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ppt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ppt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 动物也有道德感?
• 1.老鼠宁可绝食也不害同类 实验显示,人类认为最讨厌的老鼠也具
有某种“宁可饿死,不害同类”的美德。 在一个实验室的试验中,一些老鼠被给予 了食物,但一旦它们吃下面前的食物,笼 中的机关就会被触发,从而导致另外一组 老鼠立即遭遇电击。这些被给予食物的老 鼠发现了这一规律,后来它们再次被给予 食物时,竟然对食物熟视无睹,拒绝再享 用一口。
• 人的发展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 • 与人的发展概念相关的还有生长、成长、
成熟等概念。 • 生长一般指机体发育过程; • 成长是指身体和心理的共同动态变化; • 成熟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
• 2.何为心理发展?
•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老年期的心理活 动所发生的积极变化。(心理发展是指人的 整个生命进程中不间断地有规律的心理变化 过程。)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就是环境对人 的发展的巨大作用。这里所说的环境,不 包括学校环境,而指与学校环境相对应的, 给人以自发影响的外部世界。
•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
• 自然环境不论对人的身体发展,还是心理 发展都有影响。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 在北方便于滑雪滑冰,在江河附近便于游 泳,就说明这个问题。如根据科学研究, 人的身高与日照时间相关,我国北方人的 身材比南方人的身材平均高度要高,就与 日照时间长有关。对心理方面的影响,如 处在自然条件险恶的环境中,人的性格相 对坚强,处在沿海、交通发达地区,人的 见识较广、视野也较开阔。这是自然环境 对人的影响作用。虽然自然环境对人的发 展有一定作用,但影响大的还是社会环境。
•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还表现在心理发展的关键 期。关键期指孩子对某一方面最敏感的时期。
• 在关键期内,越早给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孩 子就越聪明,灵活。例如:
• 孩子4~6个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
• 8~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
• 7~10个月是爬的关键期;
• 10~12个月是站立行走的关键期;
• 片面观点:遗传决定论
• 夸大遗传素质在人发展中的作用的“遗传决定论” 是错误的。一个天赋智力素质较好的儿童未必在 将来会成为一个科学家,一个音乐素质较好的儿 童也未必就会成为一个音乐家。除了遗传给他的 可能性之外,还要看他所处的社会条件,所接受 的教育和个人努力的程度。
• 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江西 金溪有个名叫方仲永的少年,小时比较聪明,五 岁时就能作诗,但由于缺乏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及 时的教育培养,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已经大不如 前了,年到二十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这 也就是说,虽然早先的先天素质对人的心理发展 有巨大的影响,但并不能说他将来的成就一定就 大或者一定就小。
• 教育教学工作要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 差异,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 1.遗传——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 2.环境——社会环境是人心理发展的外部条件。 • 3.教育——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性作用。 • 4.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
• 美国一位解剖学教授,花了6个月的时间研究著 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大脑,结果发现,爱因斯 坦的大脑结构并没有什么异常之处,只是在大脑 神经细胞中,供应营养的神经胶质细胞比普通人 多73%。他又用老鼠做了实验,经过专门训练 的老鼠,同没有经过训练的老鼠相比,大脑中供 应营养的胶质细胞要多。这说明,胶质细胞的增 多同经常用脑和训练有关,并非生来就有的。
• 为什么说先天素质是人心理发展的生理前提呢?
• 一个先天痴呆的婴儿,能去发展他的思维,使他 成为著名的科学家吗?
• 一个先天失聪的孩子,能发展他的听觉并使他成 为音乐家吗?
• 一个生而失明的孩子,能发展他的视觉能力,并 把他培养成为画家吗?
• 一个人声带根好,声音洪亮,音色很美,听觉也 灵敏,这就为可能成为歌唱家提供了物质条件。
人的发展
人类种系的发展 身体的发展
个体的发展
组织系统的正常发育
(骨骼、肌肉、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等)
机能的增长(力量、速
度、灵敏、耐力、韧性)
心理过程 心理的发展
心理状态
个性心理
• 人的身心发展是统一的。身体发展是心理 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的发展不仅寓于身 体发展之中,而且随着身体的发展而发展。 因此,身心是人的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 面。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必须促进人身心 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 这种个别差异也表现在不同方面发展的相 互关系上。例如,有的学生数学能力极强, 但绘画却很差。而另一些儿童则相反,他 们的绘画已经达到相当程度,而数学却不 能达到一般的要求。最后,这种个别差异 还可以表现在不同儿童所具有的不同的个 性心理倾向上,如同年龄的儿童具有不同 的兴趣、爱好、性格等。
• 教育启示:
• 教育启示:
• 教育教学要要抓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适时施教。
• 心理发展的系统性。
• 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统 一体。每个人身上都体现出心理各方面发 展的不同组合。
• 教育启示:
• 教育者应该贯彻全面发展的原则,促进儿 童心理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提高。
• 儿童心理发展是有个别差异性的。
往自动食品机中投入代币然后获取食物的 方法,几只狄安娜长尾猴很快学会了这种 方法。然而,一只年纪最老的母狄安娜长 尾猴却没有学会这种获得食物的 “窍门”, 当它获得代币后,总是将它们扔到地上, 这时一只公猴看到后,立即将这枚代币捡 起来投入自动食品机投币口,然后取出食 物供那只年老的母猴享用。
• 教育启示:
• 判断正误: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 错。遗传决定论的观点,过分夸大了遗传 的作用,而忽视了环境、教育和个人的主 观能动性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总的说来,遗传素质是人心理发展的生理 前提,对人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我们不能过分夸大遗传素质 这个条件,它对人的心理发展不能起决定 作用。
•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 验”:
• 从双胞胎出生后第46周开始对姐妹甲训练, 每天做十分钟的登梯练习,经过六周训练后, 同姐妹乙比较,甲爬得快些还是慢些?
• 甲用26秒完成,乙则用了45秒。
• 从第52周开始他对姐妹乙也做登梯训练,两 周后再测试,是甲快还是乙快?
• 甲和上次所用时间差不多,而乙用10秒钟就 完成了整个登梯动作。
• 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由浅 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到繁,循序渐 进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
• 心理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不平衡性)。
• 如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出生后的第五 个月到第十个月之间,其后,脑的发展又经 历了两个显著的加速期,一个在五、六岁之 间,另一个在十三、十四岁之间。而在其它 时期,大脑的发育则相对平稳。可见,大脑 的发育是不平衡的。因此,依赖于大脑发育 程度的心理发展也具备了不平衡性。
• 心理的发展是有一定的顺序性(身体的发展也有 顺序性)。
• 在身体方面,是沿着从头部向下肢和从中心部位 向全身的边缘方向进行的。骨骼和肌肉的发展, 先是发展大骨骼、大肌肉,随后才发展小指骨和 小肌肉。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是先快后慢,生殖 系统的发展则是先慢后快。
• 在心理方面,儿童总是由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 维,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先有喜、俱等 一般情感(人和动物所共有),而后有美感、理 智感、道德感(人所特有的社会性情感)等。可 见,人的身心发展是逐渐的、有顺序的、由低级 水平到高级水平不断发展的。
• 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变化都可以叫做发展。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 1.阶段性与连续性 • 2.顺序性 • 3.不平衡性 • 4.系统性 • 5.差异性
• 心理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
• 人生的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婴儿期,从出 生~1岁或1.5岁;幼儿期,从1岁、1.5岁~ 6岁、7岁;童年期,从6岁、7岁~11岁、 12岁;少年期,从12岁、13岁~15岁、16 岁;青年期,从16岁、17岁~25岁、30岁; 成年期,从26岁、31岁~55岁、60岁;老 年期,55岁、60岁以后。
• 2.大象 “见义勇为”拯救被困羚羊 2019年,南非夸祖拉-纳塔尔地区的11
头大象发现一只被捕的羚羊被困在一个围 栏里不住哀鸣后,竟然上演了一出“见义 勇为”救羚羊的奇迹事件:象群的头目用 鼻子打开了围栏门上的铁插销,然后顺利 打开了围栏门,允许那只被人类逮住的羚 羊逃出围栏,逃之夭夭。
• 3.猴子 “尊老爱幼”帮老猴获取食物 科学家首先训练一些狄安娜长尾猴学会
• 在不同的阶段,人的心理发展呈现不同的特 点。比如,两种思维方式在不同年龄阶段的 儿童身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 让刚出生的婴儿学说话、让四岁的儿童去 学习高等数学,效果会怎样呢?
• 不仅徒劳无功,甚至有碍于儿童的健康发 展。因为他们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基础,其 大脑皮层的生理机制还未成熟到学习高等 数学的程度。只有当身体的发展具有了一 定的条件,才能为学习一定的知识技能提 供可能。
教育心理学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 一、发展及心理发展概述 • 1.何谓“发展”?
• 发展,从哲学意义上说,是指事物有规律 的运动变化过程,这种变化,既有量的, 又有质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 变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都有着从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 到高级、由封闭到开发、由旧质到新质、 由成长到衰亡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 2~3岁是口头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也是计数 发展的关键期;
• 2.5岁-3岁是立规矩的关键期; • 3岁之前是培养性格的关键期; • 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 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 5岁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