。

道士曰:“吾前往观之。

”见所贴符曰:“原来用得不如②法耳。

”问:“如何用法?”曰:“每夜赶好蚊虫,须贴在帐子里面。

” (选自《笑林广记》)【注释】①咎:怪罪,责怪。

②如:遵从,依照。

7.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4分)①明.察秋毫②以土砾凸者为邱.③鞭.数十④吾前往观.之8.翻译下列句子。

(9分)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③或请得以贴室中,至夜蚊虫愈多。

9.阅读甲文,请简要概括作者幼时获得了哪些“物外之趣”。

(4分)10.甲文“留蚊”和乙文“驱蚊”的情节都让我们觉得很有趣,请分析它们各自“趣”在哪里?(4分)(三)阅读《给燕子留个门》,完成11-14题。

(16分)给燕子留个门干亚群⑴当河里最后一块冰被我们捣碎后,叮叮咚咚的水流声从村东一直响到村西。

也就这么几天里,村里又多了一份热闹,门前的枣树上开始有叽叽喳喳的声音。

老人便把门开得大大的。

我们感到不解。

老人说,燕子回来了,它们要筑巢,如果关着门,燕子会觉得主人不欢迎它们。

⑵敞开的门,有春风灌进来。

春风仿佛在铺一条无形的路,是空中温暖的路。

燕子顺着赶过来。

春风把沿途的树都弄绿了。

于是,有一天,我们听见燕子的叫声,看见燕子的身影——像黑色的闪电。

⑶老屋横梁上的那只燕子窝,跟我们玩的那种烂泥炮形状差不多,上宽下窄,不过看起来有点疙里疙瘩。

我们也不知道哪一年筑的,每年的春天总能看到两只燕子飞进飞出,然后孵出一窝小燕子。

去年的燕子窝在守候今年的燕子。

⑷村里的房屋多是平房,有些还是茅草房。

燕子似乎并不嫌弃,只要人们开着门,有一处可容它们筑巢的地方,它们就会把巢安在那儿。

老人们说,家有燕子窝,那是一家人的福气,说明这家风水好。

所以家里有老人的,每到春天总是盼望着门前呢喃的声音。

我们那儿并不重视喜鹊,而把燕子看成喜鹊的化身。

村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如果身体不适,他们就把能不能熬过冬天作为给自己的一个命数。

二月初燕子准时飞回来,那些躺了一冬的老人不管可不可以下床,都要起来在门口坐一坐,听听燕子的呢喃,看看燕子忙碌地衔草加固巢,心里觉得有一种踏实。

⑸我们不知道鸳鸯是怎么一回事,却知道家里的燕子是双飞双宿的。

大清早,等门一开燕子马上飞去了,当它回来的时候嘴里肯定衔着草什么的,有时独自回来,有时两只一块儿。

你一口草我一口泥,共筑着它们的窝。

到了傍晚,如果另一只还没有回来,那只先回来的燕子肯定停在门前的树上或屋檐下,歪着头一动不动,直到另一只回来,然后轻轻几声叽叽,便飞进窝里再也看不到它们的影子。

村里小夫妻哪天吵架了,做妻子的就会责备自己的男人,怎么连燕子都不如,它们还懂得温情。

刚才还气呼呼的男人,此时默不作声,一个人提了只筐出去了。

等他回来的时候筐里准有妻子爱吃的水果。

⑹燕子等窝筑好后开始产卵,大约一个月后窝里便会伸出几张黄黄的小嘴。

此时是燕子最最忙碌的时候,两只燕子飞进飞出,喂养着它们的小宝宝。

老人说,燕子一顿烟的工夫要飞出三次,一天下来将近要飞一百多次,直到小燕子能独立觅食为止。

而小燕子长大的那阵子,家里是颇为热闹的。

一会儿叽叽喳喳,一会儿唧唧啾啾,尤其当燕子爸爸与燕子妈妈从外面觅食回来的时候。

只只张大着黄口,争先恐后地要食吃。

等老燕子飞走了,它们才个个缩回窝里安静下来。

再过一段时间,小燕子开始学飞,扑棱棱地从窝里飞到窝外,再由屋檐下飞到树枝上,这样一路地飞远。

如果还不到迁徙的时候,小燕子们绝不会飞走,到了晚上还是会飞到自己的窝里。

⑺我们家约定俗成,最晚进门的人,总会看一看燕子是不是到齐了,然后关门——这是晚上最后一道仪式。

就像大人牵挂会玩的孩子迟归那样,我也会提醒家里人:给燕子留着门。

⑻村里开始有人建房,原来居住的老房子得拆掉。

上了年纪的人遵循一个原则,五黄六月是不可以动土木的。

所以村里很多人建房子多选择在秋天,这时候燕子已准备南飞了。

那些拆了老房子的人家,把拆下来的燕子窝整个地端下来,然后放在树杈上,希望明年燕子归来的时候还能发现这个标记....。

然而,那些建了新房子的人家第二年再也不会有燕子进出。

整天锁着的大门和平整的天花板,让燕子越飞越远了。

⑼当村里最后一栋楼立起来的时候,村子变得寂寞起来。

年复一年,燕子只是在记忆里呢喃,又渐渐消隐。

以至回忆燕子确确实实的叫声,却模糊了。

村民习惯了关门。

1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村里人的哪些行为表现了他们对燕子的重视和喜爱?(4分)12.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⑹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分)13.请结合语境,说说第⑻段中“这个标记”具体指的是什么?(3分)14.阅读全文后,揣摩文题“给燕子留个门”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5分)(四)阅读《平衡》,完成15-18题。

(17分)平衡陈国凡⑴拎着几条刚钓来的鱼儿,我一路哼着小调,兴冲冲地往家赶。

今天星期天,休息。

老婆带孩子回了她乡下的娘家,我难得落个轻闲自在。

我早计划好了,晚餐自己弄个鱼煲,再叫上几位朋友,好好聚聚,美美地享受一顿。

⑵咦,怪了?怎么钥匙不见了?我翻遍各个口袋,也找不到自家的钥匙。

正窝火着,对门的小王探出了头:“回来了?找不到钥匙了吧?嘿嘿……”⑶他怎么知道我丢了钥匙?正疑惑间,小王老婆手拿一串钥匙从房里走了出来,笑着对我说:“早上出门,见这串钥匙插在门上,我想许是你走得匆忙,忘了,就先给你放着了。

现在该完璧归赵了!要是被陌生人拿去,可就麻烦大了。

”我连说谢谢,接过钥匙,进了屋。

⑷我和小王一家虽然住对门有些年头了,可平时只是点头之交,彼此并不了解,我甚至连他们具体在哪个单位上班都不清楚。

⑸他们该不会进过我家了吧?一想到这点,我就紧张起来,急忙把整个屋子查了个遍,见啥也没丢,东西摆放的位置也丝毫没动过,但我早已没了做鱼煲的念头。

⑹老婆回来听我说了这事,人都蹦了起来:“这还得了!说不定我们的钥匙他们已经拿去配了。

我们要不在,他们可以随便进出啊。

你呀你,我一不在,你就到外面自个快活!这下出事了吧!”老婆又数落起我来了。

可我连跟她计较的心思都没了。

谁叫自己这么粗心呢?他们手里有了钥匙,那我家不就成他的家了吗?那咋办?我问老婆。

“咋办?还用说吗?换把新锁呗。

”老婆斩钉截铁说道。

“锁又没坏,干吗要换啊?再说,就为这事换锁,不好吧,他们会怎么看我们?会伤了两家和气的。

”我说。

⑺“有什么不好的,难道要等到他们把我们家的东西搬空才好啊?真是的。

你要不想换,我来换。

”老婆的破嗓门喊得很响。

我真担心被人听到。

这时,门响了。

我开了门,是小王。

⑻“有事吗?”我问。

刚说完,我就只想掴自己下,废话,没事,敲你家门干嘛?记忆中,小王没事来敲门,一次也没有过。

小王显得有些尴尬,吞吞吐吐地说:“就是我……我老婆,她……她要我来跟你们说个事。

”见我老婆也在,小王说:嫂子也在啊,那最好了。

⑼老婆只好说:“要不,你进来说话?”小王摆了摆手,“不了不了,就几句话,我说完就走。

我老婆她要你们换把新锁。

”小王憋足了劲儿,终于说出了一句囫囵话。

⑽呵,倒是他们先来说了,真个没想到。

我和老婆面面相觑。

“我老婆说,换了好,省得你们怀疑我们什么的。

”话音未落,小王已转身,疾步进了屋子,身后传来“嘭”的一声,是关门声。

⑾我和老婆对视了一下,不约而同地捂着嘴巴,笑了!可是晚上睡觉时,老婆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两家的锁都好好的,凭什么要我家白白花钱去换新锁啊?⑿第二天,我正在换锁,小王走出屋子,手拿一把新锁。

我好生纳闷,隔墙有耳?问小王:“你家也要换锁?那锁不好好的吗?”⒀“你家这锁不也好好的吗?我老婆说了,我家也换,换了好,省得嫂子心里不平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