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检测作业指导
书
作业指导书
(MT-09)
编制:
审核:
批准:
执行日期: 3月10日
1 目的
1.1为使钢结构的部件和焊缝采用磁粉检测时其全过程的操作规范
化,能正确反映产品质量制定本操作规程。
1.2磁粉检测能够发现裂纹、夹杂、气孔、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
但难以发现表面浅而宽的凹坑、埋藏较深的缺陷以及与工件表面夹角极小的分层。
2 适用范围
2.1磁粉检测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因此对于奥氏体不锈钢,铁和钦合金、铝和铝合金、铜等非磁性材料不能用磁粉检测。
由于马氏体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具有磁性,因此能够进行磁粉检测。
3 引用标准
3.1GB/T 5616- 无损检测应用导则
3.2GB/T 9445-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3.3JB/T 6065-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用试片
3.4JB/T 6061- 无损检测焊缝无损检测
3.5NB/T 47013.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3.6GB/T 3721-1983 磁粉探伤机
4.人员资格要求
4.1.2 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评定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取得相应的无损检测资格后,持证操作。
4.2签发检验报告者必须持有磁粉检测II级以上资格证书。
4.3检验人员应了解产品中常出现的缺陷类型,部位,方向,并掌握可使重要缺陷不漏检的检测方法。
4.4不得有色盲和色弱,其近距离视力或近距离矫正视力应不低于
5.0(小数记录值为1.0), 的近距离视力敏锐度。
检测员每年进行视力检查.
5 检测准备
5.1 工艺准备
5.1.1 检测方案
大型检测项目或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检测项目应单独编制磁粉检测方案(或包含在无损检测方案中)。
磁粉检测方案由MT-II级人员编制,无损检测工程师审核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5.1.2 检测工艺卡
检测前应编制磁粉检测工艺卡检测工艺卡由MT-Ⅱ级人员编制,无损检测工程师审核,现场无损检测技术负责人批准。
5.2 检测设备与器材
5.2.1 磁粉探伤机
1;磁粉探伤机应能对试件完成连续磁化,施加磁粉,提供观察条件以及退磁等四道工序。
如无必要可不带退磁装置。
2;磁粉探伤机应能适应试件的形状,尺寸,材质,表面状态以满足对缺陷检测的要求,能有效而安全的进行探伤。
3;对接焊接接头磁粉检测一般使用磁轭式或交叉磁轭式磁粉探伤机,角接焊接接头磁粉检测时可使用磁轭式或触头式磁粉探伤机。
4;磁粉检测设备的电流表至少半年校验一次。
5;当使用磁偶轭间距200mm时,每个交流电磁轭至少有44N提升力,直流点磁轭、交叉磁轭至少应有177N提升力(磁极与试件表面间隙为0.5mm)。
5.2.2 黑光福照度及波长
当使用荧光磁粉检测时,使用的黑光灯在工件表面的黑光福照度应大于或等于1000μW/cm2,黑光的波长应在320nm—400nm,中心波长应为365nm。