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养生的基本方法
1.培养幽默的情趣
伟大导师列宁曾说过:“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
”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的优越感的表现。
幽默轻松,表达了
人类征服忧患和困难的能力,它是一种解脱,是对生活居高临下的“轻松”审视。
一个浑身洋溢着幽默的人,必定是一个乐天派。
人
们在现实生活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矛盾,若以幽默对待必会
增添无穷妙趣。
有这样一个以幽默巧避“家庭战争”的故事。
古希
腊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一位脾气暴躁的人。
有一天,哲
学家正和他的一群学生谈论学术问题,他妻子突然跑来,不由分说
大骂一通,接着又提起装满氷的水桶猛地一浇,把苏格拉底全身都
浇透了。
学生们以为老师一定会大怒,然而出乎意料,他只笑了笑,风趣地说道:“我知道,响雷过去,一定会下雨的。
”大家听了,
不禁哈哈大笑,他妻子也害羞地退了出去。
这种以幽默来处理家庭矛盾的方式,即使对方把弦绷得很紧,也会缓和下来,做出热情的反应。
医学研究表明,幽默是一种积极的
心理预防形式,善用幽默的人最健康,因为幽默能使人心情舒畅,
能够调节人体神经中枢,有利于排泄积郁,解除疲劳和烦恼。
所以,经常生活在幽默风趣的气氛中,脸上就会经常显现出健康轻松的微笑。
2.别让自己寂寞无聊
当一个人寂寞无聊的时候,最容易陷入一种忧烦的氛围之中,这时最好不要独处于寂寞之中,应该主动地多接近一些乐观、通达的
朋友,远离寂寞。
接近待人诚恳、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朋友,无
形之中会使你变得豁达开朗,忘却忧愁,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创造
生活的潜在能力。
孤独和孤僻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空虚和痛苦,必然会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神经一体液的调节失去平衡,免疫系统的
防御功能下降。
随着机体内“防线”的崩溃。
病邪的入侵也就有可
乘之机了。
再则,孤独和孤僻造成精神上的寂寞和颓废,往往带来
举动上的自我摧残。
或借酒浇愁,或以烟解闷……不一而足。
美国
宾夕法尼亚州有位女性,丈夫两年前不幸病故。
自此,她深感自己
陷入了寂寞、凄凉的深渊,孤独使她曰渐消瘦,体重减少了22.6千克,而且感到精疲力竭。
事实上,社会关系差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吸烟、高血压和肥胖更严重。
这是因为,社交能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某种需要。
人体为了
保护机体健康,既需要营养、体育、休息和生理等方面的满足,也
需要安全、友谊、成就、信任和尊重等精神方面的满足,以保持良
好的心理,达到身心平衡。
3.专注于工作也是在养生
志有所专,乐以忘忧是现实生活中运用最广的情志养生方法。
它是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专心致志地去从事它,于是在享受兴
趣带来乐趣的同时,忘却了其他事情,达到养生的目的。
其实,我
们每天的工作都是一种养生,都是“志有所专”的具体表现,只不
过我们自己没有察觉罢了。
现在社会有很多的老年人成为了孤独老人,所以平时家属们应该注意照看他们,通常情况下,很多的人过度劳累,这样容易造成身
体受到影响,大家需要注意全面进行调解,而且要注意护理事项,
合理进行饮食,积极地保持乐观情绪,不要过度的在意失和得。
1.移情相制
移情就是将注意力转移。
《素问·移情变气论》指出:“古之致病,惟其移情变气,可祝由而已”,“祝由”疗法,系祝说发病的
原由,转移病人的精神,以达到调整病人的气机,使精神内守以治
病的方法,故又称“移情变气”。
也即通过语言、行动等祝由方式,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精神内守状态,移易精气,变利气血,调动病人自身的去除病邪的能力。
有些人患病后,往往将注意
力集中在疾病上面,整天围绕疾病胡思乱想,陷入苦闷烦恼和忧愁
之中,对于这类病人,可采用言语诱导的方法,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解除思想顾虑,转内痛为外痛,移心病为腿病,以不治为乃治,每
每会收到不药而愈的疗效。
相制即是以一种情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淡化,甚至消除不良情志,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的一种情志护理方法。
如《素问·阴阳
应象人论》根据五行相克关系提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
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朱丹溪进
一步提出;怒,以忧胜之,以恐解之;喜,以恐胜之,以怒解之;忧,
以喜胜之,以思解之;思,以怒胜之,以喜解之;恐,以思胜之,以
忧解之;惊,以忧胜之,以恐解之;悲,以恐胜之,以怒解之。
”在
临床实践中,张子和创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明确主张:“悲
可以治怒,以怆侧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戏谑亵押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行之言夺之”。
上述五行模式的以情相胜法,正是中医学中独特的情志治疗护理方法。
运用好这些方法,将
有效的提高情志护理的质量。
2.说理开导
通过正面说理开导,使病人认识到喜怒不节的情志失调,是“生乃不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和其喜怒”,“喜怒有度”,是养
生长寿的根本,从而开导和引导病人自觉地戒除恼怒,调和情志,
但说理开导,也要因人而异,做到有的放矢,生动活泼,耐心细致,用实事求是的方法为病人分析病情,启发病人自我分析来解除或缓
解其心理压力,调整情绪,从而达到治愈情志疾患的目的。
进行说
理开导,护理人员必须要得到病人的信赖,态度要真诚,热情、对
病人要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对病人的隐私,要注意保密,这样,才
能达到通过说理开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例,明之以法。
从而起到改变病人精神及身体状况的目的。
3.劝说疏导
通过与病人交心谈心,首先取得病人的信任,接近病人,询查清楚病人真正致病的原因,《素问·移情变气论》指出:“凡欲诊者,必问饮食居处,数问其情,以从其意”。
情志致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所以致病,必是与病人有切身关系,一旦病因解除,利激消
失,脏腑气机就会协调。
故护理人员要与病人相处到:“问者不觉烦,病者不觉厌”,才可以详细了解到病的根本原因,疾病发展的
演变过程,病人在患病前后的情志状态,尤其是疾病发生后,思想
情绪的急剧变化,进一步了解病人对疾病的态度是紧张、害怕、恐惧,还是乐观。
有否战胜疾病的坚强意志,并可了解病人家属的思
想状况及其存在的实际困难,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为病人做好思想
疏导工作,消除各种消极因素,建立良好的情志状态,从而收到较
好的治疗效果。
4.顺情从欲
顺从病人的意志、情绪,满足其心身的需要,这就是“顺情从欲”。
病人在患病过程中,情绪多有反常,对此,先顺其情,从其意,有助于心身健康。
所以对于病人心理上的欲望,在护理中注意
分析地对待,若是合理的,条件又允许,应尽力满足其所求或所恶,如创造条件以改变其环境,或对其想法表示同情、理解和支持保证等。
对那些胡思乱想,淫欲邪念,放纵无稽等错误的,不切实际欲望,自然不能纵为和迁就。
而应当善意地、诚恳地,采用说服教育
等方法处理。
尤其在对所患疾病有思想顾虑时,可以为病人讲述有
关的医学科学知识,帮助其消除疑虑,丢掉思想包袱,对新入院病
人应热情接待,介绍环境及其有关制度。
对重病人,更应耐心地向
其解释,尽量解除他们心理的不安及悲观失望的情志状态。
对完全
丧失生活能力的病人,精神压力大,忧虑重重,对此,应该在生活
上全面照顾,精心护理的同时,要帮助他坚定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5.气功调神
气功锻炼是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它为人类疾病的防治,发挥了重大作用。
从气功的本质来讲,调神起着主导作用。
它强调“人静”就是排除内外干扰,把各种刺激反应和感觉降低到最低的应激性,
使大脑进入一种特殊状态的抑制过程。
依靠这种抑制的保护,可使
人脑皮层由过度兴奋所致的机能紊乱得到纠正。
气功锻炼的具体方法,用意志来调整控制体内的生理活动,以心意练功而发挥机体积
极作用,从而抵御情绪因素的干扰,所以气功锻炼,实质就是对精
神和思维活动的自我锻炼。
故护理中,根据病情指导病人进行气功锻炼,无疑对情志调节将起重要作用。
看过“情志养生的基本方法”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