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结构钢筋砼受弯构件

建筑结构钢筋砼受弯构件


截面基本受力形态
正截面受弯
(M≦Mu)
斜截面受剪
(V≦Vu)
斜截面受弯
具体应用
各种截面梁 纵筋配置
箍筋、弯起 筋配置
材料图绘制 确定构造要求
31
第三节 受弯构件正截面性能
试验研究
32
一、适筋梁正截面受弯性能试验
应变测点
h
位移计
AS b
1、试验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钢筋屈服与砼开裂、压碎的先后顺序。 3、属于延性破坏还是脆性破坏?
10
2、最小厚度要求
11
(二)板的配筋
12
(二)板的配筋
以单向板为例 1、受力钢筋 (Tensioned bar)
(1)布置位置: 沿板短向布置于受拉区最外侧
13
(二)板的配筋
(2)类型及直径: 宜 HRB400、HRB500 可 HPB300、HRB335、
常用d=6,8,10,12
(3)间距:
54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设计步骤
已知 M,b,h,fc,ft,fy
调整b,h 或fc

αs
=
M
α1 fcbh02
ξ =1− 1− 2αs ≤ ξb

As
=
α1
fcbξh0
fy
查表配筋
As ≥ ρminbh

结束

As = ρminbh
55
上节重点内容回顾
1、钢筋砼梁正截面受弯的三种破坏形态。 (1)适筋梁 (2)超筋梁 (3)少筋梁 2、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简图。 3、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单筋矩形截面最大能承受多大的弯矩?
防止少筋的条件:As ≥ ρ minbh
58
五、截面承载力计算的第二类问题 —— 截面校核
已知:M b h fc ft α1 f y As
判断:M≤Mu
基本公式: f y As = α1 fcbξh0
M ≤ M u = α1 fcbξh02 (1− 0.5ξ )
ξ = f y As α1 fcbh0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
1
第一节 概述
2
一、受弯构件
受弯构件: 截面上有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轴力可以忽略不计的构件 梁的主要截面形式
板的主要截面形式
3
受力钢筋的布置位置
架立钢筋
受压钢筋 As'
受拉钢筋 As
单筋矩形截面梁
受拉钢筋 As
双筋矩形截面梁
4
悬臂梁受力钢筋的位置
5
二、受弯构件主要破坏形式
(2)根数 ≥ 2根(锚入支座≥2根 )
21
2、纵向受力钢筋
(3)钢筋净距要求
(4)砼有效高度的计算 h0 = h − as
砼强度等级≥ C25
单排 as = 40 双排 as = 65
砼强度等级= C20
单排 as = 45 双排 as = 70
22
2、纵向受力钢筋
(4)砼有效高度的计算 h0 = h − as
M V
V 1、由M引起,破坏截面与构件的纵轴线垂直,为正截面破坏; 2、由M和V共同引起,破坏截面是倾斜的,为斜截面破坏。
6
架立钢筋
弯起钢筋
箍筋
纵向受力筋
梁的配筋
防止正截面受弯破坏: 配置纵向钢筋 防止斜截面受剪破坏: 配置箍筋、弯起筋 防止斜截面受弯破坏: 构造要求
7
三、本阶段学习任务
一般构造要求 受弯构件
33
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的三个阶段
34
阶段Ⅰ (未裂阶段)
加载→砼将裂未裂
Ⅰa 阶段可作为受弯构件抗裂度的计算依据
35
第I 阶段 1、砼是否开裂? 2、本阶段可称为弹性 阶段吗?
36
Ⅱ阶段可作为使用阶段验算变形和裂缝开展宽度的依据
阶段 Ⅱ(带裂缝工作阶段)砼开裂→钢筋即将屈服
37
第II 阶段
1、砼是否开裂?
64
三、基本公式和适用条件
1、基本公式 As′
a’
s
h 0
x
M
fy'As'
α1 fcbξh0
a
s
ΣX = 0
ΣM = 0
fyAs As
f y As = α1 fcbξh0 + f y′As′
M ≤ M u = α1 fcbξh02 (1− 0.5ξ )+ f y′As′(h0 − a′s )
65
ρ
=
As bh0
ρ min ≤ ρ ≤ ρb
(2)受拉钢筋先屈服,受压区砼后压碎
(3)破坏前有预兆,属延性破坏
41
(二)超筋破坏
特点:
(1) ρ > ρb
(2)受压区砼先压碎,受拉钢筋未屈服 (3)破坏前无预兆,属脆性破坏
42
(三)少筋破坏
特点:
(1) ρ < ρ min
(2)受拉区砼一开裂,受拉钢筋即屈服,甚至拉断 (3)一裂即坏,属脆性破坏
ξb
=
xb h0
钢筋类型 HPB300 HRB335 HRB400 HRB500
ξb
0.576 0.55 0.517 0.482 52
(二)防止少筋破坏的条件
适筋梁与少筋梁的界限——截面最小配筋率
As ≥ ρ minbh —— 不少筋
受弯构件
ρ min
=
max(0.45
ft fy
,0.2%)
53
四、截面承载力计算的第一类问题 —— 截面设计
43
(四)适筋破坏特例 —— “界限破坏”
特点:
(1) ρ = ρb
(2)受拉钢筋屈服的同时,受压区混凝土压碎 (3)是适筋与超筋的界限
44
第四节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
承载力计算
—— 针对适筋梁IIIa状态
45
一、计算基本假定
1、平截面假定 假设构件在弯 矩作用下,变 形后截面仍保 持为平面;
2、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受拉区的拉力全部由钢筋负担
C80
0.74
0.94
50
二、基本计算公式
ΣX x
M ≤ M u = α1 fcbx(h0 − x 2)
51
三、公式适用条件
(一)防止超筋破坏的条件
ξ ≤ ξb
x
1、三类破坏的受压区高度 2、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
h0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
适筋梁 界限破坏梁 超筋梁
2、公式适用条件
2a′s h0
≤ξ
≤ ξb
(1)防止超筋破坏(保证构件破坏时受拉钢筋屈服)
x ≤ xb ξ ≤ ξb
(2)防止少筋破坏
As ≥ ρ minbh (可不进行)
(3)保证构件破坏时,受压钢筋达到屈服
x ≥ 2as'
ξ ≥ 2as'
h0
66
第六节
T形截面梁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7
问题引出
12
24
4、弯起钢筋
钢筋的弯起角度一般为45°,梁高h>800mm时可采用60°
25
5、箍筋
26
(1)作用 ① 承担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② 与其他钢筋形成空间骨架
梁钢筋骨架
27
(2)形式与肢数
(a)开口式
(b)封闭式 (c)单肢 (d)双肢 图3-5箍筋的形式和肢数
(e)四肢
(3)等级及直径 宜HRB400、HPB300,可HRB335 梁高h>800时 d≥8mm
2、钢筋等级 纵筋 应 HRB400(500)、HRBF400(500) 箍筋
宜HPB300、 HRB400(500)、HRBF400(500)
3、砼保护层厚度
> C25 Cmin=20
≤ C25 Cmin=25
19
(三)梁的配筋
1、钢筋类型
20
2、纵向受力钢筋
(1)常用直径 d =10~25mm,小直径为宜 直径差数2mm~4mm,直径种类不超过两种
梁高h≤800时 d≥6mm
28
6、纵向构造钢筋(腰筋)及拉结筋
梁腹板高度hw≥450mm时, 应在梁侧沿高度配置腰 筋,并用拉筋固定
腰筋
(1)截面面积≥腹板截面积b×hw的0.1% (2)间距≤200mm
29
拉筋
(1)HPB300,直径同箍筋 (2)间距为箍筋间距2倍
30
本阶段学习任务
一般构造要求 受弯构件
46
3、砼和钢筋的σ-ε关系均采用理想简化模型
砼的σ-ε关系
47
钢筋的σ-ε关系
σs
fy
Es
0 εy
0.01
εs
48
二、基本计算公式
49
二、基本计算公式
1、受压区砼 合力大小不变
2、受压区砼 合力作用点不变
混凝土等级
β1 α1
≤C50 0.8 1.0
C55
C55-C80
0.79
中间
0.99
插值
平行于长跨布置于受拉区,且在受力筋内侧
(3)类型与直径 HRB400 、HPB300、HRB335 d≥ 6mm
(4)间距 @≤250mm
16
二、梁的构造规定
(一)梁的截面尺寸
1、梁的高度hb
(1)按高跨比确定
:主梁
hb
=
(1 12
~
1 8
)l0
(2)符合模数要求
次梁
hb
=
(1 18
~
1 12
)l0
M<Mu,满足
M>Mu,不满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