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失业(修订)

第七章 失业(修订)

第八章失业一、名词解释1. 劳动力参工率2. 失业3. 自然失业率(云南大学2008研)4. 摩擦性失业(山东大学2007研)5. 周期性失业6. 季节性失业7. 结构性失业(北京邮电大学2010研)8. 自愿失业9. 非自愿失业(华中科技大学2004研)10. 需求不足型失业11. 效率工资12. 集体谈判13. 牺牲率14. 痛苦指数15. 菲利普斯曲线(中央财经大学2009研)16. 滞涨17. 货币幻觉18.奥肯定律(山东大学2002研;中国人民大学2004研;东北财经大学2006研;武汉大学2006研;中央财经大学2007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研;云南大学2008研;北京邮电大学2010研)二、选择题1、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

2、如果某人由于化工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

3、下列人员哪类不属于失业人员?()A、调动工作的间歇在家休养者;B、半日工;C、季节工;D、对薪水不满意而待业在家的大学毕业生。

4、由于劳动者素质较差而导致的失业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需求不足型失业D、自愿失业5、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B、自然失业率与一国的经济效率之间关系密切;C、自然失业率恒定不变;D、自然失业率包含摩擦性失业。

6、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D、失业和通货膨胀。

7、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

8、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B、传统菲利普斯曲线仍然有效;C、在价格很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仍有替代关系;D、离原点越来越远。

9、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无效;B、政府需求管理政策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效;C、经济主体存在货币幻觉;D、自然失业率可以变动。

10、按照()的观点,菲利普斯曲线所阐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之间的替代关系是不存在的。

A、凯恩斯主义;B、货币主义;C、供应学派;D、理性预期学派。

11、“滞胀”理论不符合()的观点。

A、货币主义;B、凯恩斯主义;C、理性预期学派;D、供应期学派。

三、判断题1、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做了,才是充分就业。

2、成年人口都是劳动力。

3、摩擦性失业是一种自愿失业。

4、菲利浦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同时上升。

5、当社会上失业率很高时,人们估计政府要实行膨胀性经济政策,这属于适应性预期。

6、菲利浦斯曲线与标准的凯恩斯理论是有差异的。

7、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交替是有一定限度的8、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和现实的通货膨胀率相等时,菲利浦斯曲线是垂直的。

9、当人们集中注意名义收入而忽视了物价水平的变化时,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货币幻觉。

正确。

10、指数化是根治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

四、简答题1、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哪些因素影响自然失业率的高低?2、在什么意义上说,通货膨胀像一种税?把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税如何有助于解释超速通货膨胀?3、西方经济学中哪些失业是可以消除的?哪些失业是无法消除的?为什么?4、解释企业通过提高它所支付的工资增加利润的四种方式。

5、最低工资法能更好地解释青少年的失业,还是大学毕业生的失业?为什么?6、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写道:“据说列宁曾声称,摧毁资本主义的最好方法是摧毁其通货。

通过一个持续的通货膨胀过程,政府可以秘密而隐蔽地把其公民的大部分财富收归国有。

”证明列宁论断的正确性。

7. 简述奥肯定律,并说明潜在产出的涵义。

(西南财经大学2008研)五、计算题1、假定某经济社会的菲利普斯曲线为ΔP/P=36/U-8,其中ΔP/P,U均为百分数值表示。

求:(1)失业率为4%时的价格上涨率;(2)价格水平不变时的失业率;(3)使失业率下降20%时的价格上涨率的表达式。

2、劳动力供给方程为:100+2W/P劳动力需求方程为:200-8W/P求解均衡状态下的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

假定劳动力需求有所下降,其方程变为:190-8W /P问:均衡工资下降多少?就业减少多少?解释为什么工资下降的百分数要比就业下降的百分数大?3、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曲线为:Y =800+1.6G+1.6PM 价格调整曲线为;π=(Y -1-1600)/1600+πe 政府支出G =200,货币供给M =600。

若预期的通货膨胀πe 率始终等于0,求出经济从P 0=1.5开始的运行路径P 1。

六、论述题1、论述“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对经济产生的实际影响。

2、论述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你认为凯恩斯理论对中国经济是否具有指导或借鉴意义,并加以分析。

3、试述工资刚性的各种理论。

4、试述失业的代价。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劳动力参工率:劳动力在成年人口中的百分比。

用公式表示为:劳动力参工率=100 成年人口劳动力。

这个基本统计数字告诉我们,人口中选择参与劳动市场的人比率。

2、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

所有那些未曾受雇以及正在变换工作岗位或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率找到工作的人都是失业者。

就业者和失业者总和,称为劳动力。

失业者占劳动力百分比称为失业率。

3、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需求与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所谓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仍然保持的失业水平。

4、摩擦性失业:是指从一个工作转换到另一个工作的过渡之中所产生的失业。

一个因厌倦原有工作而辞职并重新寻找工作的人,就属于摩擦性失业者之列。

它是因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而产生的失业,它被看作一种求职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存在着与此数量对应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

5、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阶段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6、季节性失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的失业被称为季节性失业。

如农业、旅游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对劳动的需求有季节性,在需求淡季时,就会存在失业。

7、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者缺乏新创造出来的工作机会所要求的技能而产生的失业。

像产业兴衰、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失业,都属于结构性失业。

8、自愿失业:指劳动者不愿意按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就业而引起的失业。

这种失业在西方不被看作是真正的失业。

9、非自愿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就业,但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得不到工作造成的失业,因而这种失业是可能被总需求的提高而消除的那种失业,这种失业与需求不足型失业是一致的。

10、需求不足型失业:如果一个经济社会的有效需求水平过低,不足以为每一个愿意按现行工资率就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即失业人数超过了以现行工资率为基础的职位空缺,由此产生的失业便是需求不足型失业。

11、效率工资: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

12、集体谈判:工会和企业就就业条件达成协议的过程。

13、牺牲率:(作为反通货膨胀政策结果的)GDP损失的累积百分比与实际获得的通货膨胀降低量之间的碧绿。

14、痛苦指数:把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加在一起所计算出的指数,也称遗憾指数。

15、菲利浦斯曲线: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给出的工资变化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性关系:。

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

通常用通货膨胀率代替货币工资上涨率来表示。

16、滞涨:指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并存的现象。

17、货币幻觉:指人们忽视货币收入的真实购买力,而只注重名义价值的一种心理错觉。

18.奥肯定律:奥肯定律说明的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奥肯定律的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 2个百分点。

二、单项选择题1、C2、B3、B4、B5、D6、B7、C8、A9、A 10、D 11、B三、判断题1、错误。

【提示】充分就业是指在一定的货币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有工作岗位的一种经济状态。

充分就业不是百分之百就业。

即使实现了充分就业,也仍然存在摩擦性失业与自愿性失业。

2、错误。

【提示】成年人口分为三种类型:就业者、失业者,以及非就业人口。

其中,劳动力是就业者与失业者的工人总量。

3、错误。

【提示】摩擦性失业是指从一个工作转换到另一个工作的过渡之中所产生的失业。

自愿失业是指劳动者不愿意按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就业而引起的失业。

4、错误。

【提示】菲利浦斯曲线的基本含义货币工资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通常用通货膨胀率代替货币工资上涨率来表示。

5、【提示】适应性预期是指人们按以往的通货膨胀经历来预期未来的通货膨胀率。

理性预期是指人们利用目前可能利用的信息,对未来做出合乎理性和未来客观事实的预期。

显然,此种情况属于理性预期。

6、正确。

【提示】标准的凯恩斯理论认为,失业和通货膨胀两者是不会并存的,在未达到充分就业时增加总需求并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只有在实现充分就业后再增加总需求才会引起通货膨胀。

而菲利普斯曲线却表明失业和通货膨胀可以并存,两者为负相关关系,可以此消彼长,只有高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率才不会并存。

7、正确。

【提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交替受制于社会临界点,即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社会可以接受程度。

超过了临界点,会加剧城乡矛盾、种族矛盾,会引起社会不安定和政治混乱,也使经济无法承受。

8、正确。

【提示】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和现实的通货膨胀率相等时,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即政府无法通过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降低失业率,因此菲利浦斯曲线是垂直的。

9、正确。

【提示】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忽视货币收入的真实购买力,而只注重名义价值的一种心理错觉。

10、错误。

【提示】所谓指数化就是以条文规定的形式把工资和某种物价指数联系起来,当物价上升时,工资也随之上升,以保证实际购买力不受损失。

可见,指数化只能减轻通货膨胀在收入分配上的后果,但却不能消除通货膨胀本身。

四、简答题1、答:(1)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或者是经济中正常情况下存在的失业率。

(2)影响自然失业率高低的因素有:寻找工作、工会和集体谈判、效率工资理论、最低工资法。

2、答:当政府通过印刷货币增加收入时,可以说是征收一种通货膨胀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