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10月月考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连贯的文字,正确的一项是()①对做学问的人来说,只读一本书,最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
②若要得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被别人掌握,最好的办法就是比较。
③古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④古今中外不少读书人的学问,正是在纵横比较中获得的。
⑤再高明的大方之家,论著中难免也有疏漏处A.①⑤③②④B.④③①⑤②C.①②③⑤④D.①③⑤②④2 . 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要塞(sāi)颁发屏息敛声(bǐng)锐不可挡B.遏制(è)畸形殚精竭虑(dān)深恶痛疾C.翘首(qiáo)僻谣藏污纳垢(hòu)春寒料峭D.炽热(zhì)琐屑摩肩接踵(zhòng)正禁危坐3 . 下列加点横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B.诗人匠心独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山水画。
C.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令人莫衷一是。
D.诸暨五泄风景区内,五个依山而下的瀑布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尤以第五瀑最为壮观,给人鹤立鸡群的感觉。
4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宽敞(shǎng)门槛(kǎn)黏性(nián)筹划(chóu)B.涎水(xián)掺水(chān)着落(zhuó)揩汗(kāi)C.晌午(shǎng)胯骨(kuā)凹凼(ào)舀水(yǎo)D.烦躁(zào)尴尬(gān)蹿上(chuān)撬开(qiào)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校教育要回归本位、回归初心,端正办学理念,紧紧围绕立徳树人为中心来组织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B.该公司计划今年将“中国速度”的成功经验大量复制到海外,通过増加包机、加开海外航线,服务遍布全球的广大消费者。
C.高远路上的团雾具有突发性强、预测困难等特点,极易使驾驶人在行车时率骤然视线模糊、应对不及,从而导致交通事故。
D.我们的民族历经挫折而奋起,历经苦难而辉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変,实现了从高起来到强起来、站超来的佛大飞跃。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共享单车,疯长之后需规范》,完成第下面小题。
共享单车,疯长之后需规范黄庆畅①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飘过,成为今春各大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
②共享单车,有低碳出行的环保理念引领,有时尚的共享经济支撑,解决了公交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好处多多,其受追捧自然在情理之中。
③人们在体验共享单车便捷的同时,也有丝丝忧虑:共享单车这种绿色骑行的方式到底能走多远?能不能为减少交通拥堵、尾气污染发挥更大的作用?人们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正因为共享单车一出生就头上顶光环,所以备受资本青睐。
在商业的竞争角逐中,共享单车迎来了惊人的发展速度,同时也让一些问题集中暴露了出来:有的城市或地区投放车辆过多,乱停乱放、挡道堵路;并排骑行、逆道骑行,骑入机动车道,给道路交通添堵;涂改颜色、安装私锁、嫁接儿童座椅等等不文明、不安全现象屡屡出现。
还有押金如何管理?骑车受伤由谁担责?这些问题和顾虑,是共享单车成长中的烦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共享单车的评价。
④能否解决共享单车快速成长带来的问题,不仅事关共享单车的前途命运,还影响着人们对绿色骑行、低碳出行的选择。
因此,共享共治,让共享单车健康发展,让绿色骑行行稳致远,显得重要而紧迫。
⑤可喜的是,近日北京、上海、深圳等多个城市出台了监管共享单车的征求意见稿,这让人们看到了政府对共享单车这一创新模式的认可,以及对绿色骑行的支持。
翻阅这些意见草案,有的设定了车辆投放总量上限,有的明确了停放规矩,有的规定了车辆技术门槛,可以说很好地体现了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加强管理的思路。
(甲)⑥除了立规矩,人们还普遍呼吁,改善骑行环境,让共享单车有路可走、有路好走。
笔者在骑行的过程中就常常遇到“骑着骑着就没路了”的尴尬,时不时被停在自行车道上的汽车挤到机动车道,还有逆向而来的电动车等等。
骑行环境的好坏,是人们选择绿色骑行的一个重要考量,也是影响共享单车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打造良好的骑行环境和规范的骑行秩序,各个城市还真得当个事儿来抓。
(乙)⑦让绿色骑行行稳致远,对相关企业来说,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千万不能唯利是图,不能像有的“互联网+”企业那样,砸钱跑马圈地占领市场,一旦培育起消费习惯后,就肆意宰割消费者。
毕竟,共享单车涉及的老百姓众多,绿色骑行意识一旦受到创伤就很难恢复。
(丙)⑧当然,共享单车也离不开使用者的呵护。
使用者要遵守社会公德,做到文明、安全骑行。
⑨如此多方共治,才能促进共享单车健康有序地发展,才能把绿色骑行这一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
(选自《人民日报》)6 . 文章从①___、②___、③___、④___四方面给出了“共享共治,让共享单车健康发展,让绿色骑行行稳致远”的建议。
7 . 下面的文字放在(甲)(乙)(丙)哪一处最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
有规矩才成方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这些管理意见的实施,共享单车“野蛮生长”时期会很快过去,成长中的烦恼也会越来越少。
放在_____处,理由:___________8 . 请你任选一张图片,针对其不文明的行为对图中共享单车的使用者进行劝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F博士的枕头[日本]星新一F博士在小小的研究室里高兴地喊道:“啊,我终于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发明!”隔壁邻居听到这句话后,便敲门走进来好奇地问道:“您发明了什么新东西呀?看上去就像一个枕头似的。
”一件东西仿佛珍宝一样被小心地放置在一旁的桌子上。
无论大小还是形状,它看起来都与普通的枕头没什么两样。
“没错,这确实是一个睡觉用的枕头。
但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枕头哦。
”F博士把枕头打开示意邻居来看。
原来枕头内装满了密密麻麻的电池和各种零件。
邻居惊奇地瞪圓了眼睛:“这应该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东西吧?比如说,只要枕着这个枕头睡觉,就能做出美妙的梦之类的,对不对?”“不不,它的用处可比做美梦更棒呢!这是一种让人类能够在睡梦中进行学习的装置——也就是说,在人们睡着的时候,枕头就会把芯片里储存着的众多知识转化成电波,然后再把它们输送到睡眠者的脑袋里去。
”“哟,那可太方便了!那么,它能让我们学到些什么东西呢?”“这个嘛……它还只是个试制品,所以目前只具备让睡眠者学习英语的单一功能。
反正只要你在睡觉时用它垫着脑袋,那么等你醒来的时候,应该就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了。
不过若对其做进一步改良的话,大概全世界的任何学问都可以像这样方便地输入睡眠者的脑袋中吧。
”“这个发明真是惊人啊!这么一来,不管是多么懒惰的人,只要在夜里用这个枕头睡上一觉的话,那他便什么知识都可以掌握了。
”邻居以十分钦佩的口气感叹道。
F博士得意扬扬地点点头:“说得对啊。
近来不愿意刻苦学习的人似乎越来越多了,我想他们应该会成为这种枕头的主要购买群体吧。
如果能好好抓住这个机会的话,我变成百万富翁的那一天也就指日可待啦。
”“假如这种枕头真的有那么厉害的学习效果的话,那它一定会非常畅销的。
”“当然,它肯定会很有效果的。
”“肯定会?”邻居小心翼翼地试探道:“这么说来,您还不知道它的实际使用效果咯?”F博士面有难色地答道:“是的,我一直专心致志地从事这项研究,并且也完成了。
可最后最关键的步骤却没法由身为发明者的我自己来完成。
因为我本来就是懂英语的人嘛,所以当然不能成为试用对象了。
”这时,邻居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那……能不能让我来试用一下呢?我虽然非常讨厌学习,可是也很想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啊。
您能满足我的这个小小要求吗?”F博士欣喜地答道:“那真是求之不得啊!没想到,合适的志愿者这么快就出现了。
”“请问试验过程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呢?”“大概一个月吧。
”“非常感谢。
”于是,隔壁邻居便拿着F博士新发明的枕头,兴高采烈地回家去了。
可是,过了两个月之后,邻居又跑来把枕头还给了F博士。
只见他愁眉苦脸地诉苦道:“从拿到这个枕头的那一天开始,我睡觉时就一直和它形影不离。
可是,都已经过了两个月了,我现在却仍旧是一句英语也不会讲。
所以我还是把它还给您吧。
”F博士一边检查着枕头里的零件,一边疑惑地咕哝道:“奇怪,并没有出什么故障啊。
究竟是哪里弄错了呢?”不过,假如无法发挥出它应有的功能,那么这件新发明也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深受打击的F博士十分沮丧。
不久之后,F博士在某次外出的路上遇到了邻居的女儿。
他向小女孩打招呼道:“你好,你父亲的身体最近还不错吧?”“嗯,爸爸的身体挺好的,只是忽然多添了一个怪毛病——他在睡着说梦话的时候,用的竟然全是他从没学过的英语!要知道,以前在睡觉时,爸爸可从来都是安安稳稳的啊。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呀?”F博士愣住了。
他先是恍然大悟,继而又无精打采地叹了口气。
因为是在睡着时学会的本事,所以也只能在睡觉的时候才会展现出来啊,唉……(有刪改)9 .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请作简要分析。
10 . 文中写邻居试用枕头后“仍旧是一句英语也不会讲”,有什么作用?11 . 小说结尾处F博士为何“先是恍然大悟,继而又无精打采地叹了口气”?12 .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本文中关于枕头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句子默写13 .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①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②______________?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_____________。
(国学经典《声律启蒙》)(2)默写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全诗或刘方平的《月夜》全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王①,帝第五子元杰也。
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
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②独俯首不视。
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
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③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选自《纲鉴易知录》)(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宇明哲。
②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