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病人的代谢与营养治疗(ppt)

外科病人的代谢与营养治疗(ppt)



儿茶酚胺
糖原分解 氨基酸自肌肉动员
肝糖异生 脂肪水解
糖生成
机体最主要能源
充分利用脂肪能源,减少糖异生,即减少蛋白质分解,是 饥饿后期机体为生存的自身保护措施
1.饥饿时机体代谢变化
机体组成的变化
水分丢失 脂肪分解 蛋白质分解
组织器官
重量减轻 功能下降
肾脏 肝脏 胃肠 肺脏 心脏
2.创伤应激状态下机体代谢变化
二、人体测量
1.体重 机体脂肪组织、瘦组织群、水和 矿物质的总和。 体重(kg) = 实测体重 ×100%
标准或平时体重
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状况
%标准值
营养状况
>120% 110%-120%
>90% 80%~90% 70%~79% 0%~60%
肥胖 超重 无营养不良 轻度营养不良 中度营养不良 重度营养不良
外科病人的代谢与 营养治疗(ppt)
(优选)外科病人的代谢与营 养治疗
二十世纪医学的重要成就
抗菌药物
输血技术 体外循环
营养支持
麻醉技术 重症监护与治疗
营养不良的结果
并发症
疾病 营养不良
营养消耗 营养需求 营养摄入
· 并发症增加
· 伤口愈合延迟 · 吸收不良 · 死亡率增加 · 住院期延长
医疗费用增高
主要内容
第1节 外科病人的基本代谢改变 第2节 营养状态的评定
临床营养支持的目的



维持细胞正常代谢


维持氮平衡
支持组织器官功能


保持瘦肉体
参与机体生理功能
支 持
修复组织器官机能
人 康 复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目的
• 供给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能量与营养底物, 维持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
• 通过营养素的药理作用调理代谢紊乱与 炎症反应
• 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 影响疾病的发展与转归
2.氮平衡与净氮利用率 氮平衡 =24小时摄入氮量 –24小时总氮丧失量 24小时总氮丧失量=24小时尿内尿素氮+3g非尿素氮
3.免疫功能测定 营养不良能影响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总数(TLC)=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 率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
• 消瘦型营养不良 • 低蛋白型营养不良 • 混合型营养不良
神经内分泌反应
创伤
下丘脑
神经内分泌反应
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胰岛素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抗利尿激素
2.创伤应激状态下机体代谢变化
机体代谢变化
• 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导致水钠潴留,以保存血 容量。
• 创伤、感染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 调。
• 交感神经所致的高代谢状态,机体静息能 量消耗增加。
2.体重指数(BMI)
BMI=体重(kg)/身高(㎡)
>40: 重度肥胖 30-40: 中度肥胖 27.5-30: 轻度肥胖 19-25: 正 常 17-18.5: 轻度营养不良 16-17: 中度营养不良 <16: 重度营养不良
3.皮皱厚度与臂围
三头肌皮皱厚度(TSF:mm)
上臂肌围(MAC:cm) 代表全身肌肉的状况。 MAC(cm)=上臂周长(cm)-0.314×TSF
量。
·测定单位:千卡 (Kcal)
千焦 (KJ) (1Kcal=4.2KJ)
· 作用:肌肉运动、代谢反应
维持体温、传递神经冲动
· 来源:1克蛋白质
4 Kcal ( 10~15%)
1克脂肪
9 Kcal ( 35~45%)
1克碳水化合物 4 Kcal ( 45~55%)
间接测热法:通过测定氧耗及二氧化 碳产量来间接计算代谢率。
4.握力测定
是机体营养状况评价一个良好的客 观指标。 正常男性握力≥35kg,正常男女性握力
≥23kg。
三、生化及实验室检查
1.血浆蛋白测定
①白蛋白(ALB):半衰期长,约为18天。 ②转铁蛋白(TRF):肝脏合成的β球蛋白,具有运 输铁的作用,半衰期8天。 ③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 (TTR):半衰期短,约2-3天。
推荐能量
BMI<30, 能量摄入2025 kcal/kg*d BMI>30,能 量摄入为正常 的70%-80%
三、饥饿、创伤状况下机体代谢变化
调节机体的能量需要 维

减少活动,降低基础

代谢率

减少能量消耗 减少
机体组成的分解
1.饥饿时机体代谢变化
内分泌及代谢变化

胰岛素


胰高糖素
饿

生长激素
• 糖利用率下降,容易发生高血糖、糖尿。 • 蛋白质分解增加,负到平衡,糖异生活跃,
脂肪分解增加。
主要内容
第1节 外科病人的基本代谢改变
第2节 营养状态的评定
第3节 肠外营养 第4节 肠内营养
一、临床检查
1.病史采集 膳食调查、病史、精神史、生 理病史等。 2.体格检查 肌肉萎缩、毛发脱落、皮肤损 害、水肿或腹水、必须脂肪酸及维生素缺乏 等体征。
每天热量需要量
1800-2000 kcal 基本需要量 25
kcal/kg 15%来自氨基酸 85%来自碳水化
合物及脂肪 非蛋白热量(kcal)与氮 量(g)之比100-150:1
2、机体能量需要量的确定
经验性估计: 轻度应激:20~30kcal/天; 中度应激:30~40kcal/天; 重度应激:40~50kcal/天;
现代临床的金标准
基础能量消耗(BEE) 静息能量消耗(REE)
男性BEE(kcal/d) = 66 + 13.8W + 5.0H - 6.8A
女性BEE(kcal/d) = 655 + 9.6W + 1.85H - 4.7A
W-体重(kg)H-身高(cm) A-年龄(年)
Harris-Benedict预计公式
主要内容
第1节外科病人的基本代谢改变
第2节 营养状态的评定 第3节 肠外营养 第4节 肠内营养
一、正常情况下的物质代谢
糖原 提供能量,也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 分之一。人体所需能量的55%-65%由 其供应。大脑、神经组织完全依赖 。 构成生物体重要成分,作用极其重
蛋白质 要。参与构成各种细胞、组织、维 持其生长、更新和修复,参与多种 重要的生理功能及氧化功能。
脂肪 提供能量、构成身体组成、供给必 须脂肪酸并携带脂溶性维生素
二、能量代谢
蛋白质
碳水 化合物
代谢 脂肪
1、机体能量消耗组成、测定及计算
· 每日的能量消耗包括基础能量消耗、食物的生热效
应、兼性生热效应和活动的生热效应。基础能量消耗
在每日总能量消耗所占比例最大(60%-70%),是机
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稳定等活动所消耗的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