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教案教材安排●主讲教材:●经济学基础刘华主编大连理工出版社●参考教材:●(美)曼昆. 《经济学原理》.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森:《经济学》华夏出版社●(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什么是经济学●一、经济活动与经济问题●二、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三、选择与经济制度一、经济活动与经济问题●什么是经济学(economics)?●欲望的无限性●矛盾经济学●资源的稀缺性一、经济活动与经济问题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无限的欲望、稀缺性以及由此产生的选择。
1、无限的欲望●欲望(wants)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渴求和愿望。
欲望是一种心理现象。
●欲望的主要特点是多层次性与无限性。
●由于人类需要层次的多样性,因而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
在一种欲望得到满足后(甚至还没有完全得到满足时),新的欲望就会产生。
一、经济活动与经济问题清人胡澹庵编辑的《解人颐》一书中收录了一首《不知足》诗:终日奔忙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取得美妻生下子,恨无天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世人心理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恩格斯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2、资源的稀缺性(1)什么是资源?用来满足人们欲望的物品可以分成自由取用物品(free goods )——价格为零供给为无穷大。
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价格为零供给为零。
指人类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通过生产和交换才能获得的物品。
如: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2、资源的稀缺性土地(Land):是自然资源的总称。
包括陆地、森林、水域、地下矿藏。
劳动(Labor):人力资源的总称。
资本(Capital):是为了提高生产能力而利用土地和劳动制造出来的投入品。
包括机器、设备、建筑、道路等。
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是指雇用其他资源生产产品和服务并承担经营风险的特殊能力。
而人们需要的满足主要来自经济物品。
(2)为什么资源是有限的?●首先,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其次,经济组织中的资本、劳动力、企业家才能等资源也是有限的。
●再次,时间资源也是有限的。
(3)正确理解资源的稀缺性●欲望无限资源的稀缺性●资源有限●稀缺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资源的这种相对有限性就是资源的稀缺性。
⏹经济学是为解决人类经济活动中经常面临的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
即经济学是由于稀缺性的存在而产生的。
我国的经济资源令人担忧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
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铅矿不足2%。
在人均资源方面,我国人均矿产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森林资源是1/5,人均能源占有量是1/7,其中人均石油占有量是1/10。
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从1990年到2001年,我国石油消耗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铜增长189%,铅增长380%,锌增长311%,十种有色金属增长276%。
如今,我国钢材消量已经达到大约2.5亿吨,接近美国、日本和欧盟钢铁消耗量的总和,约占世界的50%;电力消耗已经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仅低于美国。
中国油气资源的现有储量将不足10年消耗,最终可采储量勉强可维持30年消费。
在铁、铜、铅、铝等重要矿产的储量上,无论是相对还是绝对,中国已无大国地位。
而我国原储量、产量和出口量上均居世界首位的钨、稀土、锑和锡等优势矿种,因为滥采乱挖和过度出口,绝对储量已下降了1/3——1/2,按现有产量水平保障程度亦已不超过10年。
●我国在资源利用上仍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
例如,以单位GDP产出能耗量表征的能源利用效率,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非常之大。
日本为1,意大利为1.33,法国为1.5,德国为1.5,英国为2.17,美国为2.67,加拿大为3.5,而我国高达11.5。
每吨标准煤的产出率,我国相当于美国的29.6%,欧盟的16.8%。
日本的10.3%。
我国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
例如:我国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但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50%以上,资源再生利用率也普遍较低。
我国即将进入汽车时代,大量废轮胎再生利用率仅有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八大约束性指标类别指标●2005年2010年年均增长(%)属性人口资源环境全国总人口(万人)130756136000<8‰●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耕地保有量(亿公顷)1.221.2-0.3●森林覆盖率(%)18.220[1.8]●公共服务人民生活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亿人) 1.742.235.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23.5>80>[56.5]●注:带[ ]的为五年累计数;●主要污染物指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
3、稀缺性与选择●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什么欲望的决策,或者说如何使用有限资源的决策。
经济学中的选择包括三个相关的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的问题。
选择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个人无时无处不面临选择:先上学还是先工作?姚明先打球还是先上大学?学习建筑经济管理还是学习环境管理?毕业就工作还是专升本?自己创业还是给人打工?吃馒头还是吃包子?社会面临的选择●大炮和黄油的选择?●义务教育是9年还是13年?(政协代表提出的议案)●多建医院还是多修公路?●更加关注平等还是更加关注效率?●多建经济实用房还是多建别墅?●一个企业是生产汽车还生产洗衣机?People face tradeoffs.人们面临权衡取舍“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4、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1)机会成本:♦定义:把既定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所放弃的其他可能用途中获得的最大收益。
♦使用机会成本的经济意义:更好地考察厂商的经济行为是否有效。
(举例说明)♦注意:机会成本属于隐含成本;是作出一种选择时必须放弃的其他可能选择中最好一种的收益。
爱情是否有机会成本?●让我们重温大家熟悉的一首青海民谣,《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身旁,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她那粉红的小脸,好像红太阳,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光。
我愿变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她那着细细地皮鞭,不断轻轻地打在我身上。
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每天看着那粉红的小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这首民谣中的¡°男主角¡±,为了追求这位活泼动人的好姑娘,所付出的机会成本是决定¡°抛弃了财产¡±,所得到的是¡°跟她去放羊¡±,以及¡°每天看着那份色的小脸¡±并且乐意承受那¡°细细皮鞭的抽打¡±。
这段民谣也使人想起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姚明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是多少?●“小巨人”姚明没有上大学而是同美国休斯顿火箭队签了3年2 000万美元的工作合同,到NBA打球。
姚明为什么不上大学呢?●姚明并没有上大学,他为什么不上大学呢?凭姚明的智商,考上国家重点大学一点没有问题。
但是,他不上大学是明智的选择,因为他有到NBA打球的机会。
加上他做广告的收入,每年的实际收入都在1 000万美元之上。
●可以想象,如果姚明选择上大学,放弃的机会,他一年就少收入至少1 000万美元。
这就是姚明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所以姚明是最聪明的,他没有让机会白白遛走,他抓住了机遇。
虽然姚明有时候也感叹:“我现在也就是一个蓝领,天天干的都是力气活!”虽然他也想上大学,但是它可能会说他“上不起大学”。
这并不是说他付不起学费,而是指他不原意放弃上大学所能赚到的高额收入。
证实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经济学家会这样理解:由于个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达到了足够高的程度,以至于上大学反而得不偿失。
●没有独臂的经济学家经济学家认识到在大多数决策中都涉及到交替关系。
一个认为所有政策都轻而易举并惠及所有人的经济学家是不值得信任的经济学家。
课堂讨论II:试分析如下行为的机会成本●1、开会:开会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开会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有人喜欢开会?(2).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生产可能性边界)●定义:表示在资源与技术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组合。
♦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之上的点表示生产有效率;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点表示生产有潜力;处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外的点表示现有条件下,不可能达到的生产。
♦注意:生产可能性边界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技术、资源的变化而移动。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移动原因:要素的增加,技术进步等(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战争、自然灾害等(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移)二、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1.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对相对稀缺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上加以比较作出的选择。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从而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
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经济效益就显著提高,经济就能充满活力;否则,经济效益就明显低下,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3.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2.资源利用问题●资源利用:是指人类社会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出更多的物品。
●包括三个问题:①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如何解决失业、实现充分就业;②经济水平和产量为什么会波动?如何实现经济增长?③货币如何影响经济社会,如何对待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经济学定义: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