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经济学基础教案 任务25 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
经济学基础教案 任务25 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
图中横轴为土地的供给量Q,纵轴为土地的价格―地租R,S为土地的供给曲线,Q表示土地的自然供给。
3.土地的需求曲线
土地的需求来自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对某块土地的需求则取决于它的边际生产力,土地的边际生产力也是递减的,所以,土地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图:土地的需求曲线
4.地租的决定
图:土地的均衡价格
图:资本的供给曲线
4.资本的需求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企业的投资需求
(2)消费者用于个人消费的消费借款
(3)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公债或国库券。
利率越高,对资本的需求越少,因此资本的需求曲线D向右下方倾斜。
图:资本的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S与需求曲线D相交于E点,此时的利率r0为均衡利率。它表示利率为r0时,对资本的需求恰好等于资本的供应。
假设劳动者对劳动的市场供应曲线为SL,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为DL,当劳动的需求等于供给时,市场的均衡价格为W0。
二、资本与利息
(一)资本
提问:央行加息释放怎样的政策信号?
资本是过去生产的物品的积累,现在用于生产新的物品和劳务,它不但包括原材料、机器、厂房等物质形态的资本,即实物资本,也包括货币形式的借贷资本。
企业为了使用资本这种生产要素而支付的价格称为利息,在理论分析中,利息的数量一般以利率表示。
(二)利息
提问:利率是如何决定的呢?
在此我们首先要对两种利率进行区别:
1.实际利率
使用实物资本进行生产所取得成果,在补偿所消耗资本后还有一个余额,被称为资本净生产力。资本净生产力采用按年计的百分比表示,通常称为资本的实际利率。
能力目标
掌握各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知识目标
1.掌握劳动的供给曲线以及均衡工资的决定
2.掌握土地的供给曲线以及地租的决定
3.了解资本和利息的含义及均衡利率的决定
4.理解正常利润、超额利润的关系
课程设计:
内容提要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
【时间安排】
组织教学 3分钟
复习旧课 5分钟
地租的大小由地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在完全竞争的经济中,土地的市场供给曲线S是垂直的,土地的市场需求曲线D是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D与供求曲线的交点是地市场的均衡点,该均衡点决定了土地出租的均衡价格R0。
由于土地的供给曲线是垂直不变的,故地租完全由土地的需求曲线决定,它随着需求曲线的上升而上升,随着需求曲线的下降而下降。
2.借贷资本的利率
这是指使用货币形于以下几方面
(1)储蓄资本的供给
国民收入用于个人消费以后的余额,称为储蓄。它包括个人储蓄、企业未分配利润以及政府财政收支的盈余。
(2)中央银行新增加的货币发行量
利息是为了诱使人们抑制或推迟眼前消费、提供资本的一种补偿。利率越高,人们愿意提供的储蓄越多,资本的供给越多,因此资本的供给曲线S向右上方倾斜。
图:经济租金图
图中R0AE为经济租金。因为,要素的全部收入为OR0EQ0,要素所有者提供Q0量要素所愿接受的最低要素收入是OAEQ0。因此,去掉R0AE部分也不会影响要素的供给量。所以,R0AE部分为经济租金。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教案
课程名:《经济学基础》
课题(项目)
任务25 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
授课时间
2016-2017第二学期
周次
周 次
授课地点
Z301
班级
16电商3、4班
授课教师
雷艳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资本和利息的含义及均衡利率的决定;理解正常利润、超额利润的关系;掌握土地的供给曲线以及地租的决定;掌握劳动的供给曲线以及均衡工资的决定。
案例导入 7分钟
讲授新课 55分钟
随堂练习 15分钟
布置作业及课后小结 5分钟
【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等。
【旧课复习】
1.边际产值
2.边际要素成本
3.企业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凡是回答正确的,加平时成绩1分,回答错误加0分,表示有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图:资本的供求供给曲线
三、地租
提问:明星的高收入合理吗?
1.地租定义
地租是指租地人取得一定时期的土地使用权而付出的价款。
2.土地的供给曲线
土地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具有数量有限、位置不变、不可再不可再生的特点。同一块土地被某人所占有,则其他人就无法再占有。因此,土地的供给没有弹性,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线。
图:土地的供给曲线
讨论:总收入中到底多少归工人、多少归土地和资本所有者、多少归企业家呢?
【教学过程】
任务25 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
一、劳动与工资
提问:为什么电脑程序员的工资比超市营业员的工资高?
1.工资
工资是指一定时期内给予提供劳动的劳动者的报酬。
2.工资率
工资率,即单位时间的工资。
图:劳动市场的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图
每次课每个学生只有一次回答的机会。本学期回答加分的总分为15分。
分数通过电子表格展示出来,学生每次课都能看到自己本次加分和总分的数字。这样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距离分数目标还有多少距离,努力实现自己的小目标。
【案例导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个人资产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增加突出地反映在银行存款的变化上。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30多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呈几何级数增长,1986年居民存款余额为2238.5亿元,2002年居民存款余额为86911亿元,2008年居民存款余额达到217885.4亿元。在生活中,人们以各种方式赚取收入。例如,劳动者以工资的形式获得收入,土地所有者以地租的形式获得收入,资本所有者以利息的形式获得收入,企业家以利润的形式获取报酬,等等。
案例:例如,一位足球运动员,如果有15万的年收入,他就会继续从事该职业,如果年收入低于15万,他会去从事其他职业,这15万便是转移收入。
4.经济租金
经济租金——是指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总收入中超过转移收入的部分。
案例:一个有特殊才能的表演艺术家的年薪为10万美元,如果他去从事其他的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美元的收入,这3万美元便是他的转移收入,这种情况下,这位表演艺术家的经济租金为7万美元。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土地的边际生产力也越高,从而带来对土地需求的越高,相应地,地租也由原来的R提高到R1。
四、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1.租金
租金——供给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使用价格。
2.准租金
准租金——短期类供给量不变的要素所获得的收入。
3.转移收入
转移收入——为了防止要素转移到别的用途而支付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