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咯血窒息病人的临床护理

咯血窒息病人的临床护理

---------------------------------------------------------------最新资料推荐------------------------------------------------------
咯血窒息病人的临床护理
咯血窒息病人的临床护理【关键词】咯血窒息病人临床护理一、概述 (一) 咯血定义咯血是指喉部以下气管、支气管、肺组织的出血经口腔咯出。

(二) 咯血前兆 1. 喉痒,病人恐怖不安。

2. 突然胸闷,挣扎坐起。

3. 呼吸困难增剧,面色青紫,继而发生窒息、昏迷。

(三) 咯血原因判断咯出的血常与痰混在一起。

(四) 窒息定义窒息是指喉或气管的骤然梗死,造成吸气性呼吸困难,如抢救不及时很快发生低氧高碳酸血症和脑损伤,最后导致心动过缓、心跳骤停而死亡。

(五) 突发症状吸气性呼吸困难,咳嗽似犬吠状,眼结膜点状出血,烦躁不安,失音,声音嘶哑,浮肿,三凹征阳性。

心率由快至慢,出现心律失常,直至心跳、呼吸停止。

(六) 窒息原因判断 1. 外伤闭合或开放性喉部损伤,包括气管插管损伤。

2. 异物花生米、纽扣等误入呼吸道,或呕吐物、咯血块、脓性黏痰以及溺水后的泥沙等堵住气管。

3. 炎症急性喉外伤、急性喉炎、喉水肿。

4. 狭窄化学物质腐蚀伤,气管插管伤,气管切开不当愈后有瘢痕,外伤、炎症、放射性损伤等形成的瘢痕组织引起狭窄。

1 / 6
5. 挤压喉及气管周围组织的外伤,颈部的肿瘤、脓肿,皮下气肿、水肿、血肿,甲状腺疾病与纵隔疾患,还有气胸、血胸、肋骨骨折等。

二、护理评估 (一) 先驱症状的评估在大咯血出现 24h 内,病人多有先驱症状,可有出血侧胸内发热感、喉痒、胸部或喉部痰鸣之声,以及咳嗽、心悸、头晕等。

(二) 病情的判断 1. 判断病人是否咯血发现病人从口中吐出血性物时,要排除上呼吸道出血和消化道出血(即呕血) 后才可判定为咯血。

2. 咯血严重程度的判断判断咯血的严重程度,除了注意咯血量多少、咯血次数及速度外,还应结合病人的年龄、体质、病程及肺功能损坏程度等情况综合分析:
①小量咯血, 24h 内咯血量lt; 100ml。

②中等量咯血, 24h 内咯血量 100-600ml。

③大咯血, 1 次咯血量gt; 100ml;或 24h 内咯血量gt; 600ml;或持续咯血需输液以维持血容量;因咯血引起起到阻塞窒息。

(三) 主要护理问题 (1) 潜在并发症:
窒息,与大咯血致气道阻塞有关。

(2) 焦虑/恐惧:
与大咯血有关。

(3) 躯体移动障碍:
---------------------------------------------------------------最新资料推荐------------------------------------------------------ 与医嘱制动有关。

(4) 活动无耐力:
与体力下降有关。

(5) 知识缺乏:
与缺乏咯血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三、急救原则咯血窒息常是引起病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应注意判断抢救。

(一) 主因 1. 短时间内不能将血全部咯出。

2. 支气管被堵塞或狭窄。

3. 肺部有严重疾患或心肺功能不全。

4. 病人精神过度紧张,血块刺激喉、支气管引起痉挛。

5. 病人过度虚弱或用镇静、镇咳药过量。

(二) 判断 1. 病者突然胸闷、烦躁不安、端坐呼吸、气促、发绀、咯血不通畅、血块暗红。

2. 突然呼吸困难,显著的痰鸣音(咕噜声 ) ,神志不清,大咯血停止,口唇、指甲青紫。

3. 突然咯血终止,从鼻腔、口腔流出少量暗红色血液。

吸气时呈三凹征。

张口目呆,面色苍白,呼吸减弱或消失。

注:
只要病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首先考虑窒息。

3 / 6
(三) 急救原则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供氧。

1. 让病人侧卧,头偏向一侧,将舌用纱布包住拉出,在上下牙之间放置压舌板或纱布卷,防止咬破舌。

清除口腔、喉部血块,同时拍打胸背部,让病人将血块、痰液咯出。

2. 吸氧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5-6L/min) ,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 有条件时在喉镜指引下插管,用吸引器吸出血块。

控制休克、防止酸中毒、预防感染等,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救治。

四、护理措施 (一) 一般护理 1. 大咯血期间应绝对卧床休息,取患侧卧位,翻身时注意动作轻柔,不做大幅度的活动,以免加重出血。

2. 鼓励病人轻轻将血咯出,避免屏气下咽等动作,及时清除血污,倾倒血液,以免对病人造成恶性刺激。

3. 加强口腔护理,每次咯血后用生理盐水或冷开水漱口,也可用5%碳酸氢钠液漱口,防止真菌生长,减少并发感染。

4. 给予氧气持续中流量吸入, 3-5L/min。

5. 指导患者排便时避免屏气用力,便秘者可给予缓泻剂。

6. 指导病人有效地咳嗽以促进排痰,辅助拍背,以防止血痰阻塞细小支气管,避免发生肺不张等并发症。

7. 根据调查分析,咯血高发时间为病人晨起、入睡阶段,这
---------------------------------------------------------------最新资料推荐------------------------------------------------------ 种变化可能与人体的内分泌变化有关,应在晨晚间加强观察。

(二) 饮食护理大咯血时暂禁食,咯血停止后给予温凉的流质饮食为宜,每次适宜量为 150-200ml,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避免引起肺血管扩张的各种因素如饭菜过热、饮酒。

恢复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高铁质饮食,以补充机体消耗,纠正贫血。

(三) 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因素、情绪与病情的发展与转归有密切的关系。

大咯血发生比较突然,来势凶险,病人常有恐惧不安、濒死感,表现面色苍白、心跳加快,不敢深呼吸及咳嗽,有下咽和屏气现象,恐惧、烦躁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增加,血循环增速,肺循环血量增多而不利于止血,甚至因恐惧、紧张、窒息时缺氧引起休克。

对于反复大咯血的病人,一方面迫切希望得到有效的治疗,尽快康复,另一方面也易于对治疗缺乏信心而出现悲观、绝望。

护理人员应及时安慰病人,进行放松疗法,分散病人注意力,让病人意识到大咯血时保持镇静是关键,否则会加重出血,耐心讲解咯血的病因及诱因。

向病人介绍一些治疗咯血成功的实例,说明咯血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成正相关,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四) 健康教育 1. 通过宣教使患者具备一些防止咯血窒息
5 / 6
的相关知识和自护能力,向患者介绍咯血窒息的早期征象,一旦发生窒息,可在其背后两手沿着肋弓下缘环抱上腹部,呈冲击式压迫上腹部,使膈肌上升,增加腹内压,同时令患者咳嗽将气管内血凝块咳出。

2. 避免过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

3. 提高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在秋冬季节,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时添加衣被防止着凉,房间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 加强锻炼,以增加机体抗病能力。

5. 痰、血及时做焚烧处理,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6. 保持排便通畅,鼓励多食新鲜水果,有便秘者可使用缓泻剂,忌用力排便而发生再次出血。

7. 积极治疗原发病。

参考文献 [1] 孟瑞芹 . 肺结核咯血病人抢救及护理 [J]. 中国防痨杂志, 2019, 23:172. [2]陈银石. 肺结核咯血致死 46 例临床分析[J]; 临床荟萃; 1999 年17 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