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升初考试数学试题一.填空题(共14小题)1.今年11月11日(双十一)全天,全网销售额达到二千五百三十九亿七千万元.横线上的数写作元,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亿元.2.在横线上填上“›”“‹”或“=”﹣7﹣5.50﹣2.4﹣3.1 3.1﹣10.3.=÷24=0.375=:=%4.比的前项是3,后项是4,如果比的前项加9,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5.小英和小红同时从学校出发,小英以每分钟63米的速度向东走,小红以每分钟57米的速度向西走.后两人相距600米.6.一个正方形,可以折成两个相等的和.7.把一个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切完得到的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8.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相等.若圆柱的高是15厘米,那么圆锥的高是厘米.若圆锥的高是15厘米,那么圆柱的高是厘米.9.如图是由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叠成的,它的表面积是.10.量一量,填一填.以邮局为观测点:(1)车站在方向上,距离是米.(2)少年宫在北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3)学校在东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4)书店在南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5)超市在南偏°的方向上,距离是米.11.某机关原有工作人员m人,现精简机构,减少20%的工作人员,则有人被精简.12.口袋里装着5个黄球和3个黑球,那么摸到球的可能性大些.至少摸出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一个是黄球.13.长、宽、高分别是50cm、40cm、60cm的长方体水箱中装有A、B两个进水管,先开A管,过一段时间两管齐开.如图的折线统计图表示进水情况.(1)分钟后A、B两管同时开.(2)B管每分钟进水升.14.图中各数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根据规律可以知道a=.二.选择题(共5小题)1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不变,高扩大为原来的4倍,那么面积()A.不变B.扩大为原来的2倍C.扩大为原来的4倍D.缩小为原来的16.小红的妈妈今年x岁,小红今年(x﹣25)岁,再过10年,她们相差()岁.A.10B.x C.25D.x﹣2517.40的相当于60的()A.B.C.D.18.下列图形()沿线折,能折成如图的正方体盒子A.B.C.19.把1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制成糖水,糖占糖水的()A.B.C.三.填空题(共5小题)20.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最小一个数是9.(判断对错)21.一个数(零除外)乘小数,积不一定比这个数小.(判断对错)22.团团近几天状态好,练习跳绳的成绩已经连续5天是班级第一,明天跳绳比赛她一定又是第一.(判断对错)23.有5个队参加足球比赛,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一共赛15场.(判断对错)24.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成反比例..(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3小题)25.直接写出得数1.25×0.8=150÷0.15= 1.08+0.82=100×20%=﹣=52﹣42=(+)×12=1﹣1÷8=26.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2)+(﹣)(3)+++(4)+﹣(5)+(﹣)(6)﹣(+)27.解下列方程①M:3=24:4②×﹣x=.五.计算题(共2小题)28.如图,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9.在如图每格1平方厘米的方格上画一个长方形,使它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六.应用题(共5小题)30.某修路队修好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余下的,正好是150米.这条路长多少米?31.王老师要给夏令营的90名学生每人发一顶营帽,有三家商场的帽子款式和价格符合要求,每顶帽子定价20元.由于买的数量多,三家商场的优惠如图:请你算一算哪家商场买最便宜?32.一批儿童读物,按3:4分给甲、乙两个班.分完后发现,乙班比甲班多分得30本.这批儿童读物有多少本?33.买生活用品.(1)小明买了7支牙刷,20元钱够吗?(2)小刚买了6条毛巾和2管牙膏,40元钱够吗?(3)小林买了3块香皂和2管牙膏,共用了多少钱?34.修路队计划给一条长1.5千米、宽8米的路面上铺20厘米厚的三合土,共需三合土多少立方米?用3辆运量是10立方米的汽车来运三合土,每辆车需运多少次?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14小题)1.【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解答】解:二千五百三十九亿七千万写作:253970000000;253970000000≈2540亿.故答案为:253970000000;254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写法、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2.【分析】根据正负数的大小比较,(1)正数>0>负数(2)负数大小比较就是看负号后面的数字,数字越大的反而越小,跟正数恰好相反.【解答】解:(1)﹣7<﹣5.5(2)0>﹣2.4(3)﹣3.1<3.1(4)﹣1<0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正负数的大小比较.关键是掌握正数、负数、0的大小比较的方法.3.【分析】先把小数0.375化成分数,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然后再根据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即可得答案.【解答】解:0.375=0.375=37.5%=9÷24=0.375=3:8=37.5%.故答案为,15,9,3,8,37.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等知识.4.【分析】根据题意,前项3加上9变成12,扩大了12÷3=4倍,要是比值不变,后项也得扩大4倍,所以后项也得乘4,即增加4×4﹣4=12;据此解答.【解答】解:(9+3)÷3=12÷3=4,4×4﹣4=12答:比的后项应加12.故答案为:12.【点评】考查了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5.【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分钟两人相距(63+57)米,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600÷(63+57)=600÷120=5(分钟)答:5分钟后两人相距600米.故答案为:5分钟.【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路程÷速度=时间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情况.6.【分析】根据正方形的特征,把正方形沿着它的对称轴对折,可以得到两个相等的长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据此解答.【解答】解:一个正方形,沿着它的对称轴对折,可以得到两个相等的长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长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点评】考查了正方形的特征以及运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进行解问题的能力.7.【分析】把这个正方体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时,增加了两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的面积,一个是4×4,所以再乘以2就是增加的面积;根据正方体体积公式:V=a3求出正方体木块的体积,再除以2可求切完得到的一个长方体的体积.【解答】解:4×4×2=32(平方厘米)4×4×4÷2=64÷2=32(立方厘米)答: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32平方厘米;切完得到的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32立方厘米.故答案为:32平方厘米;32立方厘米.【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其实告诉我们增加的面是正方形.8.【分析】根据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已知圆锥和圆柱等底等体积,圆柱的高是5厘米,那么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如果圆锥的高是5厘米,那么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由此解答.【解答】解:圆锥和圆柱等底等体积,圆柱的高是15厘米,那么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即15×3=45(厘米),圆锥的高是15厘米,那么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即15×=5(厘米),答:圆锥的高是45厘米.圆柱的高是5厘米.故答案为:45,5.【点评】理解和掌握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这一关系是解答关键.9.【分析】根据图示可知,这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后面可以看到各15个面,从左右两名可以看到各15个面,从上下两面可以看到各15个面,所以,露在外面的面共:15×6=90(个),每个面的面积为:2×2=4(平方分米),所以该图形的表面积为:4×90=360(平方分米).【解答】解:2×2×15×6=4×15×6=360(平方分米)答:它的表面积是360平方分米.故答案为:360平方分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表面积,关键数清该图形从不同方位看到的面有几个.10.【分析】根据平面图上方向的辨别“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邮局的位置为观测点即可确定车站、少年宫、学校、书店、超市的方向,所偏的度数通过量角量角器即可分别度量出.根据车站、少年宫、学校、书店、超市与邮局的图上距离及图中所标注的线段比例尺即可求出分别求出车站、少年宫、学校、书店、超市与邮局的实际距离.【解答】解:(1)100×2=200(米)答:车站在正北方向上,距离是200米.(2)少年宫少年宫在北偏西45°的方向上100×4=400(米)答:少年宫在北偏西45°的方向上,距离是400米.(3)学校在东偏北30°的方向上100×3=300(米)答:学校在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300米.(4)书店在南偏东30°的方向上100×5=500(米)答:书店在南偏东30°的方向上,距离是500米.(5)超市在南偏西45°°的方向上100×6=600(米)答:超市在南偏西45°°的方向上,距离是600米.故答案为:正北,200;西45,400;北30;300;东30,500;西45°,600.【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方向与距离在平面图中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线段比例尺的灵活应用.11.【分析】把原有人数看作单位“1”,减少20%,即减少原有人数的20%,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即可求出精简人数.【解答】解:m×20%=0.2m(人)答:有0.2m人被精简.故答案为:0.2m.【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12.【分析】(1)不用列式计算即可解答,因为口袋里装着5个黄球和3个黑球,5>3,所以从口袋里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些;(2)假设很巧,把黑球全部摸出后才能摸到黄球,那么就需要至少摸4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一个是黄球.【解答】解:(1)因为5>3,所以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些;(2)如果先摸出的3个球都是黑球,那么第四个球就一定是黄球,所以至少摸出4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一个是黄球.故答案为:黄,4.【点评】此题考查可能性的大小,如果不需要准确地计算可能性的大小时,可以根据各种球个数的多少,直接判断可能性的大小;也考查了抽屉原理的应用.13.【分析】由统计图观察可以知道,15分钟的时候AB两管齐开,甲管15分钟进水20厘米,从15分钟开始到20分钟水位从20厘米上升至40厘米.然后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进行解答.【解答】解:(1)由折线统计图观察可知,15分钟后AB两管齐开.(2)50×40×(40﹣20)÷(20﹣15)﹣50×40×20÷15,=50×40×20×﹣40000÷15,=8000﹣,=8000×(1﹣),=8000×,=(立方厘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5升,【点评】我们先求出甲乙水管每分钟进水的量减去甲水管进水的量就是乙水管每分钟进水量.14.【分析】35÷5=7,21÷7=3,相邻两个圆中间的数是这两个圆中数的积;那么a就是中间的数48除以左边圆中的数.【解答】解:48÷3=16;故答案为:16.【点评】先找出两边圆中的数与中间数的关系,再根据这个关系求解.二.选择题(共5小题)15.【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分别求出原来三角形的面积和扩大后三角形的面积,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设原来三角形的底为a,高为h,则扩大后的高是4h,原来三角形的面积:S=ah÷2扩大后三角形的面积:S=a×4h÷2=2ah2ah÷(ah÷2)=4答:它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4倍.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16.【分析】因为不管经过多长时间,小红与妈妈的年龄差是不变的,也就是说今年她们相差25岁,那么过10年后她们仍相差25岁.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x﹣(x﹣25)=25(岁)答:再过10年,她们相差25岁.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应抓住年龄差不变来求解,因为不管经过多少年,二人增长的年龄是一样的,故差不变.17.【分析】先把40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求出40的是多少,再把60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解答】解:解:40×÷60=20÷60=,答:40的相当于60的.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它们的计算法则及应用.18.【分析】由这正方体可以看出,1、2、3号面积相交于同一顶点.A是正方体展开图的“1﹣4﹣1”结构,折成正方体后1、2、3号面相交于同一顶点;B是正方体展开图的“1﹣4﹣1”结构,折成正方体后1、2、3号面组成正方体的侧面,两两相邻,不相交于同一顶点;C属于正方体展开图的“1﹣3﹣2”结构,折成正方体后,1、3号相对,即1、2、3号面不相交于同一顶点.【解答】解:沿线折,能折成如图的正方体盒子.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选项中哪个图形折成正方体后1、2、3号面相交于同一顶点.19.【分析】要求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用糖的质量除以糖水的质量即可,所以先用糖的质量加水的质量求出糖水的质量,再用糖的质量除以糖水的质量即可.【解答】解:10÷(10+100)=10÷110=答:糖占糖水的.故选:C.【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理解“糖水”的含义:糖水=糖+水.三.填空题(共5小题)20.【分析】根据偶数与奇数的意义、合数与质数的意义,我们知道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9、15、21…其中9最小.【解答】解: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9、15、21…其中9最小;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根据偶数与奇数的意义、合数与质数的意义.21.【分析】(1)一个非零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2)一个非零数乘一个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3)一个非零数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所以一个数(零除外)乘小数,积不一定比这个数小,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因为一个非零数乘一个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一个非零数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所以一个数(零除外)乘小数,积不一定比这个数小,也可能等于或大于这个数,所以题中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1)一个非零数乘一个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2)一个非零数乘一个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3)一个非零数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22.【分析】团团练习跳绳的成绩已经连续5天是班级第一,明天跳绳比赛她一定又是第一,属于不确定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据此判断.【解答】解:团团近几天状态好,练习跳绳的成绩已经连续5天是班级第一,明天跳绳比赛她一定又是第一.属于确定事件中的可能事件,并不表示一定会是第一.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应明确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结合实际进行正确判断.23.【分析】根据比赛规则可知,5个队比赛所需场次为:5×(5﹣1)÷2=10(场),据此判断.【解答】解:5×(5﹣1)÷2=5×4÷2=10(场)答:一共赛10场,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楚球队数量和比赛场次的关系.24.【分析】判断分母与分数值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不是比值一定或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解答】解: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值相当于商,故被除数=商×除数,得出分数值×分母=分子(一定),所以,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成反比例;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再做出判断.四.计算题(共3小题)25.【分析】根据小数、分数、百分数、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12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解答】解:1.25×0.8=1150÷0.15=1000 1.08+0.82=1.9100×20%=20﹣=52﹣42=9(+)×12=181﹣1÷8=0.875【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26.【分析】(1)、(4)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2)、(5)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加法;(3)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6)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解答】解:(1)++=+=(2)+(﹣)=+=(3)+++=(+)+(+)=2+1=3(4)+﹣=﹣=(5)+(﹣)=+=(6)﹣(+)=﹣﹣=2﹣=1【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27.【分析】(1)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原式转化为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来解;(2)先计算×,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的两边先同时加上x,再同时减去6.5,再同时减去来计算.【解答】解:(1)M:3=24:4M×4=3×24M=72M=72M=72×M=27(2)×﹣x=﹣x=﹣x+x=+x=+x=+x=xx=【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等式的性质,以及比例基本性质解方程的能力,解方程同时注意“=”上下要对齐.五.计算题(共2小题)28.【分析】由题意可以看出,阴影部分面积等于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加上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再减去底为(6+4)厘米,高为6厘米的三角形面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2”及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S=ab”即可求出阴影部分面积.【解答】解:6×6+4×4﹣(6+4)×6÷2=36+16﹣30=22(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2平方厘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题意,记住正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会运用.29.【分析】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的长与宽的积是12平方厘米,所以长方形的长与宽可能是:长12厘米,宽1厘米(或者长6厘米宽2厘米、或长4厘米宽3厘米),由此画出这个些图形即可.【解答】解:根据分析作图如下:(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方形周长公、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六.应用题(共5小题)30.【分析】把这条路的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余下的,也就是第二天修了这条路的(1)的,正好是150米.由此可以求出150米占这条路全长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解答】解:150÷[(1)×]=150×[]==150×4=600(米)答:这条路长600米.【点评】此题解答根据是确定单位“1”,重点求出150米占这条路的几分之几,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31.【分析】根据题意分别求出去三家商场买90顶帽子花费的总价,然后进行比较;甲商场:先用20乘70%求出打折后的单价,然后乘90即可;乙商场:先求出如果不返,花费的钱数,然后除以200,看里面有几个200,即返几个50,然后用总价减去返还的钱数即可求出在乙商场的花费;丙商场:买4送一,相当于每顶帽子:20×4÷5=16元,然后求出90顶帽子的总价;然后把在三个商场的花费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甲商场:20×70%×90=14×90=1260(元);乙商场:20×90﹣20×90÷200×50=1800﹣450=1350(元)丙商场:(20×4÷5)×90=16×90=1440(元)因为1260<1350<1440所以去甲商场买便宜.【点评】此题做题时应认真分析,理清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进行计算,得出结论.32.【分析】一批儿童读物,按3:4分给甲、乙两个班,就是甲班分到了这批儿童读物的,又知乙班分到了这批儿童读物的,乙班比甲班多分﹣,就是30本,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可列式解答【解答】解:30÷(﹣)=30=210(本)答:这批儿童读物有210本.【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比与分数关系的掌握情况,以及利用分数除法的意义解题的能力.33.【分析】(1)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7支牙刷的价钱,然后和20作比较,即可得出钱够不够;(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6条毛巾的价钱和2管牙膏的价钱,再把二者相加的和与40作比较,即可得出钱够不够;(3)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3块香皂的价钱和2管牙膏的价钱,再把二者相加,即可求出共用多少钱.【解答】解:(1)7×2.75=19.25(元)19.25<20答:20元够买7支牙刷.(2)5.1×6+4.8×2=30.6+9.6=40.2(元)40.2>40答:40元钱不够买6条毛巾和2管牙膏.(3)3.25×3+4.8×2=9.75+9.6=19.35(元)答:共用了19.35元钱.【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34.【分析】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出需要三合土多少立方米,然后用三合土的数量除以汽车的辆数再除以每辆汽车的载重量即可.【解答】解:1.5千米=1500米,20厘米=0.2米,1500×8×0.2=12000×0.2=2400(立方米),2400÷3÷10=800÷10=80(次),答:共需要三合土2400立方米,每辆车需运80次.【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