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1.回顾上述两个试验,你发现试验的结果有什么共同特点?
(1)每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个; (2)每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二)概率求法
问题:2.为什么在试验(2)中掷出“点数是1”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是 问题:3.那么在试验(2)中掷出“点数是偶数”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是多少? 问题:4.请你尝试总结出概率的求法.
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 种可能的结果,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 包含其中的m 种结果,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
事件A 发生的结果种数 试验的总共结果种数 (二)概率求法
问题:5.概率P(A)是个数值,那么它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由m 和n 的含义可知0≤m ≤n , 进而0≤ ≤1, ∴0≤P(A)≤1. 当A 特别地:
当A 为必然事件时,P(A)=1;为不可能事件时,P(A)=0. (二)概率求法
问题:6.你能用数轴来表示P(A)的取值吗?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它的概率越接近1;反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它的概率越接近0.
三、例题讲解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 观察向上一面的点数,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点数为2; (2)点数为奇数; (3)点数大于2且小于5.
解: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时,向上一面的点数可能为1,2,3,4,5,6,共6种,这些点数出现的可能性相等。
(1)点数为2有1种可能,因此1(2)6
P =点数为
(2)点数为奇数有3种可能,即点数为1,3,5,因此31()=6
2
P =点数为奇数
(3)点数大于2且小于5有两种可能,即点数为3,4,因此
()m
P A n
=
据进行统计,按照书上第142页的要求填好表25.3,并根据所整理的数据,在图25.1.3上标注出对应点,完成统计图。
表25-3
抛掷次数n5010015
020
25
30
35
40
45
50
正面向上”的
频数m
正面向上”的
频数m/n
活动4:
师:请同学们观察统计表与统计图,你发现“正面向上”的频率有什么规律?
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教师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述情况,表示正确的予以肯定与鼓励,“正面朝上”的频率在0.5上下波动。
活动5: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变化趋势有何规律?
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答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归纳,使学生认识到每次试验中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发现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也有规律性。
在实验次数较少时,“正面朝上”的频率起伏较大,而随着试验次数的逐渐增加,一般地,频率会趋于稳定,“正面朝上”的频率越来越接近0.5。
这与我们刚开始的猜想是一致的,我们就用0.5这个常数表示“正面朝上”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活动6:
师:其实,历史上有许多著名数学家也做过抛掷硬币的实验,下面是历史上数学家做抛掷硬币实验的数据统计表。
师:通过阅读上面的信息,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思考后交流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
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即大量重复实验事件发生的频率接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
活动7:
师:下面你们能否研究一下“反面向上”的频率情况呢?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答案。
师生共同归纳:“反面向上”的频率也相应稳定在0.5左右。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实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事件A的概率P(A)=P。
活动8:频率与概率有什么区别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