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台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统练化学试卷(解析版)

浙江省台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统练化学试卷(解析版)

浙江省台州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统练化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酸雨给人类带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①将煤液化或气化,获得清洁燃料;②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新能,比如氢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酸雨主要是SO2、NO2等排放引起的,主要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废气,故①②④正确。

考点:考查环境保护和能的开发利用知识。

2.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

绿色化学主张在通过化学转换获取新物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子,具有“原子经济性”,因此它既能够充分利用资,又能够防止污染,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A.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SO2+NH3+H2O=(NH4)2SO3B.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污染:NO2+NO+NaOH=2NaNO2+H2OC.制CuSO4 :Cu+2H2SO4(浓)CuSO4+SO2↑+2H2OD.工业制乙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提供信息,结合各选项的化学方程式,从“零排放或零污染”和“原子经济”角度判断。

考点:考查了对绿色化学的理解。

3.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8O B.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C.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D.-CH3(甲基)的电子式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乙烯的结构简式中不能省略碳碳双键,故错误;C、该模型是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故错误;D、甲基的电子式为,故错误;答案为A。

考点:考查了化学用语。

4.下列化学式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C2H6O B.C C.C3H8 D.P【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C2H6O可以存在同分异构体,可以是CH3CH2OH,CH3OCH3;B.C表示碳单质,存在同素异形体;C.C3H8只表示丙烷; D.P表示磷单质,存在同素异形体;故选C。

考点:考查了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5.下列各组物质,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SO2和2SiO B. CCl4和KCl C.NaCl和HCl D.CO2和H2S【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晶体的类型和所含化学键的类型分析,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含有共价键。

A、固体SO2是分子晶体,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二氧化硅、二氧化碳都只含共价键,故A错误; B、CCl4是分子晶体,CCl4中只含共价键,KCl是离子晶体,KCl中只含离子键,故B错误; C、NaCl是离子晶体,NaCl中只含离子键,固体HCl分子晶体,HCl中只含共价键,故C错误; D、固体CO2和H2S都是分子晶体,CO2和H2O都只含共价键,故D正确。

考点:考查了晶体类型和化学键知识。

6.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原子或离子中最外层都为8电子结构的是A.NO2B.K2S C.LiCl D.CHCl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共价化合物中原子达8电子结构的判断方法: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化合价的绝对值=8就达8电子结构,否则不是.根据上述方法判断,A、D不符,故错; B、C是离子化合物,K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次外层变成最外层,是8电子;而锂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次外层变成最外层,是2个电子,故C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了化学键的形成和原子结构的知识。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苯、溴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均共平面B.水加热至1000℃以上才分解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着氢键C.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能使铝发生钝化,所以可以用铝槽罐车运输浓硫酸、浓硝酸D.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结构中一定含有-CHO【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非化学键,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不影响化学性质,水在高温下难分解是化学性质,故B错误。

考点:考查了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共线共面知识、化学键与氢键、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等知识。

A.CH2=CH—COOH B.CH2=CH—CH3 C.CH3COOCH2CH3 D.CH2=CH—CH2—OH【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该有机物与钠反应放出气体,说明含有羟基或羧基;使溴水褪色,说明含有不饱和键;与NaHCO3无气体放出,说明无羧基,符合的为D。

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9.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正确的是A.CH3CH=CH2发生加聚反应:B.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C.SO2通入到BaCl2溶液中:SO2+ Ba2++H2O= BaSO3↓+2H+D.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3Fe2++4H++NO3- = 3Fe3++NO↑+2H2O【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加成聚合反应是断裂碳碳双键相互加成,丙烯加聚产物产物为,故A错误;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酯基中的C-O键断裂,然后分别与水中的-OH和-H 结合生成乙酸和乙醇,故18O在乙酸分子中,故B错误;SO2通入到BaCl2溶液中不能生成BaSO3沉淀,故C错误;答案为D。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方程式的书写。

10.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乙炔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以下化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四面体烷的分子式为C4H4,其二氯代物有两种B.等质量的乙炔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相同C.苯为平面六边形结构,分子中存在C—C和C==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环辛四烯跟苯的结构很像,不能使溴水褪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交点为C原子,由正四面体烷结构可知,分子中含有4个C原子、4个H原子,故分子式为C4H4,正四面体烷中只有1种H原子,任意2个H原子位置相同,故其二氯代物有1种,故A错误;B.乙烯基乙烯的分子式为C4H4,乙炔与乙烯基乙炔的最简式相同为CH,等质量的乙炔与乙烯基乙炔耗氧量相同,故B正确;C.苯为平面六边形结构,分子中不存在C-C和C=C,苯中化学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特殊的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C错误;D.环辛四烯中存在C=C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能使溴水褪色,故D错误。

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的机构和性质。

1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B.与铜反应时,浓硝酸被还原成NO2而稀HNO3被还原成NO,所以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 C.氨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D.氨水逐滴滴加到硝酸银溶液中,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被还原为NO,反应缓慢,浓HNO3被还原为NO2,反应剧烈,所以稀HNO3的氧化性弱于浓HNO3,故B错误。

考点:考查了含氮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12.X、Y代表两组概念,其关系如下图,下列选项不满足...相应关系的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知X和Y的关系是:Y包含X,不符合的为A,氢键与化学键的关系是并列关系。

考点:考查了对化学键和氢键、漂白物质、油脂、化学反应类型的理解。

13.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A、B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稀有气体除外),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一定是第2周期元素 B.B的原子半径一定比A大C.B的金属性一定比A强 D.A的熔沸点一定比B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A、B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知,A是第2周期、B为第三周期,根据原子半径和元素金属性变化规律,A、B、C均正确;A的熔沸点不一定比B高,如A为F、B为S,溶沸点后者高,D错误。

考点: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

14.以下是1-18号元素某性质的递变规律,Y轴代表的是A.原子半径 B.金属性 C.非金属性 D.最外层电子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元素某性质”变化规律是:同周期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增大;同主族,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没有改变,符合的为D。

考点:考查了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5.下列除杂所用的试剂与方法都正确的是A.除去NO中混有的NO2:水、洗气B.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氢氧化钠溶液、分液C.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金属钠、蒸馏D.除去二氧化硫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洗气【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使用的试剂应为饱和碳酸钠溶液,故错误; C.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应加入生石灰,然后蒸馏,故错误;D.除去二氧化硫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不能使用澄清石灰水,因为二氧化硫也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故错误。

考点:考查了物质除杂。

16.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 CCl4所含的分子数为0.5N AB.常温常压下,4.2g C2H4和C8H16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3N AC.7.8g苯分子中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3 N AD.6.4gCu与20mL10 mol·L-1浓硫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标准状况下, CCl4为液态,故A错误;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C错误;6.4gCu 与20mL10 mol·L-1浓硫酸反应,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反应停止,故铜有剩余,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2N A,故D错误。

考点: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

17.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B.石油蒸馏C.乙醇催化氧化 D.CO2喷泉实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不能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乙烯生成二氧化碳碳气体,引入新的杂质,故错误;B.石油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支管口处,故错误;D.CO2喷泉实验,不能使用水,因为二氧化碳是可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不能形成喷泉,故错误。

考点:考查了实验基本操作和原理。

18.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Na>Mg>Al B.热稳定性:HCl> H2S>PH3C.还原性:I–<Br–<Cl– D.熔点:金刚石>食盐>干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Cl>Br>I,则阴离子还原性: Cl-<Br-<I-,故C错误。

考点:考查了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晶体溶沸点大小比较等知识。

19.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6H12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转化关系,且D和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由此推断A的可能结构有:A.6种 B.4种 C.3种 D.2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的分子式为C6H12O2,A能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B与酸反应,应为盐,C能在Cu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应为醇,则A应为酯,D和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C、E不含醛基,则B不可能为甲酸,如C为乙酸,则D为CH3CHOHCH2CH3,如B为丙酸,则C为CH3CHOHCH3,如B为丁酸,则C为乙醇,此时E为乙醛,不可能,所以A只能为CH3COOCH(CH3)CH2CH3或CH3CH2COOCH(CH3)2种,故选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