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置开车事故应急预案

装置开车事故应急预案

1、 泵的冷却水中断 2、 氮气压缩机冷凝器失去冷源 3、 装置内所有工艺换热冷却器失去冷源 4、 压缩机润滑油冷却器失去冷源 一旦出现循环水中断,工艺人员应当按紧急停车的预案进行处理。 X年X月X日,公用工程氮气压缩机正常运行, 暴雨、台风 检查各个排水沟是否堵塞,及时清理。检查排水辅助设施(泵)是否 运转正常。台风来临之前,巡查装置各个区域,清理杂物,对不稳定 的支架和标示牌予以加固,对起重用具的索具加以捆绑并固定设备
酸或1%醋酸溶液冲洗,以起到中和作用。亦可用生理盐水冲洗。 冲洗时应注意穹窿部结膜,是否有固体化学物质残留,并除去坏死
组织。石灰和电石颗粒,应先用植物油棉签清除,再用水冲洗。对化学 性质不明确的眼灼伤,可用石蕊试纸测定结膜囊液的PH值。 2、面部作萤光素试验,了解角膜损伤的部位,范围和程序。 操作步骤:
升生理盐水中,10-20分钟注射完毕),也可采用连续滴注法:将氯丙 嗪25-50毫升加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200-500毫升中,静胲滴注。一般要 求在1/2-1小时内滴注完毕。若在2小时后体温没有下降趋势,可按上述 剂量重复给药。氯丙嗪总量不宜超过5毫克/公斤体重。必须密切观察血 压下降,应根据情况减慢速度或停止给药。 四、预防措施: 首先,应在作业现场安装通风和降温设备,改善劳动环境及工作条件。 其次,要合理安全作息制度,缩短劳动作业时间,增工间休息,并可实 行轮换制。对从事高温作业者,应穿着耐热,透气性好的工作服,并备 防暑降温药物,露天作业者,应配戴宽沿帽,以防太阳光热泪盈眶的直 接辐射。此外,还应饮用配方合理的清凉饮料。炊食中多补充蛋白质, 维生素和钙质等营养,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碱性物质 常见有氢氧化钠。
碱与组织接触后,与组织中类脂起皂化作用,使组织脂肪溶解,碱 性物质就不断深入深部组织。碱烧伤的创口边界不清楚而较深。疼痛、 怕光、流泪等刺激症状也随之加重。
低浓度的碱烧伤可引起结膜、角膜的上皮脱落,高浓度碱烧伤,如 接触时间长,碱性物质可通过结膜、角膜和巩膜进入眼的深部组织,形 成角膜溃疡,坏死组织脱落而至穿孔,造成失明。 急救处理: (一)现场抢救: 冲洗:一旦发生眼化学性灼伤,应分秒必争地抢时间进行彻底冲洗。现 场可用自来水冲洗,冲洗时间要充分,半个小时左右。如无水龙头,可 把头浸入盛有清溶水的盆内,用手把上下眼脸翻开,头在水中轻轻左右 摆动,然后再转送到医院治疗。 (二)特殊治疗: 1、药物化学伤可应用2-3%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碱性化学伤应用2-3%硼
就我装置而言,停循环水就必须停车
氮气窒息
氮气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熔点为-209.86℃。广泛的存在于
自然界中。空气中的氮占78-80%氮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氮气本身无
毒,也无特殊的生理作用。当空气含氧量降低,氮含量增高时,人感觉
呼吸不畅,有气蹩感。当空气中氧的比例下降至8%时,呼吸增快可出现
发绀;下降至5%时肌肉无力,神志模糊;下降至4%以下时,在40秒钟内
进入储氮柜或氮处理过的反应设备等处,事先必须充分排风。急于 进入时须配戴供氧式防毒面具。严禁在无人监护下单人进入。进入前要 进行空气中氧含量测定,若氧含量低于8%,进入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 施。
高温中暑 X年X月X日,正值夏天高温时期,运保车间XX几人正在为X机组进行检 修,由于检修空间密闭,作业现场没有安装通风和降温设备,劳动环境 及工作条件差,空气流通不是很通畅,致使检修空间温度很高。XX几名 检修人员为能尽早完成检修任务,耐着高温继续检修工作。当检修工作 做到一半的时候,XX感觉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尽悸、恶心、全身 疲乏、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几名同行检修工作的同事立即 将XX拖出检修空间,实施急救,随后打电话(85586666)将XX送入医院 检查,检查结果为轻症中暑,经过诊治输液后出院在家休息。 一、中暑分类
用1%萤光素一滴,滴于患眼内,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即可观察 角膜损伤情况。 3、碱性灼伤,用维生素C2毫升,球队结膜下注射,重者隔日一次。或 自血1毫升,球结膜下注射,每周2-3次。
酸性灼伤:取静脉血1-2毫升或20%磺胺密啶钠1-2毫升,球结膜下 注射,每周2-3次。 4、角膜灼伤处理原则:预防感染,防止虹膜睫状体粘连和促进炎症吸 收。 (1)扩瞳:应及时进行(青光眼患者忌用)。1%阿托品眼药水或眼膏 或10%新福林扩瞳,防止虹膜睫状体粘连。 (2)促进吸收:应用血管扩张剂。1-5%就奥宁眼药水滴眼或用1%黄降 录眼膏。口服地巴唑,菸酸及复方丹参片等。 (3)止痛:可口服或注射痛剂,一般不用表面麻醉剂来止痛。如疼痛 剧烈,可用1%潘妥卡因滴眼(本剂可抑制角膜上皮生长,应尽量少 用)。 (4)防止感染:局部点用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膏,每1-2小时一次。革兰 氏阴性细菌感染,用1%庆大霉素眼药水或0.5-1%多粘菌素眼膏涂眼,每 日四次。必要时可用多粘菌素10万单位作结膜下注射,每日一次。 5、激素:在角膜损伤明显时,应在角膜上皮基本修复后应用为妥。严 重的碱灼伤,强的松5毫克或地塞米松0.75毫克,口服,每日三次,以 减轻组织反应。局部使用,须待角膜创面愈合后滴用醋酸可松眼药水, 可抑制新生的血管生长。
品泄露扩散。 (6)当火灾难以控制、危及救援人员生命安全时,应立即 撤离所有人员至安全区域。 (7)根据易燃易爆化工产品的特性,以及风向、天气等因 素,制定灭火方案,选用合适的灭火器材和方式抢险救灾。 (8)灭火完毕,立即组织火灾现场的清理和洗消工作。 X年X月X日, 急性甲醇中毒 甲醇为无色,易燃,易挥发的液体,略有酒精气味。主要经呼吸道入 其蒸气,皮肤亦可吸收。甲醇的作用,除其本身有麻醉和刺激作用外, 还与其分解产物甲醛及蚁酸有关。后者可导致酸中毒。 (一)吸入中毒: 短时间吸入极高浓度甲醇蒸气,可引起麻醉症状,轻度中毒主要是 神衰症状,如头昏、头痛、失眠、酒醉感,步态不稳、视力模糊等,一 般可在数日内恢复。 病情较重者,可有明显的眼部症状,如眼痛、怕光、幻视、视力下 降、或显著减退甚至失明。检查时可见瞳孔扩大,对光反射迟钝,视网 膜充血或出血,视神经乳头水肿,甚至视神经萎缩。更严重者并发酸中 毒,脑水肿及脑组织出血,出现剧烈头痛,眩晕、四肢抽搐或痉挛、呼 吸不齐,心动过缓,神智不清,甚至昏迷。 1、 现场抢救 (一)立即脱离现场,轻症对症处理,重症者转送就近医院抢救治疗。 (二)注意防止肺水肿及维护电解质平衡。 (三)对视力障碍眼底病变者,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三磷酸腺苷等。 (四)有中性神经病变者,给予足量维生素B族。 (五)经口服中毒者,可用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或硫酸镁导泻。 2、 注意事项 (一)较重者应急送医院抢救。
2、 停电后开作业票,进行设备正常盘车程序,确认设备和管道是 否堵塞,联系工艺进行清堵。
X年X月X日,运保车间几名维修钳工正在对X设备进行维修,其中用 行车在吊装X设备时,突然出现停电事故,行车停止了运行,吊装设备
被悬在半空。行车操作人员立即将操作按钮关停并告知当班组长,当班 组长马上向班长及车间其他领导汇报,并立即用枕木支撑和在相应范围 内拉上警戒线,禁止人员在其范围内从事相关作业。由于当班组长的处 理方法正确及时,并没有发生相关事故。 停循环水、工艺水、加热热水
失去知觉,随之呼吸停止。病理可造成脑水肿,肺水肿和实质脏器出
血。严重者,会造成大脑皮质,基底节等永久性病变,发生瘫痪、遗忘
和意识丧失等改变。
临床表现: 低浓度时可不出现症状,在高浓度地刹时间可觉头痛,颤栗、恶心、
呕吐、胸部紧迫感、胸痛、四肢麻木,甚至失去知觉。严重时可迅速昏 迷,出现四肢肌张力增高,阵发性痉挛、膝反射亢进有青紫、瞳孔缩 小、对光反射迟钝等缺氧症状,一般称氮气窒息。 现场抢救 (一)进入高浓度氮气环境抢救人员要戴供氧或防护面具。 (二)迅速将患者移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或氧气。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给氧,注射 呼吸中枢兴奋剂,可进行高压氧舱治疗。 (四)注意血压变化,如有血压下降,则抗休克治疗。防止肺部继发感 染。 (五)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防止急性肾功衰竭。 注意事项:
装置开车事故应急预案
由于各种原因,装置可能发生 1. 停电、晃电 2. 停循环水、工艺水、加热热水 3. 暴雨、台风 4. 设备火灾爆炸事故 5. 甲醇泄露 6. 甲醇中毒 7. 氮气窒息 8. 高温中暑 9. 碱性物质 10. 电击伤 11. 跑、冒、滴、漏
一、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危
(二)甲醇在体内排泄较慢,治疗时间不宜短于壹周。 甲醇泄漏事故预案
事故发生的条件: 6.1甲醇管道破超压或材质不符合要求破损泄漏 6.2法兰螺栓没有按要求把或材质质量不符合要求出现泄漏或渗漏 6.3阀门填料没有压紧或填料不符合要求造成损坏泄漏 事故发生的危害 6.1外泄甲醇遇到明火会发生着火爆炸。 6.2溅入眼、口或皮肤上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可致中毒。 6.3大量泄漏时要及时设围堤用土掩埋不得让其流入地沟造成环境污 染,如流入地沟遇明火会产生爆炸或着火。 6.4泄漏现场不允许任何人接打手机,以免静电造成严重后果。 现场控制措施 6.1现场人员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6.2如法兰、管道出现大量泄漏,应立即用土掩堵,或用清水冲洗, 作好回收工作。 6.3现场急救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正确配戴防护用品,减少不必要的 损失。 预防措施: 6.1工艺操作人员要精心操作,杜绝超压。 6.2管件连接处的各道法兰要按规定要求把紧。
中暑的发生与周围环境气温过高有密切的关系。高温中暑按其发病机 制一般可分三大类型。 (一)热射病:在高温环境下劳动时,如果体温调节了生障碍。可导致 体内蓄热,因而发生热射病。 (二)热痉挛:是由于高温作业时大量出汗,机体发生电解质平衡紊 乱。 (三)日射病:主要发生于夏季露天作业与行军。有强烈热辐射的高温 车间,有时也可发生日射病。 二、临床表现:中暑可根据其轻重程度分下列三类。 (一)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大量出汗,口 渴、头晕、耳鸣、胸闷、尽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注意力不 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过37.5℃)。如能及时离开高 温环境,经休息后短时间内症状即可消失。 (二)轻症中暑: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有面色潮 红,皮肤温冷,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等情况。轻症中暑在4-5小时 内可以恢复。 (三)重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或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 体温在40℃以上。 三、现场急救: (一)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首先应使患者迅速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 通风良好阴凉地方安静休息,解开衣服,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可 服人丹,霍香正气水(丸)等解暑药物。如有明显脱水者,应给葡萄糖 生理盐水静脉滴法。可给一些中草药。 (二)重症中暑:必须紧急抢救。治疗将过高体温迅速降低,纠正水、 电解质紊乱,积极防治休克,脑水肿等。 1、物理降温:患者平卧,在头部两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用冷 水或酒精擦浴。 2、药物降温:主要采用氯丙嗪,成人每次静脉注射25毫克(加入20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